透光性片材和荧光屏
    7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356200C

    公开(公告)日:2007-12-19

    申请号:CN200410087405.X

    申请日:2004-09-24

    Inventor: 大泽太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3B21/6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以抑制透光率降低同时具有良好色再现性的光扩散性片材和荧光屏,是在透光性母材中分散光扩散性微粒子而成的光扩散性片材和(或)着色片材,且涉及一种透光性片材,其特征在于上述光扩散性片材和(或)着色片材满足下式(1):-0.5%≤T1-T2≤5% (1)(式中,T1表示波长为450nm的光的透光率(%),T2表示波长为60nm的光的透光率(%))。以及荧光屏用的光扩散性片材和(或)着色片材,和具有上述荧光屏用的光扩散性片材和(或)着色片材的荧光屏。

    用于平面屏幕型阴极射线管的显示屏

    公开(公告)号:CN1277285C

    公开(公告)日:2006-09-27

    申请号:CN200410039625.5

    申请日:2001-11-12

    Inventor: 白宰承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29/86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平面屏幕型阴极射线管的显示屏,它包括其内形成屏幕有效表面的内部弯曲部分,和从内弯曲部分的边缘向后延伸的裙部。其中Rs是裙部内密封边缘部分的弯角内侧处的曲率半径,而Rx、Ry和Rd分别为长边部分、短边部分和内部弯曲部分与裙部相交处的弯角的混合曲率半径,满足关系0.4<Rd/Rs<0.6,1≤Rx/Rd≤4,以及1≤Ry/Rd≤2,从而,与相同尺寸的CRT相比,可以增大屏幕有效表面区域。

    保护膜及其制造方法
    7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276008C

    公开(公告)日:2006-09-20

    申请号:CN200410029963.0

    申请日:2004-04-07

    Abstract: 一种保护膜及其制造方法,该保护膜包括基材与黏着层,该基材由选自聚碳酸酯、聚乙烯、聚丙烯或是芳族聚酯的材质制成,所述黏着层存在于该基材的任一表面上,且在基材与黏着层间存在一层可改善基材与黏着层间密合程度的聚丙烯酸类黏胶,使得该保护膜具有更高的抗应力结构,同时使得该黏着层所需使用的厚度可以减少,因而大幅降低制造保护膜的成本。

    薄型阴极射线管的显示屏

    公开(公告)号:CN1822301A

    公开(公告)日:2006-08-23

    申请号:CN200610007106.X

    申请日:2006-02-08

    Abstract: 在此公开了一种薄型阴极射线管的显示屏,这样构造该显示屏,以致电子束的偏角是110度或者110度以上。该薄型阴极射线管包括通过将显示屏和锥形部分互相接合在一起构成的管部分。显示屏包括:屏部分,其上显示图像;侧壁,这样围绕屏部分进行设置,以致侧壁向锥形部分弯曲;以及密封边缘,形成在侧壁上,在该密封边缘上,显示屏与锥形部分接合在一起。假定屏部分中心位置的厚度是Tc,密封边缘的长边的厚度是Tx,密封边缘的短边的厚度是Ty,而密封边缘的对角部分的厚度是Td,则这样构造显示屏,以致满足下面的不等式:0.8≤Tc/Ty≤Tc/Tx≤1.0≤Tc/Td,而且Td<Tx<Ty,以及侧壁具有0.5至1.5度的外部边缘角。

    场发射显示器
    7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670899A

    公开(公告)日:2005-09-21

    申请号:CN200410026593.5

    申请日:2004-03-16

    Inventor: 简士哲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场发射显示器,其包括一阴极、一高电阻层、多个尖端、一阳极和一荧光层,该高电阻层形成在该阴极上,该多个尖端垂直排列在该高电阻层上,该荧光层涂在该阳极上,其中该荧光层中包括多个散射粒子,在该多个散射粒子的作用下,入射的荧光将向各个方向散射,从而提高光束的扩散性,因此达到较均匀的图像显示效果。

    制造阴极射线管(CRT)滤色片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659672A

    公开(公告)日:2005-08-24

    申请号:CN03813279.6

    申请日:2003-05-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29/327 H01J9/2271 H01J29/18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制造用于彩色阴极射线管(CRT)(10)的荧光屏(22)组件的方法。所述荧光屏组件形成在所述CRT的面板屏盘(12)的内表面上。所述荧光屏组件包括经构图的光吸收基底(23),其限定了第一组场(40)、第二组场(42)和第三组场(44)。阻挡层(46)形成在第二组场和第三组场上。颜料层随后被施加到第一组场上。所述阻挡层从第二组场和第三组场被去除从而在第一组场中形成滤色片。另一种颜料可被施加到第二组场上从而在其中形成滤色片。

    阴极射线管
    7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97116C

    公开(公告)日:2005-04-13

    申请号:CN01132540.2

    申请日:2001-07-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29/89

    Abstract: 一种在荧光面部(2)的表面有具有着色层(8)的面板的阴极射线管,在上述荧光面部的图像显示区域,使最低处的发光强度与最高处之比为75%以上,最低处的扩散反射系数与最高处之比为90%以上。这样,可以得到在整个荧光面部感觉不到强度差或对比度差的,看起来自然的阴极射线管。

    彩色阴极射线管
    8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54144C

    公开(公告)日:2004-06-16

    申请号:CN00100783.1

    申请日:2000-02-12

    Inventor: 裴孝大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29/861 H01J2229/8616

    Abstract: 一种彩色阴极射线管,包括:具有大于170%并小于250%的楔形比的玻屏;显示屏,电子束在其上扫描,并且其上形成有荧光体单元和黑色基质层,其中荧光体单元具有特定宽度并具有RGB荧光体,黑色基质层包括黑色涂覆材料,其形成在除了包含荧光体单元以外的区域的显示屏的所有区域上;和荫罩,其上排列着多个对应于所述荧光体单元的孔,其改进包括:显示屏边角部分的荧光体单元宽度是中央部分的荧光体单元宽度的大约100~127%,荫罩边角部分的孔宽度是中央部分孔宽度的大约105~133%,其中显示屏或荫罩的中央部分被定义为2(H-12~22%H)×2(L-5~15%L),边角部分则指的是显示屏或荫罩上除去中央部分以外的区域,其中H是显示屏或荫罩的有效表面的垂直长度的一半,L是显示屏或荫罩的有效表面的水平长度的一半。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