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2713A
公开(公告)日:1989-05-03
申请号:CN88107313
申请日:1988-10-19
Applicant: 维迪尔·科勒
IPC: H01J9/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29/28
Abstract: 一种在荧光屏上涂敷金属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按已知方法,在一个透明面罩上沉积一层至少一种发光物的涂层,包括粘合剂;在所述涂层上,沉积一亚层,该亚层由难溶于水的树脂的水乳化液构成,该乳化液呈中性或碱性,能形成疏水性薄膜;使上述亚层干燥;在所述亚层上沉积一涂层,由难溶于水的成膜树脂的水乳化液构成,所述的乳化液含过氧化氢水溶性聚合物和胶态氧化硅;使上述涂层干燥;沉积一层金属层,以及使粘合剂、亚层和涂层挥发。
-
公开(公告)号:CN85101701A
公开(公告)日:1987-01-24
申请号:CN85101701
申请日:1985-04-01
Applicant: 索尼公司
IPC: H01J9/20 , H01J29/10 , C08F220/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29/28
Abstract: 一种显示管例如一种阴极射线管或荧光显示管,包括一层覆盖在荧光物质层上的薄膜和所包含的具有下面化学结构的无规共聚物。这里:R1、R3各自表示H或CH3;R2是H或含有1至4个碳原子的烷基;X是OH、CONH2或COOH。用一种印刷的工艺方法,可将此层均匀地薄膜地形成在荧光物质层上。由此,缩短了制造工序并降低了制造费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140945B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080069435.1
申请日:2010-12-20
Applicant: 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33/50 , C09K11/7774 , H01J29/20 , H01J29/28 , H01J31/127 , H01J63/04 , H01J63/06 , H01L33/005
Abstract: 提供一种发光器件及其制造方法。发光器件(10)包括发光衬底(13)和制备在发光衬底(13)表面并具有不规则排列的纳米颗粒结构的金属层(14),其中发光衬底(13)的材质为Y2O3:Eu的透明陶瓷(13)。通过在发光衬底上设置具有不规则排列的纳米颗粒结构的金属层,在阴极射线与发光衬底之间的界面形成表面等离子体,大大提高了发光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3140945A
公开(公告)日:2013-06-05
申请号:CN201080069435.1
申请日:2010-12-20
Applicant: 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33/50 , C09K11/7774 , H01J29/20 , H01J29/28 , H01J31/127 , H01J63/04 , H01J63/06 , H01L33/005
Abstract: 提供一种发光器件及其制造方法。发光器件(10)包括发光衬底(13)和制备在发光衬底(13)表面并具有不规则排列的纳米颗粒结构的金属层(14),其中发光衬底(13)的材质为Y2O3:Eu的透明陶瓷(13)。通过在发光衬底上设置具有不规则排列的纳米颗粒结构的金属层,在阴极射线与发光衬底之间的界面形成表面等离子体,大大提高了发光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2577611A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0980161087.8
申请日:2009-08-26
Applicant: 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5B33/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B33/14 , C03C3/068 , C03C4/12 , C03C17/09 , C03C2217/25 , C03C2218/15 , C09K11/7787 , H01J29/20 , H01J29/24 , H01J29/28 , H01J2329/20
Abstract: 一种发光元件,包括表面设置一金属层的发光基体,该金属层具有金属显微结构,该发光基体包含化学成分为Y2O3:Eu的发光材料。提供该发光元件的制造方法及其发光方法。发光基体表面的金属层能增强发光效率和发光均匀稳定性,所述元件适用于超高亮度和高速运作的发光器件。
-
公开(公告)号:CN101794700A
公开(公告)日:2010-08-04
申请号:CN200910260496.5
申请日:2009-12-15
Applicant: 佳能株式会社
Inventor: 丰口银二郎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29/085 , H01J29/28 , H01J29/92 , H01J29/925 , H01J31/127 , H01J2329/08 , H01J2329/28 , H01J2329/9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荧光屏和图像显示设备。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设备,包括:发光部件;以重叠方式设置在发光部件上的阳极电极;设置在相邻发光部件之间的分隔部件;设置在分隔部件上的电阻部件,所述电阻部件将相邻的阳极电极彼此相连接;以及馈送电极,将电阻部件与电源连接,其中,馈送电极被设置在与分隔部件相邻的基座上,并且馈送电极在基座上与电阻部件和电源相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01097948A
公开(公告)日:2008-01-02
申请号:CN200710127331.1
申请日:2007-07-02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IPC: H01L29/43 , H01L29/786 , H01L27/12 , H01L23/532 , G02F1/1343 , G02F1/1368 , H01B1/00 , H01B1/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29/28 , G02F1/13439 , G02F1/13458 , H01L27/3244 , H01L51/5206 , H01L51/5218 , H01L51/5234 , H01L2227/3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使由Al或者Al合金膜形成的电极或布线与透明电极层直接接触、且可靠性、生产率优越的半导体器件。本发明的透明导电膜是实质上由In2O3、SnO2以及ZnO构成的透明导电膜,摩尔比In/(In+Sn+Zn)为0.65~0.8,且摩尔比Sn/Zn为1以下。该透明导电膜具有与由Al或者Al合金膜形成的电极或布线良好的接触特性。另外,具有该透明导电膜和由Al或者Al合金膜形成的电极或布线的半导体器件可靠性、生产率优越。
-
公开(公告)号:CN1973347A
公开(公告)日:2007-05-30
申请号:CN200580021070.4
申请日:2005-06-23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29/28 , H01J31/127
Abstract: 一种显示装置,包括:荧光屏(6),设置有包括多个开口(23)的遮光部分,以及在该遮光部分上形成的荧光层(30);以及金属衬层(7),设置在荧光屏上、包括多个划分装置(7b)和由划分装置限定的多个分区,其中划分装置(7b)通过插入其间的荧光层(30)设置在遮光部分上,且通过荧光层使相邻的各对分区(7a)之间的电阻落在102Ω至105Ω范围内,该相邻分区对与插入各对之间的相应划分装置(7b)放置在一起。本发明可抑制放电程度的放大,从而抑制电子发射元件和荧光屏的损坏/退化、以及电路的损坏。
-
公开(公告)号:CN1922705A
公开(公告)日:2007-02-28
申请号:CN200580005597.8
申请日:2005-02-15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29/28 , H01J29/94 , H01J31/127 , H01J2329/28 , H01J2329/323 , H01J2329/946
Abstract: 该图像显示装置具备在荧光体屏幕上形成有金属敷层的面板和具有多个电子发射元件的背板,在金属敷层上以规定的布图形成有电气分隔部。该电气分隔部上形成有分别含有溶解或氧化金属(Al)的成分和如二氧化硅微粒这样的耐热性微粒、在表面具有由耐热性微粒产生的凹凸的被覆层。此外,金属敷层上,被前述被覆层分隔的吸气剂层呈膜状形成。光吸收层的至少位于金属敷层的分隔部的下层的部分较好是具有1×105~1×1012Ω/□的表面电阻。采用本发明,可以获得放电电流得到抑制、耐压特性良好的图像显示装置,而且与以往相比工序数减少。
-
公开(公告)号:CN1902722A
公开(公告)日:2007-01-24
申请号:CN200480040171.1
申请日:2004-12-24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29/28 , H01J9/20 , Y10T156/1705 , Y10T156/171
Abstract: 本发明的金属敷层的形成装置(1),具有:薄膜拉出滚轮(2),该薄膜拉出机构(2)从在基膜(26b)上至少形成有金属膜(26a)的转印薄膜(F)的卷绕体上的一端部侧将该转印薄膜(F)拉出;将从卷绕体拉出的转印薄膜(F)输送到下游侧的变向滚轮(9)等的薄膜输送机构;一边将该输送来的转印薄膜(F)按压在设于面板(27)的荧光体屏幕(22)上一边加热而转印金属膜(26a)的转印滚轮(12);从结束了转印处理的转印薄膜(F)上一边剥离基膜(26b)一边进行卷绕的薄膜卷绕滚轮(18)。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