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航母
    7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184666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529898.0

    申请日:2014-04-30

    Applicant: 王海龙

    Inventor: 王海龙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3G1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组合式航母,包括第一子船体单元和第二子船体单元,所述第一子船体单元的侧面上设有第一母连接件;所述第二子船体单元的相应侧面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母连接件相配合的第一公连接件;所述第一母连接件具有适于接收所述第一公连接件的第一内腔,所述第一内腔的内壁上设有第一压力传感装置,所述第一压力传感装置与插入的所述第一公连接件配合,用于检测所述第一公连接件对所述第一内腔施加的竖直方向上的第一压力值,同时子船体单元还设有与压力传感装置配合操作的给排水设备,本发明可以较好地将两子船体单元保持在相对固定的位置,避免两子船体单元因为水平位置不同而造成连接部件断裂。

    高空救生装置
    7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178301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529946.6

    申请日:2016-06-30

    Applicant: 王海龙

    Inventor: 王海龙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空救生装置,包括:充气袋,外层结构和内层结构之间为充注浮力气体的充气腔,充气袋的顶部设有跳入口,跳入口与形成于内层结构内部的引导腔连通;跳入袋,底端边缘与充气袋的外层结构的底端边缘之间连接有牵引绳,牵引绳在逃生者跳入跳入袋后,在逃生者重力作用下被拉伸,牵引绳向下拉拽充气袋的外层结构的底端,以使充气袋的外层结构底端与内层结构底端之间的充气袋下表面形成呈伞状的第一弧形面,跳入袋的下方连接有充注浮力气体的缓冲气囊;拉绳,通过滑轮结构与连接在充气袋的外层结构底端边缘的牵引绳连接,借助于滑轮结构,拉绳能够通过向下拉拽或向上放松使得跳入袋相对充气袋上升或下降。

    高空救生装置
    7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110528A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申请号:CN201610510355.4

    申请日:2016-07-01

    Applicant: 王海龙

    Inventor: 王海龙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2B1/06 A62B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空救生装置,包括:充气袋,包括外层结构和内层结构,外层结构和内层结构之间为充注浮力气体的充气腔,充气袋的顶部设有跳入口,跳入口与形成于内层结构内部的引导腔连通;跳入袋,连接于引导腔的下方,且其上方的开口与引导腔连通,跳入袋的底端边缘与充气袋的外层结构的底端边缘之间连接有牵引绳,牵引绳在逃生者跳入跳入袋后,在逃生者重力作用下被拉伸,牵引绳向下拉拽充气袋的外层结构的底端,以使充气袋的外层结构底端与内层结构底端之间的充气袋下表面形成呈伞状的第一弧形面;跳入袋的下方连接有充注浮力气体的缓冲气囊,缓冲气囊的下表面为呈伞状的第二弧形面;跳入口的四周为由外向内降低的引导斜面。

    高空救生装置
    7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075750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10510359.2

    申请日:2016-07-01

    Applicant: 王海龙

    Inventor: 王海龙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2B1/02 A62B1/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空救生装置,包括:充气袋,包括外层结构和内层结构,外层结构和内层结构之间为充注浮力气体的充气腔,充气袋的顶部设有跳入口,跳入口与形成于内层结构内部的引导腔连通;跳入袋,连接于引导腔的下方,且其上方的开口与引导腔连通,跳入袋的底端边缘与充气袋的外层结构的底端边缘之间连接有牵引绳,牵引绳在逃生者跳入跳入袋后,在逃生者重力作用下被拉伸,牵引绳向下拉拽充气袋的外层结构的底端,以使充气袋的外层结构底端与内层结构底端之间的充气袋下表面形成呈伞状的第一弧形面。

    负压反烧节能炉
    7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783250A

    公开(公告)日:2016-07-20

    申请号:CN201610214803.6

    申请日:2016-04-07

    Applicant: 王海龙

    Inventor: 王海龙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H1/22 F24H9/00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节能炉具,即一种适于居室供热的负压反烧节能炉,包括外壳(2)、水套(5)、炉膛(3)、炉排(7)、烟气管(9),水套(5)的热水管(12)和回水管(6)与暖器(19)两端的循环管相连接,其特点是:所述炉膛设有可密封关闭的炉门,烟气管在与水套相通的密闭空间内反复回折盘绕,烟气管的末端与引风机的入口相接。其有益效果是:可在引风机的带动下同时向暖器和火炕供热,可长时间压火并可随时启动明火,不用人力频繁操作,热效率显著提高,排放洁净微少,环保性能优越,且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工作稳定,安全可靠等优点,可望成为家庭及小型单位的必备用具。

    一种改进的物料处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5712604A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610059922.9

    申请日:2016-01-28

    Applicant: 王海龙

    Inventor: 王海龙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物料处理系统,包括传输装置、除水结构以及干燥装置,所述干燥装置包括炉体,用于给炉体内加入物料的给料装置,用于收集炉体内干燥后的物料的接料装置,通过第一进气口将外界热气体引入炉体内的给风装置,以及用于对物料进行搅拌和粉碎的搅拌装置。在对物料干燥时,热气体经第一进气口引入炉体空腔内,第二转轴转动带动第二转轴上的搅拌组件在沿第二转轴的径向和轴向对物料进行不断的搅拌,使得物料能够在炉体内沿第二转轴的轴向和径向翻滚,增加物料被搅拌的时间,增大物料与热气体对流换热的面积。此外,搅拌组件还能够将物料粉碎,形成颗粒更小的物料,进一步增大物料与热气体对流换热的面积,提高物料的干燥效率和干燥效果。

    一种集温控与搅拌为一体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688782A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610060030.0

    申请日:2016-01-28

    Applicant: 王海龙

    Inventor: 王海龙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集温控与搅拌为一体的装置,罐体的容积可以很大,外部加热装置从罐体外对液相进行温度调节,搅拌装置来对液相进行机械搅拌,内部加热装置进行内部加热,通过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之间的通气空间向罐体内部通气,进行气体搅拌。通过合理控制外部加热装置、内部加热装置的发热功率,即可使液相反应容器内的液相的温度保持恒定。上述液相反应容器适用于大规模生产的,使内部液相物质成分和温度的均匀的液相反应容器。

    免软管连接的热水器

    公开(公告)号:CN102679557B

    公开(公告)日:2015-07-29

    申请号:CN201210158315.X

    申请日:2012-05-05

    Applicant: 王海龙

    Inventor: 王海龙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10/20 Y02E10/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免软管连接的热水器,包括热水器,热水器的出水口和进水口上设有带螺纹的连接管,所述带螺纹的连接管连接活接,活接设于阀门的阀体一端,阀体相对活接的另一端一体注塑成型管状延伸段,阀门的阀体为塑料材料。本发明通过带活接的阀门,实现由活接连接热水器的带螺纹的连接管,而阀门管状延伸段直接热熔连接家庭水暖系统的塑料管,完全避免使用软管造成的安装复杂和制造综合成本高的技术缺陷。

    快速组合分离式航空母舰的船体

    公开(公告)号:CN104787277A

    公开(公告)日:2015-07-22

    申请号:CN201510189510.2

    申请日:2012-12-27

    Applicant: 王海龙

    Inventor: 王海龙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快速组合分离式航空母舰船体,包括第一船体单元和第二船体单元;其中所述第一船体单元的外侧壁上设有至少一个公连接构件,所述第二船体单元相应的位置上设有与所述公连接构件相配合的母连接构件;至少其中一个船体单元上固定安装有至少一个第一牵引设备,所述第一牵引设备具有第一牵引绳索,且适于对所述第一牵引绳索进行回收和释放;另一个船体单元上具有至少一个绳索固定装置,适于与所述第一牵引绳索进行可拆分式连接;当所述牵引绳索一端安装在所述第一牵引设备上,另一端分别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牵引绳索固定装置连接时,所述牵引设备通过所述通孔对所述第一牵引绳索进行回收,实现两船体单元的对接。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