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导热石墨膜的制备方法
    7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336602A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811302862.4

    申请日:2018-11-02

    Abstract: 一种高导热石墨膜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提供一膨胀石墨,且所述膨胀石墨的纯度大于95%,所述膨胀石墨的体积为120mL/g~200mL/g;将所述膨胀石墨加入一热压模具中;上述热压模具中的膨胀石墨进行热压,以形成石墨薄片,其中,所述热压的温度为150℃~250℃,所述热压的压力为80MPa~120MPa,所述热压的时间为30min~60min;以及将上述石墨薄片从所述热压模具中取出,在室温下以10℃/min的升温速率进行加热,直至升温至220℃后保温30分钟,而后进行辊压,重复所述加热及辊压直至制得所述高导热石墨膜,所述辊压时的工作压力为80MPa~100MPa,辊速0.5m/s~1m/s。

    太阳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7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301069A

    公开(公告)日:2019-02-01

    申请号:CN201811282094.0

    申请日:2018-10-30

    Abstract: 一种太阳电池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提供一表面设置有导电材料的基板,对所述基板进行清洗;提供一铝掺杂的氧化锌溶液,并将所述铝掺杂的氧化锌溶液涂布于所述基板表面以形成一电子传输层;提供一钙钛矿溶液,并将所述钙钛矿溶液涂布于所述电子传输层远离所述基板的表面以形成一钙钛矿层;提供一空穴传输层溶液,并将所述空穴传输层溶液涂布于所述钙钛矿层远离所述基板表面形成一空穴传输层;以及,在所述空穴传输层以及基板未被覆盖的表面形成两个电极。本发明还提供由一种太阳电池。

    银纳米线及其制备方法、银纳米线薄膜及复合薄膜

    公开(公告)号:CN108971510A

    公开(公告)日:2018-12-11

    申请号:CN201810832642.6

    申请日:2018-07-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银纳米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0.1~0.2mol/L的硝酸银乙二醇溶液加入到预热后的乙二醇中,得到混合溶液A;将控制剂加入0.3~0.7mol/L的聚乙烯吡咯烷酮乙二醇溶液中,得到混合溶液B;将混合溶液B和混合溶液A进行混合,聚乙烯吡咯烷酮与硝酸银的摩尔比为3:1~7:1,加热至160~180℃反应60~70min后,得到反应液C;将反应液C冷却至20~30℃,得到固液混合物D,加入丙酮溶液,离心分离后得到沉淀物A。本发明提供一种简单易控制的银纳米线制备方法,并获得了尺寸均一的银纳米线,将银纳米线组装成银纳米线薄膜后,再与PVA薄膜、ITO薄膜或AZO薄膜共同组装成银纳米线复合薄膜,显著提高了透明导电膜的导电率,同时兼具良好的光透过率。

    纳米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和制备方法及其锂离子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04953122B

    公开(公告)日:2017-09-19

    申请号:CN201510385606.6

    申请日:2015-06-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和其制备方法以及一种锂电池。本发明纳米硅碳复合负极材料为核壳结构,所述核体外壁与所述壳层内壁之间存在间隙;其中,所述核体材料为纳米硅,所述壳层为纳米多孔碳层。其制备方法包括的步骤有:制备SiO2包覆的纳米硅颗粒、制备嵌有纳米SiO2的有机碳源包覆的表面氧化的纳米硅颗粒、对嵌有纳米SiO2的有机碳源包覆的表面氧化的纳米硅颗粒进行有机碳源的裂解处理、将嵌有纳米SiO2的无定形碳包覆的表面氧化的纳米硅颗粒采用HF对SiO2进行刻蚀处理等步骤。本发明锂电池负极材料为本发明纳米硅碳复合负极材料。本发明纳米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和锂电池循环稳定性、比容量、倍率性能和安全性能优异。

    一种用于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TiO2纳米管阵列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983010B

    公开(公告)日:2016-12-21

    申请号:CN201210499338.7

    申请日:2012-11-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TiO2纳米管阵列,该TiO2纳米管阵列为金属Cu掺杂改性的TiO2纳米管阵列,且具有DNA螺旋状或筛网状的三维纳米结构。本发明还公开了该Cu掺杂TiO2纳米管阵列的制备方法,通过电化学阳极氧化法,直接在铜钛合金丝基体构筑的具有DNA螺旋结构或筛网结构的基体上生长出具有三维结构、且具有较强可见光响应性能的TiO2纳米管阵列。本发明制备的Cu掺杂改性TiO2纳米管阵列及三维结构,有效拓展了TiO2的禁带宽度,增加了TiO2纳米管阵列的比表面积,从而能够显著提高TiO2半导体对染料的吸附能力并获得对太阳光的高效吸收,有利于染料敏化纳米晶TiO2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性能的改善。该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可控程度高。

    胶粘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31588B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申请号:CN201410284821.2

    申请日:2014-06-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胶粘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胶粘结材料按重量份计,包括:脂环族环氧树脂20-50份,聚氨酯丙烯酸酯20-50份,丙烯酸酯稀释剂5-15份,乙烯基醚稀释剂5-15份,附着力促进剂5-15份以及光引发剂2.5-3份。上述胶粘结材料可同时发生自由基-阳离子聚合混杂固化,由于聚氨酯丙烯酸酯聚合物具有足够的柔性,环氧树脂具有足够的硬度,稀释剂或聚酯分子嫁接在两类主树脂中间,起到延长链段和过度缓冲的作用,因此保证胶粘结材料的具有较好的柔韧性,不易开裂或脆化,而且固化时间短。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胶粘结材料的制备方法。

    导热粘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876272A

    公开(公告)日:2013-01-16

    申请号:CN201210365882.2

    申请日:2012-09-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导热粘结材料,由组分A和组分B混合后形成;组分A按照质量比例包括100份的环氧树脂、20份~30份的活性稀释剂、30份~50份的改性无机导热材料以及10份~15份的有机溶剂;改性无机导热材料为偶联剂吸附在无机导热颗粒表面形成;组分B包括固化剂和有机溶剂。偶联剂吸附在无机导热颗粒形成的改性无机导热材料,可以增强无机颗粒在有机树脂中的相容性,降低固化后无机物与有机物之间存在的界面缺陷及界面应力,从而可以在较多量的添加改性无机导热材料的同时无机导热颗粒间的有机层较好的被保留,增强了导热粘结材料的结合力,从而使得导热粘结材料的机械性能较好。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导热粘接材料的制备方法。

    微弧线性菲涅尔聚光系统及用于该系统的平板储热集热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853556A

    公开(公告)日:2013-01-02

    申请号:CN201210292217.5

    申请日:2012-08-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有效对聚光系统进行集热和储热的平板储热集热装置,包括一集热座、安装于集热座内的集热管及固定于集热座下端的增透超白强化玻璃板,所述集热座外表面包覆有保温层,集热座的内腔与集热管之间填充有导热介质。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微弧线性菲涅尔聚光系统,包括线性菲涅尔支架、具有多组微弧镜组的微弧镜模组、太阳跟踪控制机构以及上述平板储热集热装置,所述微弧镜模组活动安装于线性菲涅尔支架上,太阳跟踪控制机构包括安装于线性菲涅尔支架上的太阳跟踪控制器以及驱动装置,平板储热集热装置安装于线性菲涅尔支架上端,并与微弧镜模组对应。本发明微弧线性菲涅尔聚光系统结构简单,聚光效果及跟踪太阳效果极好。

    太阳能聚光电热联供模组
    8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842631A

    公开(公告)日:2012-12-26

    申请号:CN201210292190.X

    申请日:2012-08-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2 Y02E10/6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太阳能聚光电热联供模组,包括:一基架,作为整个模组的承载部件,所述基架上设有可供高反射半碟镜固定的弧状安装位;至少二组高反射半碟镜,平行设置于所述基架的安装位中;集成散热管,设置于基架上,该集成散热管两侧对称安装有用于聚集高反射半碟镜反射的太阳光的多个聚光电池;高透强化玻璃,安装于基架上,覆盖于高反射半碟镜顶端且使所述集成散热管封装于该玻璃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结构简单紧凑、聚光效果极好,且能额外利用砷化镓电池散热余热,另外本发明能达成高效率的太阳能聚光热电联供目的,综合太阳能电热利用效率达70%以上。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