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795823B
公开(公告)日:2017-09-26
申请号:CN201510151643.0
申请日:2015-04-01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江苏省电力公司 , 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J3/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40/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分层优化的电网最小新增无功补偿容量计算方法,该方法基于电网负荷预测值,以电网新增无功补偿容量最小为目标函数,同时考虑《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电力技术导则》中电容器和电抗器无功补偿最小容量越限,以及最高负荷、最低负荷和正常负荷三种运行方式下变电站母线电压上下限、线路有功潮流等约束条件,通过分层优化思想将整个模型分解为可由线性规划算法直接求解的上层模型和由非线性约束条件组成的下层优化模型,通过两层模型间的连续优化,使得最终优化结果在满足相关技术导则的同时,在多种负荷水平下均满足电力系统电压运行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5226710B
公开(公告)日:2017-09-15
申请号:CN201510684924.2
申请日:2015-10-20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江苏省电力公司 , 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J3/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实测数据的发电机组进相能力动态挖掘方法,通过在切换至启备变上开展进相试验,排除与系统电压强相关的限制因素,获得发电机组本身的进相能力,作为自动电压调节装置及励磁调节器低励限制整定的边界条件,确保发电机组在该条件下安全运行,然后将与系统电压强相关的限制因素接入自动电压调节装置,使得发电机组进相能力根据实测的限制因素数据获得,从而达到动态调整机组进相能力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5186495B
公开(公告)日:2017-09-15
申请号:CN201510549704.9
申请日:2015-08-31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江苏省电力公司 , 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电网在线数据的统一潮流控制器运行策略优化方法,根据电网的实时运行情况,连续更新UPFC的控制目标和约束条件,根据UPFC的控制目标和约束条件建立最优潮流的计算模型,采用优化算法进行求解后得到UPFC的控制策略。本方法可用于电网的实时运行控制,充分利用UPFC控制能力强的特点,提高了装置的利用率,保证了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本发明根据电网的实际运行情况,建立UPFC运行策略优化模型并进行求解,滚动制定UPFC的最优运行方式,为充分利用UPFC强大的电压支撑、线路潮流控制等能力创造了条件。
-
公开(公告)号:CN107093900A
公开(公告)日:2017-08-25
申请号:CN201710292081.0
申请日:2017-04-28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东南大学 , 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3/06 , H02J3/382 , H02J2003/0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布式潮流控制器优化配置方法,包括采集电力系统信息;根据松弛分布式潮流控制器装设总数的约束,构建第一层优化函数,求得新能源最大消纳量;将新能源最大消纳量作为额外约束,构建第二层优化函数,求解分布式潮流控制器最小安装数量。本发明基于分布式潮流控制器的运行特性考虑到各线路分布式潮流控制器的安装数量约束、运行参数约束以及传统的电力系统运行约束,采用双层优化的思想可求得新能源最大消纳量以及满足该性能指标条件下的分布式潮流控制器的最优配置方案,为分布式潮流控制器的安装提供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05119281B
公开(公告)日:2017-08-04
申请号:CN201510549500.5
申请日:2015-08-31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江苏省电力公司 , 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Terminal滑模变结构的UPFC控制方法,包括:对已建立的系统数学模型进行解耦,得到便于滑模变结构控制的系统状态方程;根据系统的实际情况选择Terminal滑模变结构;设计并联侧Terminal滑模变结构控制的控制器、串联侧Terminal滑模变结构控制的控制器;设计直流电容环节的Terminal滑模变结构控制的控制器;根据目标变量的物理含义选择量测量计算并输出目标期望控制信号,并通过空间矢量控制得到串联侧和并联侧换流器的触发信号。本发明能够快速有效地控制受控输电线路的有功、无功功率,提高系统在受到扰动后的适应性和鲁棒性,从而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6684857A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610802200.8
申请日:2016-09-05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河海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3/00 , H02J3/06 , H02J2003/0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含统一潮流控制器UPFC的线性化最优潮流LOPF模型。直流最优潮流DCOPF是目前最热门的OPF线性化方法,其求解速度快,但是计算精度相对较低,且无法求解节点电压幅值和线路无功功率两个电气量。UPFC可以提升地区电网的供电能力,将其引入DCOPF模型则增加了问题复杂度,还将线性化的DCOPF转化成了非线性模型。基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精度更高的且更加完善的新型LOPF模型,该模型可以求解电压和无功功率;并对UPFC的电流源型稳态模型进行处理,使其等效嵌入到线路中,从而适用于本发明所提LOPF模型。算例仿真结果表明,本发明保留了线性化模型的高效性,计算结果具有较高的精度,且能够求解出比DCOPF模型更加完备的潮流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06485362A
公开(公告)日:2017-03-08
申请号:CN201610907866.X
申请日:2016-10-18
Applicant: 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高维风电预测误差模型及降维技术的发电调度方法,包括:获取多个风电场一年内每小时的历史出力数据及相应的点预测数据;利用混合偏态模型对每个单一风电场的实际出力和预测出力的累积分布函数进行建模;利用每个风电场各自的CDF将实际出力和预测值转换为0-1区间分布的数据点;通过匹配前一步骤中得到的所有数据点,找到最优的Copula函数并进行参数估计;建立多个风电场预测误差的高维条件概率模型,并通过边缘变换得到降维后的边缘条件概率模型;根据风电场预测误差的边缘条件概率模型,计算发电机组的日前调度计划及旋转备用容量。本发明相较于常用的高斯分布、β分布有着更高的精度,且可以考虑多个风电场之间相关性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4868468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510284431.X
申请日:2015-05-28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江苏省电力公司 , 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河海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40/76 , Y04S10/54 , Y04S10/5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全寿命周期成本的UPFC优化配置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以和声搜索算法为框架,采用蚁群系统对每个和声个体进行适应度评估,用于解决基于LCC的UPFC优化配置问题,由于所提的算法创作时和声个体具有多样性、随机性等特点,避免了陷入局部最优,较好地解决了基于LCC的UPFC优化配置问题,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5785188A
公开(公告)日:2016-07-20
申请号:CN201610222684.9
申请日:2016-04-12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电网影响较小的大容量调相机调相试验方法,提出调相机开展调相试验时应在同母线两台调相机同时运行的条件下开展,一台调相机开展滞相试验的时候,另一台开展进相运行试验,这样进相试验调相机为滞相试验调相机提供电网电压偏低的电网环境,同样开展滞相试验的调相机为进相试验调相机提供电网电压偏高的电网环境,避免进相试验时因电网电压不够高而调相机机端电压达到下限或者滞相试验时因电网电压不够低而机端电压达到上限,本发明能够使得调相机能通过试验获得应有的调相性能,同时试验时一定程度上减少对电网电压的影响,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5629730A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610018349.7
申请日:2016-01-12
Applicant: 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G05B13/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5B1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滑模控制的UPFC控制方法,该方法利用针对并联侧和串联侧换流器,在矢量控制的基础上,构建了换流器并联侧和串联侧状态空间,采用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算法,对隐含层节点中心、节点宽度和网络权值采用基于经典梯度下降算法的动量因子法进行调整,由RBF神经网络对滑模面进行调整,该方法能够实现滑动模态的全过程自适应控制,消除滑模控制对外部参数的敏感性,实现有功、无功功率的解耦控制,抑制在系统扰动时后的振荡,快速逼近系统运行的目标值,并且结构简单运行可靠,同时具有很好的适应性和鲁棒性。本发明弥补了国内在这一领域的空白,也为统一潮流控制器稳定控制系统的改进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和有利参考。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