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旋压缩机
    7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340768C

    公开(公告)日:2007-10-03

    申请号:CN03136737.2

    申请日:2003-05-15

    Abstract: 一种涡旋压缩机,其中:固定涡旋构件1通过由固定涡旋构件1和旋转涡旋构件2形成的压缩空间3的、由旋转涡旋构件2的旋转运动产生的容积变化吸入并压缩流体,具有用于排出压缩后的流体的排出口11和防止排出的流体的逆流的排出阀50,排出口11通过具有中央部11b及其断面积比中央部11b大的出口扩大部11c和入口扩大部11d的各通道,从而可减少流入阻力和排出阻力,将该阻力下降量置换成死容积的缩小。这样,不增加排出口的通道阻力即可减小死容积,可减小余留于死容积的流体的膨胀导致的再压缩损失,提高涡旋压缩机的压缩效率。

    密闭型压缩机
    7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339597C

    公开(公告)日:2007-09-26

    申请号:CN03141277.7

    申请日:2003-06-03

    Abstract: 一种密闭型压缩机,在电动机的相对于压缩机构部的相反侧设有支承轴的第3轴承、并在轴上具有惯性质量大的圆盘。因此,利用惯性质量大的圆盘而使轴(10)、活塞(12)和转子(8)的旋转系统的惯性矩增大,能在转速低的运转中抑制转矩的变动,并且利用副轴承能抑制因惯性质量大的圆盘的安装误差引起的旋转不平衡产生的离心力所导致轴的挠曲,能抑制因定子(7)与转子(8)的接触及在上下轴承(14、15)和轴(10)上受到过大的力而使压缩机的效率降低或导致损伤。还能抑制大的振动及噪声。故不会使转速高的运转时的效率及可靠性降低,并能提高转速低的运转时的压缩机的效率。

    涡旋式压缩机
    7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829861A

    公开(公告)日:2006-09-06

    申请号:CN200480021451.8

    申请日:2004-07-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C18/0292 F04C18/0215 F04C23/008

    Abstract: 一种涡旋式压缩机,是使固定涡旋部件(2)以及旋转涡旋部件(4)啮合,在双方之间形成压缩室(5),固定涡旋部件(2)以及旋转涡旋部件(4)从镜板立起涡卷卷体,通过使旋转涡旋部件(4)在由自转限制机构进行自转限制的基础上沿圆轨道旋转时,压缩室(5)一面改变容积一面移动,进行吸入、压缩、排出,其特征在于,在卷体(4a)的与镜板(4b)相反侧的端面上设置凹陷部(14),设置联络凹陷部(14)和镜板(4b)背面的联络通路(15)。

    涡旋压缩机
    7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748086A

    公开(公告)日:2006-03-15

    申请号:CN200480003847.X

    申请日:2004-10-14

    Abstract: 一种涡旋压缩机,其中,固定涡卷的涡卷卷片的外壁曲线和盘旋涡卷的涡卷卷片的内壁曲线由基圆半径被定义为“a”的渐开线曲线形成,固定涡卷的涡卷卷片的内壁曲线和盘旋涡卷的涡卷卷片的外壁曲线由基圆半径被定义为“b”的渐开线曲线形成,并且基圆半径a和基圆半径b之比的数值a/b被设定为大于1.0并且小于1.5的数值。通过这种结构,形成在盘旋涡卷的涡卷卷片的内壁侧上的压缩腔室比形成在盘旋涡卷的涡卷卷片的外壁侧上的压缩腔室压缩得更快,并且可以减小在压缩过程中的泄漏损失。

    涡旋压缩机
    7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458422A

    公开(公告)日:2003-11-26

    申请号:CN03136733.X

    申请日:2003-05-15

    Abstract: 一种涡旋压缩机,其中,由铁系金属材料形成固定涡旋部件,由铝系金属材料形成旋转涡旋部件,在旋转涡旋部件的背面施加规定压力,推压到固定涡旋部件。这样,在将二氧化碳用作制冷剂的场合,由简单、低成本的构成也可获得高效率和高可靠性。

    涡旋压缩机
    7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354326A

    公开(公告)日:2002-06-19

    申请号:CN01139446.3

    申请日:2001-11-22

    Abstract: 一种涡旋压缩机,在固定涡旋零件(8)及旋转涡旋零件(13)的一方涡旋卷带(15)的竖立端面(15a),设有将和与其相对的端板(14a)间予以密封的密封件(16),不设有密封件的涡旋卷带(9)的厚度比设有密封件(16)的涡旋卷带(15)要厚,采用这种结构,可抑制涡旋零件间的制冷剂泄漏,缩小高速运转时的驱动部的离心力,提高涡旋压缩机的耐久性和压缩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