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可控时延器
    71.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289444U

    公开(公告)日:2013-11-13

    申请号:CN201320337017.7

    申请日:2013-06-0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纤可控时延器,包括泵浦源、第一光隔离器、第二光隔离器、衰减器、扫描光谱分析仪、分束器、第一偏振控制器、第二偏振控制器、非线性光纤、信号源,泵浦源依次通过第一光隔离器、衰减器后,与分束器的第一端口连接;扫描光谱分析仪与分束器的第三端口连接;信号源依次通过第二光隔离器、第二偏振控制器、非线性光纤、第一偏振控制器后,与分束器的第二端口连接。本实用新型基于受激布里渊散射的光纤可控时延器通过光纤中的受激布里渊散射过程会导致光能量从泵浦光场转移到信号光场,当两个光场的频率差满足一定条件时,就会使得信号光能量呈指数增长。

    基于混沌序列映射的OOFDM加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5725790U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620213935.2

    申请日:2016-03-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混沌序列映射的OOFDM加密系统。本实用新型包括基于混沌序列映射加密的光发射模块、光纤传输模块和基于混沌序列映射解密的光接收模块,光发射模块、光纤传输模块和光接收模块依次连接。基于混沌序列映射加密的光发射模块包括混沌加密单元和OFDM调制单元;其中混沌加密单元通过OFDM调制单元与光纤传输模块一端相连接;基于混沌序列映射解密的光接收模块包括混沌解密单元和OFDM解调单元;光纤传输模块另一端通过OFDM解调单元与混沌解密单元相连接。发明充分利用混沌系统对初值敏感性的特点,极大的提高了加密的安全性,同时较好地保持OFDM调制的正交性同时,降低了因加密而带来的系统性能的损伤。

    面向光和微波混合传输的空间信息网络的多粒度交换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5071245U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520822805.4

    申请日:2015-10-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面向光和微波混合传输的空间信息网络的多粒度交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波长级/子波长级和子载波级两种交换结构;波长级/子波长级交换实现光和微波混合的空间信息网络节点的粗粒度交换;子载波级用于实现光和微波混合的空间信息网络节点的细粒度级交换;其中波长级/子波长级交换结构包括光信息汇聚单元、光信息交换单元和光信息路由转发单元,光信息汇聚单元光信汇聚单元将来自不同卫星节点的信号汇聚、提取其控制信息并送往发送给光信息交换单元实现数据信息在波长级/子波长级波长\子波长级进行交换,交换后的数据信息经由光信息路由转发单元进行数据分发。本实用新型增加系统资源交换的灵活性,满足空间信息网络业务的差异化要求。

    一种面向空间信息网络的光和微波混合传输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4721356U

    公开(公告)日:2015-10-21

    申请号:CN201520404061.4

    申请日:2015-06-1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面向空间信息网络的光和微波混合传输系统。本实用新型包括地面收发装置和卫星收发装置。地面收发装置包括地上光与微波信号发射系统、地上光与微波信号接收系统、地上跟瞄子系统,地上跟瞄子系统分别通过微波判决信号和光发射天线姿态调整信号分别来控制地上光与微波信号的发射系统和地上光与微波信号接收系统;卫星收发装置包括卫星上光与微波信号的接收和交换转发系统、卫星上光与微波信号发射系统、卫星上跟瞄子系统,卫星上跟瞄子系统分别与卫星上光与微波信号的接收和交换转发系统、卫星上光与微波信号发射系统连接。本实用新型无间断传输通信的同时,增加了系统的传输速率,提高系统容量。

    一种全双工调制回复反射无线光通信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3840342U

    公开(公告)日:2014-09-17

    申请号:CN201420235872.1

    申请日:2014-05-0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全双工调制回复反射无线光通信系统。此系统由光收发器端和调制回复反射器端构成。光收发器端向调制回复反射器端发射经过调制的光束。一部分光束将被调制回复反射器端的光探测器接收并解调出光束所携带的数据,此为前向链路;一部分光束将被调制回复反射器端的调制回复反射器接收并调制上此终端的数据,接着此光束将被逆向反射回光收发器端,光收发器端的光探测器则将接收到逆向反射光并解调出回传数据,此为后向链路。本实用新型的调制回复反射器端功耗低,结构紧凑,适合工作在资源有限的场合。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前向和后向数据传输是同时进行的。

    一种掺铒光纤耦合器交叉相位调制全光逻辑器

    公开(公告)号:CN203838457U

    公开(公告)日:2014-09-17

    申请号:CN201420228840.9

    申请日:2014-05-0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掺铒光纤耦合器交叉相位调制全光逻辑器,包括泵浦源、三个光隔离器、三个偏振控制器、掺铒光纤放大器、带通滤波器、两个波分复用器、信号源、掺铒光纤耦合器。泵浦光依次通过第一光隔离器、第一偏振控制器、掺铒光纤放大器、带通滤波器与波分复用器的第一端口连接;第一束信号光依次通过第二光隔离器,第二偏振控制器与波分复用器的第二端口连接;波分复用器的第三端口与掺铒光纤耦合器的第一端口连接;第二束信号光通过第三光隔离器、第三偏振控制器与掺铒光纤耦合器的第二端口连接。本实用新型存在着光致折射率改变和光放大的共同作用,所需要的泵浦光的功率可以下降到毫瓦量级。

    一种基于非对称耦合器交叉相位调制的全光逻辑器

    公开(公告)号:CN203519949U

    公开(公告)日:2014-04-02

    申请号:CN201320631931.2

    申请日:2013-10-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基于非对称耦合器交叉相位调制全光逻辑器,包括泵浦源、掺铒光纤放大器、带通滤波器、三偏振控制器,三光隔离器、合波器、信号源、光纤耦合器。泵浦光依次通过掺铒光纤放大器、带通滤波器、第一偏振器、第一光隔离器与合波器的第一端口连接;信号光依次通过第二偏振器、第二光隔离器与合波器的第二端口连接;合波器的公共端口与光纤耦合器的第一端口连接,第二束信号光通过第三偏振器、第三光隔离器与光纤耦合器的第二端口连接;光纤耦合器的两输出端口分别与光电转换器连接。本实用新型全光逻辑器利用交叉相位调制,产生光克尔效应,具有灵敏度高,开关速度快等有优点。

    多波长光纤激光器
    7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288930U

    公开(公告)日:2013-11-13

    申请号:CN201320300170.2

    申请日:2013-05-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多波长光纤激光器,包括可调光源等,可调光源与第一光耦合器的公共端口光纤连接,第一光耦合器的第一端口与光环行器的第一端口光纤连接,第一光耦合器的第二端口与第二光耦合器的第一端口光纤连接,第一光环行器的第二端口与掺铒光纤光纤连接,第二光耦合器的公共端与光环行器的第四端口光纤连接,第二光耦合器的第二端口与光谱仪光纤连接,光环行器的第三端口与单模光纤连接,掺铒光纤的另一个端口与波分复用器的第一端口通过光纤连接,波分复用器的第二端口与泵浦光源光纤连接,波分复用器的公共端口与单模光纤的另一端口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易于光纤系统集成、波长间隔稳定、线宽窄、激光输出稳定性好等优点。

    全光纤宽带可调谐掺铥激光器

    公开(公告)号:CN202333430U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1120463050.5

    申请日:2011-11-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全光纤宽带可调谐掺铥激光器,793nm激光泵浦源与多模/双包层泵浦合束器的输入端a连接,合束器的输入端c与双包层掺铥光纤的一端连接,合束器的一端b与F-P可调光纤标准具的一端连接;在线偏振控制器将合束器与F-P可调光纤标准具之间的部分光纤夹入其内且不截断;F-P可调光纤标准具的另一端与2.0μm波段光纤耦合器的输入端d连接,耦合器的输出端e作为激光输出,输出的光纤激光信号波长为2.0μm的可调谐波段;耦合器的输出端f与2.0μm波段隔离器的输入端连接作为反馈,隔离器的输出端与双包层掺铥光纤的另一端连接;上述连接而成环形腔采用全光纤结构,均采用光纤熔接。本实用新型获得的2.0μm波段激光稳定性好,波长宽带可调,具有较高的性价比。

    一种C+L波段的EDFA教学开发实验箱

    公开(公告)号:CN208507057U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720728550.4

    申请日:2017-06-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C+L波段的EDFA教学开发实验箱。本实用新型包括C波段EDFA放大模块、L波段EDFA放大模块、液晶面板显示模块和控制模块;控制模块通过RS232接口数据线控制C波段EDFA放大模块、L波段EDFA放大模块、液晶面板显示模块;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存在多种工作模式,C波段的EDFA包括前向泵浦的C波段EDFA连接方式、后向泵浦的C波段EDFA连接方式和双向泵浦的C波段EDFA连接方式;L波段的EDFA包括前向泵浦的L波段EDFA连接方式、后向泵浦的L波段EDFA连接方式和双向泵浦的L波段EDFA连接方式。本实用新型其结构简单、成本低,而且操作方便,便于掌握,适合用于开展EDFA相关课程的教学实验用,能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各种实验;同时,也适合作研究之用。(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