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05077621U
公开(公告)日:2016-03-09
申请号:CN201520522324.1
申请日:2015-07-17
Applicant: 广州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磁阻尼复合滑板支座,是由上连接板、弹性支座部分、永磁型滑移体、电涡流滑移复合板和下连接板组成。其中,弹性支座部分由上封板、下封板以及位于上封板、下封板之间交替叠合的弹性体和加劲板组成;永磁型滑移体由永磁体和滑移材料叠合而成,嵌固于弹性支座部分下部;电涡流滑移复合板由滑移面板、电涡流板和导磁板依次叠合而成。永磁型滑移体与电涡流滑移复合板构成一对摩擦副。当本实用新型受到水平动力荷载时,支座上部和下部发生相对滑移,往复运动产生电磁阻尼。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提供可控的阻尼耗能并具有较高的竖向承载力,具有免维护、造价低、耐候性优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216340212U
公开(公告)日:2022-04-19
申请号:CN202123025989.6
申请日:2021-12-03
Applicant: 广州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的防撞系统,具体涉及一种适合近断层的抗拉防撞装置,包括水平缓冲系统、拉索系统和双层导轨系统,所述水平缓冲系统包括上连接板、下连接板,所述上连接板与下连接板之间设置有可伸缩的套筒,所述套筒内设置有缓冲橡胶支座及安装在缓冲橡胶支座上面的缓冲弹簧系统,所述双层导轨系统的顶部与下连接板的底部连接,所述拉索系统的两端分别与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抗拉防撞装置可以容许本装置在水平和竖直方向发生任意移动,同时具有当水平位移过大时的抗拉功能,而且能够适应近断层上下错位位移的特性,可以有效保护隔震建筑在遭遇水平特大地震或近场地震时的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214578541U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023001048.4
申请日:2020-12-14
Applicant: 广州大学
IPC: F16F9/5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磁流变旋转阻尼器,包括套筒部件、螺杆部件和电磁阻尼部件;螺杆部件设置在套筒部件内部;螺杆部件与套筒部件围成密封腔,密封腔内填充磁流变液;电磁阻尼部件包括桨叶和电涡流板;当外部作用力引起阻尼器中螺杆部件与套筒部件发生相对运动,螺杆部件驱动桨叶转动,桨叶带动套筒部件内的磁流变液流动,并引起套筒部件内磁场变化,在电涡流板内产生感应电流,同时感应电流使电涡流板发热;磁流变液流动协助加速阻尼器散热,磁流变液对桨叶转动产生粘性阻尼;本实用新型结合电磁阻尼和粘性阻尼各自优势,并能解决电涡流阻尼器散热和旋转阻尼效率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14465783U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022997556.6
申请日:2020-12-14
Applicant: 广州大学
IPC: F16F9/5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半主动磁流变旋转阻尼器,包括:套筒部件、螺杆部件、电磁阻尼部件和半主动控制部件;螺杆部件设在套筒部件内部;螺杆部件与套筒部件围成密封腔,密封腔内填充磁流变液;电磁阻尼部件包括桨叶和电涡流板;半主动控制部件包括电磁铁组件和电压控制接口;当外部作用力引起螺杆部件与套筒部件相对运动,螺杆部件驱动桨叶带动磁流变液流动并引起磁场变化,使电涡流板内产生感应电流,并对桨叶转动产生电磁阻力,磁流变液流动协助电涡流板的热量耗散;当需调节阻尼器的阻尼力时,可控制电磁铁组件的输入电压,从而调节磁流变液的粘度,形成电信号对阻尼力的实时控制;本实用新型实现了由动能向磁场能、电场能、热能的高效能量转化。
-
公开(公告)号:CN210657968U
公开(公告)日:2020-06-02
申请号:CN201921110126.9
申请日:2019-07-15
Applicant: 广州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位移测量与监测功能的摩擦摆支座,是由上支承板、球冠、光学发射采集部件、下支承反射部件组成。光学发射采集部件由发光器、感光器、信号处理传导部件组成,球冠的下曲面与下支承反射部件上曲面接触形成摩擦副。光学发射采集部件由感光器采集,并由信号处理传导部件转化为电信号输出。下支承反射部件由下支座板、反射层构成,其中反射层分为正常反射区、预警反射区。当支座的球冠滑移达到预警反射区或者脱离下支承时,光学发射采集部件采集并发出报警电信号。本实用新型的具有位移测量与监测功能的摩擦摆支座可实时测量支座的水平位移,并具监测支座失效的预警功能。(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4738395U
公开(公告)日:2015-11-04
申请号:CN201520313147.6
申请日:2015-05-14
Applicant: 广州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承载力的异形隔震支座,是由上封板、下封板和弹性体与加劲板交替叠合的部分组成。相对于其他竖直截面呈矩形的隔震支座而言,在支座处于水平极限变形状态时,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支座顶部和底部加腋的方式,增大隔震支座在极限剪切变形状态下的有效承压面积,降低加劲板的集中应力,从而大幅提高隔震支座的竖向承载力,同时,其上、下封板尺寸相同,便于安装施工,可满足建筑和设备对于高承载力隔震支座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212407409U
公开(公告)日:2021-01-26
申请号:CN202022085041.9
申请日:2020-09-21
Applicant: 广州大学
Inventor: 吴迪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变阻尼半主动阻尼器,包括套筒部件、螺杆部件、制动盘、阻尼部件、液压控制部件和速度感应部件;螺杆部件设置在套筒部件内;制动盘与螺杆部件连接;阻尼部件与制动盘构成摩擦副产生阻尼力;液压控制部件包括电磁阀、活塞、液压缸,活塞与阻尼部件连接;速度感应部件包括磁力组件和感应机构,磁力组件与制动盘同步转动,与感应机构发生电磁感应,产生的电流输入电磁阀;外力引起变阻尼半主动阻尼器的螺杆部件带动制动盘转动,制动盘的转速被速度感应部件转化成电势打开电磁阀,从而调节液压缸内压强驱动活塞运动,调节制动盘与阻尼部件之间的压力,使制动盘与阻尼部件产生不同摩擦力,对外部加载速度产生可变的阻尼。(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9570134U
公开(公告)日:2019-11-01
申请号:CN201920595069.1
申请日:2019-04-26
Applicant: 广州大学
IPC: G01B7/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感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二维电磁耦合位移传感器。二维电磁耦合位移传感器包括测杆和位移测量板,测杆内设有永磁体,位移测量板上设有电势采集层,电势采集层包括横向金属条和纵向金属条;横向金属条和纵向金属条用于测量两个被测量端发生相对运动时切割永磁体所产生的磁场,且其均为多条且交错呈网状布置。根据各横向金属条与纵向金属条所产生感应电信号不同,该传感器可确定被测量端在两个方向的相对位移。导磁承压层由高导磁的金属板或纤维复合材料板制成,可提高永磁体的磁场强度,并提供位移测量板对测杆的引力以保证两者处于接触状态。本实用新型安装简单,感应电信号产生的灵敏度高,位移检测精度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8091813U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820592863.6
申请日:2018-04-24
Applicant: 广州大学
IPC: G01N3/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剪切箱,包括至少两个放置在不同振动台上的底座以及放置在底座上且由侧边开口的框架叠合而成的叠层箱体,相邻两个底座由一端固定、一端可活动的承重板连接,不同叠层箱体上的、位于同一水平面的、相邻的框架之间通过万向联轴器连接,相邻的叠层箱体的通口通过挡板连接形成连通的容器,各叠层箱体上分别设有限位构件,可以给予剪切箱内的土体不同的激励,且底座的地震动相对独立但能相互传播,叠层箱体之间是连通的并在连通处可放置土体,振动通过土体介质传播,满足剪切箱框架结构垂直于振动方向结构性,同时实现结构多个方向的转动,模拟多点激励下土体-地下结构相互作用的真实情况,实验准确。(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1143320U
公开(公告)日:2020-07-31
申请号:CN201921684375.9
申请日:2019-10-09
Applicant: 广州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隔震抗风支座,包括楔形体、上连接板、与上连接板连接的若干个上套环、下连接板及与下连接板连接的若干个下套环,所述上套环与下套环相对设置,所述楔形体的两端部分别插入上套环和下套环内,所述楔形体的中部开设有楔形口,本实用新型的隔震抗风支座可以有效补充铅芯抗风能力的不足,同时在较大地震发生破坏时,使隔震支座能充分发挥其减震效果,保护隔震上部结构,并且本支座制作简便,施工安装、拆卸及更换方便,无需维护。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