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219375A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2110335545.8
申请日:2021-03-29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电子变压器运行可靠性的测试方法和系统。该电力电子变压器包括高压交流端口、高压直流端口、低压直流端口和低压交流端口;该测试方法包括:将高压交流端口、高压直流端口、低压直流端口和低压交流端口中至少一个作为电源侧,输入相应的电源;在低压直流端口接入负载,逐渐加至满载运行设定时长后,测量电力电子变压器的状态参数;在低压交流端口接入负载,逐渐加至满载运行设定时长后,测量电力电子变压器的状态参数;在低压交流端口和低压直流端口均接入负载,逐渐加至设定负载量运行设定时长后,测量电力电子变压器的状态参数。本发明实现了对电力电子变压器可靠性的检测,达到更加全面且准确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3098044A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2110328293.6
申请日:2021-03-26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换流器的电力配送系统及电力配送方法,电力配送系统包括供电设备、第一换流器、供电母线、第二换流器和供电负荷,供电设备与第一换流器连接,第一换流器连接在供电母线上,供电负荷与第二换流器连接,第二换流器连接在供电母线上。当供电系统出现故障时,故障侧的换流器进入无功运行模式,并根据无功缺额量,实时调整换流器的感性或者容性无功输出,以保证配电系统输入侧和输出侧电压稳定。当供电系统出现严重的交流故障时,故障侧的换流器切断,非故障侧换流器进入无功补偿运行模式或者停运,从而实现了故障隔离。
-
公开(公告)号:CN113037107A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2110241751.2
申请日:2021-03-04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IPC: H02M7/23 , H02M3/335 , H02M7/5387 , H02J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电子变压器拓扑结构,包括:输入端,用于接收交流输入电压;多个功率模块,第一交流母线与第二交流母线之间并联多个功率模块,第一交流母线与第三交流母线之间并联多个功率模块,第二交流母线与第三交流母线之间并联多个功率模块,功率模块用于将交流输入电压转换为直流输出电压;输出端,用于输出经多个功率模块之后的直流输出电压,每个功率模块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有第一开关,第二输入端连接有第二开关,第一输出端通过第三开关与第一零线连接,第二输出端通过第四开关与第一直流母线连接,从而,以实现不停电更换功率模块,不停电扩展功率模块,确保了电力电子变压器运行过程中不停电。
-
公开(公告)号:CN112953239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110241749.5
申请日:2021-03-04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IPC: H02M3/33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DC‑DC变换器拓扑结构,包括输入端,用于接收直流输入电压;并联连接的多个功率模块,用于将直流输入电压进行变换;输出端,用于输出经多个功率模块之后的直流输出电压;其中,并联连接的多个功率模块均包括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其中,第一输入端与第一直流母线通过第一开关连接,第二输入端与第一零线通过第二开关连接,第一输出端与第二直流母线通过第三开关器连接,第二输出端与第二零线通过第四开关连接,从而,以实现不停电更换功率模块,不停电扩展功率模块,确保了DC‑DC变换器运行过程中不停电,提高了供电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636353A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2011388075.3
申请日:2020-12-01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所述配电系统包括:电力电子变压器,包括第一端口、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交流供电子系统,所述交流供电子系统的输出端口与所述电力电子变压器的第一端口电连接;交流配电子系统,所述交流配电子系统的输入端口与所述电力电子变压器的第二端口电连接;直流配电子系统,所述直流配电子系统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电力电子变压器的第三端口电连接;其中,所述直流配电子系统包括储能模块,所述储能模块用于在所述交流供电子系统故障时,向所述直流配电子系统提供能量,以及,通过所述电力电子变压器向所述交流配电子系统提供能量。本发明可以提高配电系统的供电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018759A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2010879883.3
申请日:2020-08-27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电系统及配电系统启动控制方法。该配电系统包括第一电力电子变压器、第一10KV交流母线、380V交流母线、240V直流母线、交流用电网络及直流用电网络。第一电力电子变压器包括第一10KV交流端口、第一380V交流端口及第一240V直流端口;第一10KV交流端口通过第一10KV交流母线与外部配电网电连接;第一380V交流端口通过380V交流母线与交流用电网络电连接;第一240V直流端口通过240V直流母线与直流用电网络电连接。本技术方案通过第一电力电子变压器各端口实现了为供电要求高的、用电负荷大的交直流混合电网设备提供用电服务,提高了整个配电系统供电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016822A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2010826751.4
申请日:2020-08-17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IPC: G06Q10/06 , G06K9/00 , A41D13/11 , A41D27/00 , A42B1/24 , A62B9/00 , A62B18/02 , G08B21/24 , G06Q50/08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智慧工地管理系统,该智慧工地管理系统包括:智能口罩、智能安全帽、云端数据库和监控平台;智能口罩包括:智能口罩标签模块、人脸识别模块、温度测量模块和智能口罩通讯模块;智能安全帽包括:智能安全帽标签模块、定位模块、智能安全帽通讯模块和防撞报警模块;监控平台用于显示佩戴结果、匹配结果、体温、位置信息和报警信息;云端数据库用于接收并保存监控平台传送的佩戴结果、匹配结果、体温、位置信息和报警信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智慧工地管理系统,可以帮助管理者获知工作人员的位置、人员信息、体温和空气质量等实时信息,也可以保证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1623815B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2010734887.2
申请日:2020-07-28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D1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安全生产防水型传感器,包括传感器壳体以及安装在所述传感器壳体上的检测端头,所述传感器壳体外侧包裹设置有防护套筒,所述防护套筒靠近所述检测端头的一侧设置有开合端头,所述防护套筒上设置有与所述开合端头相连接的开合组件;所述防护套筒包括包裹所述传感器壳体设置的包裹壳,所述包裹壳内端部设置有所述包裹壳的安装密封组件,所述包裹壳内远离所述安装密封组件的一端设置有所述传感器壳体的缓冲限位组件;通过将传感器壳体嵌装在防护套筒的包裹壳内,并通过包裹壳上设置的安装密封组件以及缓冲限位组件将传感器壳体夹持固定并保证包裹壳的密闭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442032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559774.8
申请日:2024-11-04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18/2415 , G01R31/327 , G01H17/00 , G06F18/213 , G06N3/0455 , G06N3/0464 , G06N3/08 , G06F18/213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设备故障识别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高压断路器故障识别方法和系统,响应故障识别请求,获取待识别断路器的振动数据并对振动数据进行预处理,将预处理后的振动数据输入至搭建好的目标故障识别模型,目标故障识别模型包括信息提取层和决策层,通过信息提取层对预处理后的振动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得到目标特征向量,采用目标特征向量输入决策层进行故障识别,输出待识别断路器的故障识别信息,解决了如何提高高压断路器故障识别准确性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355207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349332.0
申请日:2024-09-26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环保气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C4C02混合环保气体的绝缘品质评估方法,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样品预处理:以符合评估要求的比例和纯度的收集C4C02气体样品,对C4C02气体进行干燥或过滤,去除杂质和水分;步骤2.物理性质测定:使用气体密度计测量样品的密度,采用流变仪测量气体的粘度,使用热导率计测量气体的热导率,使用介电常数测试仪测量气体的介电常数;步骤3.击穿电压测试:准备高压测试设备,并安装电极,以恒定速率逐步提高电压,直至气体发生击穿,记录击穿电压值和相应的电流变化。该发明能够为C4C02气体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推动其在电气绝缘材料中的广泛应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