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811414A
公开(公告)日:2016-07-27
申请号:CN201610355917.2
申请日:2016-05-24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曾杰 , 谢宁 , 陈晓科 , 徐晓刚 , 张弛 , 李兰芳 , 李鑫 , 黄嘉健 , 汪进锋 , 黄杨珏 , 周少雄 , 周述前 , 张臻 , 王雪莹 , 韦玮 , 张晓宇 , 董星辰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3/00 , G06Q10/04 , G06Q50/06 , H02J2003/003 , H02J2003/0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电网短期功率预测方法,通过采用SVM方法作为功率预测的基础模型,为解决相似度阈值以及SVM参数的选取问题,选取蒙特卡洛方法对其进行优化,蒙特卡洛优化的效果以SVM模型对历史数据的拟合程度为判断依据,可靠性高、适用性广。
-
公开(公告)号:CN105302770A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申请号:CN201510762296.5
申请日:2015-11-10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06F17/13
Abstract: 一种非均匀传输线方程的时域求解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非均匀有损传输线在TEM波近似假设下的电压、电流的时域电报方程和给定的传输线的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在空间采用M等份差分法离散;2)将步骤1)得到的方程和初始条件、边界条件写成矩阵的形式:;3)根据微分方程理论,求解矩阵;4)设定时间步长,写出上述解的时域表达式;5)在一个时间步长(tj,tj+1)内线性化F;6)将步骤5)中F代入步骤4);7)得到t=tj+1=tj+τ时的表达式:8)求解T阵T=exp(Hτ),获得非均匀传输线方程的时域解。本发明完全以传输线的非均匀性为基础,不需要对传输线进行任何近似假设,也不需要进行分段等效,无条件稳定,极大地简化了问题分析的难度,提高了非均匀传输线方程求解的精度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162077B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011434687.1
申请日:2020-12-10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J3/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布式储能的聚合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其方法包括:获取所有分布式储能系统的额定容量和历史充放电数据;基于额定容量和历史充放电数据,结合预设的荷电状态函数模型,确定所有所述分布式储能系统的荷电状态预测值;将所述荷电状态预测值输入可控总量计算模型,得到在一个调度周期内所有所述分布式储能系统的可控总量;若接收到电力交易中心发送的充放电请求,则响应所述充放电请求,根据所述可控总量,控制所述分布式储能系统的充放电。由运营平台聚合控制所有分布式储能系统,精确设置分布式储能中每个储能的参数,从而最大化发挥削峰填谷的作用,填补现阶段分布式处理随机性对电网安全和经济运行的负面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1756261B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申请号:CN202010752986.3
申请日:2020-07-29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M7/2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WM整流器控制方法和装置,PWM整流器包括PI控制器、PR控制器和逆变器,方法包括:通过PI控制器,定预设期望电压信号和检测电压信号之差为直流分量;基于谐波与无功检测算法确定预置负载的载波电流信号和无功电流信号,结合直流分量和预置负载的功率反馈信号,生成控制电流信号;若逆变器所生成的反馈电流信号与控制电流信号不相等,则对控制电流信号执行反馈叠加操作,生成误差电流信号;通过PR控制器基于模糊算法调整误差电流信号,生成中间电流信号;对中间电流信号执行PWM调制操作,通过逆变器生成目标电流并输出,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在实现电流的快速跟踪的同时消除稳态误差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599252B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1810504062.4
申请日:2018-05-23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J3/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离网能力预估的微电网计划并网转离网控制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判定微电网是否工作于并网运行模式,若否,则继续返回判断是否,若是,则通过离网预估模块对微电网进行微电网离网能力预估;最后再通过联络线功率调节模块进行联络线功率调节。本发明的微电网离网能力预估基于获取外电网检修时间的前提下,调取系统风光荷功率预测曲线,预估源荷功率平衡情况以及能量平衡情况,以此判断离网时储能能否支撑网内重要负荷的持续运行;所以该方法判据简单、计算量少,相比于未进行离网预估的计划并转离方法而言,从概率的角度上提高了微网内重要负荷的供电可靠性,且利于工程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112713621A
公开(公告)日:2021-04-27
申请号:CN202011528424.7
申请日:2020-12-22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J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交直流混合系统的多目标优化配置方法和系统,方法包括基于经济性优化目标、环保性优化目标和技术优化目标建立交直流混合系统优化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约束条件包括可靠性、新能源占比、可再生能源发电弃电率和光伏系统安装容量;建立用于计算系统工作效率的交直流混合系统数学计算模型,并由交直流混合系统数学计算模型、优化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共同组成待求解的优化配置问题;对NSGA‑II算法进行改进,包括将优化目标的搜索策略作为NSGA‑II种群进化策略,采用非支配集距离调整解的分散性;采用改进的NSGA‑II算法求解优化配置问题,当满足阈值进化终止条件时,输出优化配置方案Pareto前沿。
-
公开(公告)号:CN108539728B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1810379102.7
申请日:2018-04-25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面向高功率变化场景的直流微电网两级协同控制方法,包括:对直流微电网内部分布式电源并网点的电压进行实时监测;判断电压是否在设定范围内,若是,则保持直流微电网内部分布式电源的自主下垂控制,若否,则对连接并网点的微电网级本地储能装置发出充放电指令对并网点电压进行调控。本发明通过在电压稳定时保持直流微电网内部分布式电源的自主下垂控制,不稳定时对分布式电源和本地储能装置进行协同控制,实现底层自主控制和上层集中控制,能够在减少网内通信的同时,保证网内的功率平衡与电压稳定,解决了现有对等控制的分散性导致网内功率不平衡、电压质量下降,导致系统不稳定的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对应的系统。
-
-
公开(公告)号:CN107729690B
公开(公告)日:2020-04-07
申请号:CN201711105492.0
申请日:2017-11-10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流配用电系统仿真方法及装置,通过构建直流配电系统拓扑结构,并确定拓扑结构的仿真参数、边界状态及边界约束条件,并根据所述拓扑结构和仿真参数进行直流配用电的系统仿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并没有针对包含电力电子变换器和直流断路器的直流配用电系统的仿真方法,导致了缺少对于直流配用电系统的实际开发和试验的依据和参考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7645155B
公开(公告)日:2019-02-26
申请号:CN201710791291.4
申请日:2017-09-05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H7/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规模分布式光伏电源接入后的配电网线路距离保护方法,包括:针对配电网光伏下游故障线路系统侧保护超范围误动的问题,在光伏电源并网点下游的线路系统侧设置相对短延时三段式方向圆特性距离保护;针对光伏上游故障线路负荷侧无法切断故障的问题,在光伏电源并网点上游的线路负荷侧设置相对长延时三段式方向圆特性距离保护;并将上述两种保护方式与无光伏电源接入的母线首端送出线路系统侧电流保护共同配合。本发明不受光伏出力条件影响,解决了光伏接入配电网送电线路后下游线路系统侧保护电流阈值整定计算困难与光伏接入点上游负荷侧光伏故障电流无法切断的问题,保证了线路故障的可靠切除,提高了光伏接入配电网的系统运行安全性和可靠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