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集成太阳能冷却系统
    7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936617A

    公开(公告)日:2011-01-05

    申请号:CN201010278146.4

    申请日:2010-09-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272 Y02B10/12 Y02B10/20 Y02B10/24

    Abstract: 一种太阳能利用技术领域的建筑集成太阳能冷却系统,包括: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控制器、蓄电池、制冷系统和控制系统,太阳能电池板设置于建筑的围护结构上,太阳能电池板和蓄电池分别与太阳能控制器相连,太阳能控制器同时与控制系统相连,压缩机控制器与制冷系统相连并输出控制指令。本发明利用太阳能,清洁环保,且摆脱对常规电源的依赖,产品适应性强。此外太阳能光伏板与建筑屋面、立面等围护结构相结合,缩小了产品的体积,可广泛应用在城市广场、公交候车厅、公园凉亭等场所。

    可移动集成式太阳能冷饮自动售货机

    公开(公告)号:CN101930636A

    公开(公告)日:2010-12-29

    申请号:CN201010278135.6

    申请日:2010-09-10

    Abstract: 一种光电制冷技术领域的可移动集成式太阳能冷饮自动售货机。包括: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控制器、蓄电池、接线盒、冷饮售货机机柜、充电器,太阳能电池板与冷饮售货机机柜组成的一个带有遮阳空腔的外壳,太阳能控制器、蓄电池、充电器都设置在该遮阳空腔的外壳内,太阳能控制器分别与太阳能电池板、蓄电池、接线盒三者通过电线联接,蓄电池与充电器通过电线联接。本发明可以灵活自由移动,满足室外广场、展会等场合的需求;主要能源利用形式为太阳能,清洁环保,节约常规电能;实现冷饮自动售货机的长时间连续稳定运行;帆形太阳能电池板可以有效避免阳光直射冷饮自动售货机,增强其隔热性能,适于室外应用。

    地埋管换热器分区调控的地源热泵空调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1907373A

    公开(公告)日:2010-12-08

    申请号:CN201010255493.5

    申请日:2010-08-17

    Inventor: 翟晓强 杨燕 余鑫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30/74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埋管换热器分区控制的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包括:变频热泵机组系统,一级泵系统,二级泵系统,地埋管换热器系统;本发明在大型地源热泵空调系统的调控以及节能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随着负荷的变化,变频热泵机组自动调节制冷/制热量,并通过调整二级泵开启台数来调整地埋管换热器的开启运行数量,充分挖掘了地源热泵空调系统的节能潜力,同时可以延长部分区域土壤温度的恢复期,从而有效缓解部分区域土壤温度的连续升高或降低,保证土壤的热稳定性。这种地源热泵空调系统不仅具有节能效果,而且有利于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

    基于自适应控制的建筑一体化太阳能热泵供热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1231003B

    公开(公告)日:2010-09-29

    申请号:CN200810033727.4

    申请日:2008-02-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30/12 Y02B30/762 Y02E10/44

    Abstract: 一种节能技术领域的基于自适应控制的建筑一体化太阳能热泵供热系统。本发明中,自适应控制模块包括太阳辐射仪、自适应控制器和显示电路,太阳辐射仪与自适应控器相连,自适应控器与显示电路相连实时显示水温,与通用变频器相连实时调节系统运行频率,至预定水温后停机。太阳能集热器出口与变频压缩机的吸气口相连,变频压缩机排气口与套管换热器进口连接,套管换热器出口与膨胀阀进口连接,膨胀阀出口与太阳能集热器进口相连,蓄热水箱水循环出口通过水泵后与套管换热器连接,套管换热器出口与蓄热水箱水循环入口相连,另一路通过蓄热水箱与地板采暖盘管相连并提供热量,回水通过循环水泵排入蓄热水箱。本发明系统性能高,适用地区广泛。

    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复合能量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0545521C

    公开(公告)日:2009-09-30

    申请号:CN200710047676.6

    申请日:2007-11-01

    Abstract: 一种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复合能量系统,属于节能领域。本发明包括:太阳能集热系统,热水蓄存系统,辐射吊顶加独立除湿空调系统,生活热水系统,地板采暖系统,及控制系统。太阳能集热系统与热水蓄存系统2通过管道连接起来。辐射吊顶加独立除湿空调系统,生活热水系统,地板采暖系统相互之间并联,并通过管路与热水蓄存系统连接。控制系统通过传感器以及继电器与太阳能集热系统,热水蓄存系统,辐射吊顶加独立除湿空调系统,生活热水系统,地板采暖系统连接。本发明实现了太阳能的供热、供冷、供热水复合利用,具有运行稳定、高效等特点,可与现有空调方式配合广泛用于公共建筑以及住宅小区。

    基于温湿度独立控制的地源热泵空调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1363649A

    公开(公告)日:2009-02-11

    申请号:CN200810200429.X

    申请日:2008-09-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温湿度独立控制的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包括地下埋管换热器系统、热泵机组系统以及楼层空调机房内的空调机组,地下埋管换热器系统与热泵机组系统通过管道连接,热泵机组系统与空调机组通过管道连接;热泵机组的空调冷冻水集水器、分水器与空调机组的冷却盘管通过管道连接,空调机组冷却盘管前有一套转轮除湿系统。本发明在空调机组内采用温湿度独立控制,即转轮除湿系统用于降低空气湿度而不改变空气温度,冷却盘管用于降低空气温度而不改变空气湿度,温湿度独立控制有利与室内的温湿度控制,同时冷却盘管只需要负责冷却,而不需要除湿,因此进入冷却盘管的冷冻水温度就不需要很低,这就减轻了热泵机组的工作负担。

    基于直膨式太阳能热泵的太阳能建筑一体化节能热水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1235974A

    公开(公告)日:2008-08-06

    申请号:CN200810032462.6

    申请日:2008-01-10

    Abstract: 一种节能技术领域的基于直膨式太阳能热泵的太阳能建筑一体化节能热水系统,本发明太阳能集热器出口与变频压缩机的吸气口相连,压缩机的排气口与套管换热器的进气口连接,套管换热器的出口与热力膨胀阀的进口连接,热力膨胀阀的出口与太阳能集热器的进口相连,完成制冷剂侧系统的闭合循环;蓄热水箱水循环出口与水泵连接,水泵出口与套管换热器入口连接,由套管换热器的出水口与蓄热水箱水循环入口相连,完成水侧系统的闭合循环,以上两个循环均通过控制显示电路控制实现。本发明采用玻璃盖板、底部发泡材料保温、表面喷涂Ni-Cr选择性吸收涂层的平板型集热器,造价低廉,系统性能高,适用地区广泛,绿色无污染。

    基于固体吸附制冷机的太阳能复合能量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313784C

    公开(公告)日:2007-05-02

    申请号:CN200510028217.4

    申请日:2005-07-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278 Y02B30/64 Y02E10/40

    Abstract: 一种节能领域的基于固体吸附制冷机的太阳能复合能量系统,包括:太阳能集热系统、太阳能热水供应系统、太阳能地板采暖系统、太阳能空调系统、太阳能强化自然通风系统及控制系统。太阳能集热系统和太阳能热水供应、地板采暖、空调、强化自然通风系统以蓄热水箱为中介通过管道连接起来,控制系统以工控机为核心部件,利用温度传感器的采集信号,实现对太阳能集热系统以及太阳能热水供应、地板采暖、空调、强化自然通风系统的控制。本发明集生活热水供应、地板采暖、空调、强化自然通风四项功能于一体,提高太阳能热利用系统的设备利用率,提高系统的太阳能利用率,可极大地促进太阳能建筑一体化进程,具有极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冷却塔与太阳能制冷机联合供冷的温湿独立处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2254021U

    公开(公告)日:2012-05-30

    申请号:CN201120297516.9

    申请日:2011-08-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却塔与太阳能制冷机联合供冷的温湿独立处理系统,包括风系统和与室内的吊顶辐射盘管管路连接的水系统,所述风系统中的送风口和回风口与室内空气形成回路,所述水系统由太阳能制冷系统与冷却塔供冷系统并联构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现了温湿独立控制理念在辐射供冷上的应用,将冷负荷和湿负荷有效分离,使操作更加可控灵活的同时也使得辐射吊顶内冷冻水的允许温度范围增大;通过将冷却塔供冷与高温辐射供冷相结合,充分利用太阳能和蒸发潜热交换制取冷量,有节能节电、安全可靠、绿色环保等优点,同时二者在使用的时段上具互补关系,可根据气象条件不同更替使用,保证满足用户的供冷需要。

    一种用于循环式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的微通道冷凝器

    公开(公告)号:CN211451460U

    公开(公告)日:2020-09-08

    申请号:CN201921722496.8

    申请日:2019-10-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循环式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的微通道冷凝器,其采用制冷剂微通道扁管平行设置于制冷剂第一集流管和制冷剂第二集流管之间,水第一集流管和水第二集流管均与若干水分流管连通;每根水扁管套在每根制冷剂微通道扁管的外侧,形成套管式结构,端盖穿过制冷剂微通道扁管,焊接在每根水扁管两端,使环形状水流道两端被封闭;制冷剂进气管和制冷剂出液管分别与空气源热泵系统中的相应管路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安装方便;全铝材料轻量化设计更易回收,循环使用;微通道扁管结构增强了制冷剂侧换热系数,使制冷剂充注量减少,可用于更高压力系统;套管式结构能使水和制冷剂形成纯逆流换热,从而提高了传热温差,增大了传热量。(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