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385049A
公开(公告)日:2017-02-08
申请号:CN201610871937.5
申请日:2016-09-30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光储互补微电网储能变流器的综合控制方法,采用一阶低通滤波法滤波,先对分布式电源的输出功率采样得到一次采样值,通过一阶低通滤波器进行滤波,得到一次滤波输出值;再对分布式电源的输出功率采样得到二次采样值,通过一阶低通滤波器进行滤波,得到二次滤波输出值,将所述一次滤波输出值与二次滤波输出值进行加权,得到有效滤波值;以此类推,实时对分布式电源的输出功率进行采样与滤波。本发明可以抑制分布式电源的不平衡功率,减少分布式电源接入对电网的影响,实现微电网能量调度的控制,提高微电网运行技术指标、稳定性及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684199B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210181047.3
申请日:2012-06-05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江苏省电力公司南京供电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80/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电网与配电网交换功率的多时间尺度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微电网的运行数据和配电网日调度计划,制定日前微电网交换功率控制曲线,提前下发给微电网能量管理系统;微电网能量管理系统在设定的调节周期内,判断是否调度微电网内各电源的输出功率,使得实时的交换功率满足调度要求。本发明在多时间尺度对微电网与配电网的交换功率进行控制,有效降低微电网接入给配电网带来的不利影响,提高配电网对可再生能源的接纳能力,推动可再生能源利用的发展;改进了调度指令的下发方式,更符合配电自动化的实际调度习惯;在实时调节时引入超短期发电预测和超短期负荷预测,可以有效避免调节振荡和频繁调节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2710005A
公开(公告)日:2012-10-03
申请号:CN201210181017.2
申请日:2012-06-04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63 , Y02E10/56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并离网两用风光互补发电系统供电方法,所述并离网两用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包括光伏组件、风机、风光互补控制器、逆变器、蓄电池、负载和卸荷箱;风光互补控制器将光伏组件和风机获得的电能转为直流电接入直流母线;蓄电池接在直流母线上;逆变器接在直流母线上,将其获得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其根据主网状态和蓄电池电量调整系统的运行方法。本发明提供的并离两用风光互补发电系统供电方法,解决了农村用户无电、供电可靠性差等问题;充分利用清洁可再生能源,并且避免了清洁可再生能源的浪费;在保障了用户的供电可靠性的同时,减少了系统自身寿命的损耗,增加了系统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9813160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777956.2
申请日:2024-12-05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边端互操作的多台区互联模型预测控制系统及方法,涉及配电自动化技术领域,包括通过设计互联系统、配置设备实现系统架构构建,优化通信架构,实现实时信息交互,基于模型的控制预测进行协同优化。本发明所述方法通过采用模型预测控制(MPC)策略,实现了台区之间的能量动态分配和负荷均衡,能够有效应对负荷波动和分布式能源接入带来的电力质量问题;优化的通信架构使得实时信息交互更加高效,提升了各台区之间的协同控制能力;通过柔性直流互联技术,解决了传统配电网面临的增容布点困难及电压质量差异问题,提升了配电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本发明还提高了多台区协同运行的灵活性,增强了系统在故障情况下的自恢复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9582163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620165.9
申请日:2024-11-14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河海大学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嘉兴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混合博弈模型的分布式能量共享方法及系统,涉及配电网经济运行领域,方法包括:以上层配电网收益最大化为目标函数,考虑配电网价格约束和配电网运行约束,建立配电网‑聚合商主从博弈模型。以下层光储一体机聚合商联盟运行成本最小化为目标函数,考虑聚合商运行约束,建立聚合商联盟合作博弈模型,该合作博弈模型与主从博弈模型组成配电网‑聚合商混合博弈模型。求解配电网‑聚合商混合博弈模型,得到配电网‑聚合商分布式能量共享最优结果;本发明通过在配电网‑聚合商分布式能量共享中考虑混合博弈模型,有效提升了聚合商集群的整体效益与交易的合理性,还能够保障聚合商在联盟中的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9134475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055440.7
申请日:2024-08-02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东南大学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台州供电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临海市供电公司
Inventor: 赵景涛 , 郑舒 , 张晓燕 , 陈娜 , 李渊 , 周苏洋 , 吴志 , 杜炜 , 刘韶华 , 陈永华 , 付明 , 王辉 , 张学鹏 , 汤易 , 李剑 , 丁宇海 , 邱卫卫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离网型微电网的功率调节方法,对若干分布式电源和若干负荷,分别根据历史电力数据预测下一时刻的电力数据;根据预测的分布式电源和负荷的电力数据对若干分布式电源和若干负荷进行功率匹配;并通过储能系统补偿分布式电源与负荷之间的功率差额。对分布式电源出力与负荷进行预测,实现在线调节,预测精度提高,根据预测结果实现源荷最优匹配,避免出现较大功率缺额和功率过剩,提高系统稳定性,采用源储荷之间协调控制实现快速功率调节。
-
公开(公告)号:CN113394794B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110746495.2
申请日:2021-07-01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压控制系统,包括配电系统、对配电系统进行电压控制的协调控制模块,配电系统包括若干智能单元,每个所述智能单元包括若干户用光伏模块,协调控制模块包括分别控制若干智能单元电压的若干子控制模块、控制所有子控制模块的主控制模块;主控制模块对智能单元的子控制模块发送电压控制指令;子控制模块向对应智能单元中的各户用光伏模块发送电压控制指令。将大量户用光伏分为若干个智能单元,首先对智能单元进行控制,然后再对智能单元下层的户用光伏模块进行控制,采用分层协同的控制方法,使大量户用光伏的控制更为可靠与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3991757B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111271299.0
申请日:2021-10-29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雄安新区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通信下台区低压直流柔性互联功率控制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其方法包括:获取配电变压器交流负载有功功率和变流器有功功率,并计算配电变压器负载率;获取调制参数,并计算调制参数与配电变压器负载率的乘积值;获取额定直流电压指令,通过额定直流电压指令减去乘积值得到实际直流电压指令;将实际直流电压指令输入电压控制环,得到各变流器有功电流指令,并进行变流器功率控制;本发明能够保证无通信情况下,互联系统正常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17578504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299704.9
申请日:2023-10-07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嘉兴供电公司 , 东南大学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换流器接口电源时变虚拟惯量估计方法、装置及设备。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估算精度随测量误差增大而下降;人为注入小扰动信号引发继电器异常动作的问题;包括以下步骤:A、含换流器接口电源的电力系统离散状态空间模型构建;B、根据系统状态方程及前一时刻系统状态估计值计算当前系统状态及协方差矩阵预测值;C、根据系统量测方程、当前系统量测值及系统状态预测值计算当前系统状态估计值,即实现换流器接口电源实时虚拟惯量估计。采用变分贝叶斯无迹卡尔曼滤波器,可以在线估计虚拟惯量,且可以跟踪时变虚拟惯量;无需过程及量测噪声统计信息,变化跟踪快,估计精度高,抗噪性能强。
-
公开(公告)号:CN116169689A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211334276.4
申请日:2022-10-28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嘉兴供电公司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东南大学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虚拟同步发电机的阻尼优化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通过采集VSG的输出电压和电流确定第一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S2、确定第二有功功率及PSS补偿功率;S3、根据S2的结果确定VSG输出的频率;S4、通过虚拟同步机无功‑励磁控制方程来输出变流内部参考电压,结合虚拟同步机相位输出变流器内部电压的三相电压;S5、利用三相电压和虚拟同步机相位利用派克变化输出对变流器内部参考值电压进行修改;避免了虚拟同步机模拟转子摇摆方程中阻尼项带来的下垂效应的问题,消除了由于引入阻尼系数对下垂控制造成的有功功率偏差,加强了下垂控制的有效性的同时提高了系统的阻尼能力,增强了系统抑制有功功率动态振荡的能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