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612891B
公开(公告)日:2020-09-11
申请号:CN201710739866.8
申请日:2017-08-25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南京南瑞集团公司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据压缩加密电路,属于电力系统信息安全技术领域。该电路包括数据输入模块、hash表和word表存储模块、匹配比较模块,后向查找模块,数据格式输出模块、压缩加密接口模块、加密处理模块。提供采用FPGA实现的改进LZ4压缩和AES加密电路,对每个时钟均读入数据进行实施、快速处理,能够实现电力系统大量数据的高速、实时、安全的压缩和加密。
-
公开(公告)号:CN108258730B
公开(公告)日:2019-10-01
申请号:CN201810101550.0
申请日:2018-02-01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网协调调度下的弃风供暖方法,应用于电网发生临界弃风时,对弃风电量进行电储热。充分考虑电网当前运行状态、风电预测出力、常规机组可调出力、电储热剩余容量等信息,当判断电网已处于临界弃风状态时,通过调度中心的协调调度将弃风电量以热能的形式进行存储。本发明通过调控中心的协调调度,可以精准地利用弃风能源,也改善了传统供暖方式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相比较目前的供热系统,在节约能源和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重大改进。
-
公开(公告)号:CN107895936B
公开(公告)日:2019-05-03
申请号:CN201710893783.4
申请日:2017-09-28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东北电力大学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H02H7/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数字化虚拟失步继电器,通过PMU的量测数据经过处理器一系列的处理过程最后发出动作信号或者保持信号,属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领域。该继电器其系统的硬件有数据采集模块、STM32F107、数模转换模块以及相关的外接接口构成,外接的硬件包括GPS接收机、转子位置传感器、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等。该继电器避免传统使用阻抗式失步继电器整定值复杂的计算和分析,避免现有技术的傅里叶变换方法严重误差的问题,解决现有技术成本高、精确率低、无法实时监测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5914881B
公开(公告)日:2019-03-29
申请号:CN201610314982.0
申请日:2016-05-13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变电站高级应用系统。本发明是在实现传统综合自动化变电站当地监控功能的基础上,利用一体化平台,搭建智能变电站高级应用系统,对变电站的全景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和应用,包括:智能告警与分析决策系统、无功电压控制系统、告警直传系统、二次设备在线监测与评估系统、一体化五防系统。本发明的高级应用功能是智能化变电站区别于以往数字化变电站的重要特征之一,对于建设坚强的智能电网具有重要意义。可提高运行管理的自动化程度,减少系统的维护工作量,减轻变电站和调控运行人员的劳动强度,为变电站的运维提供极大的便捷。实现变电站的实时监测和控制,节省大量设备投资,实现变电站的经济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7196331B
公开(公告)日:2019-01-29
申请号:CN201710398182.6
申请日:2017-05-25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提取电网峰谷幅频特性的新能源消纳方法,针对电网峰谷差幅值跟随频率的变化特性,考虑多种电源组合的协调开机、负荷结构的分时特性与负荷频率特性,构建电网峰谷差与新能源消纳量间的数学映射模型,科学指导电力系统对新能源发电消纳能力的技术分析。首先,计及电网中多源机组开机方式,建立电源组合调峰模型。其次,构建负荷响应调峰模型,为计及电网负荷的频率特性与时序特性,提出一种负荷频率特性与负荷结构时序概率分布的结合模型。最终,联合电源组合与负荷响应的调峰模型,形成一种基于电网峰谷幅频特性的新能源消纳模型。通过本发明可灵活利用电网峰谷差的频率响应特性,有效提升电网对新能源发电的消纳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8828351A
公开(公告)日:2018-11-16
申请号:CN201810476886.5
申请日:2018-05-18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1R3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集成电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可靠的芯片化保护装置自检电路。本发明是包括:保护核、通讯核以及自检逻辑;其中,保护核包含保护逻辑电路和保护用MCU核,通讯核包含通讯逻辑电路和通讯用MCU核;自检逻辑与通讯核通过通信核的调试接口进行连接;自检逻辑与保护核通过保护核的调试接口进行连接;通讯核生成的自检电气量通过通讯核的IO口输出;保护核与通讯核间通过共享内存的方式进行数据交互,通过中断信号和IO口进行控制交互;其余连接均为直线连接。本发明极大提升了保护装置的可靠性;实现对保护装置正常工作状态的高度模拟,提升自检功能的覆盖率;根据具体保护场景加载不同的故障模拟程序,提高保护装置的适用场景。
-
公开(公告)号:CN108648430A
公开(公告)日:2018-10-12
申请号:CN201810447284.7
申请日:2018-05-11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高频取能及通信传感装置,包括取能单元,用于耦合并获取射频信号能量;供能单元,用于存储取能单元所获取的能量,并进行稳压处理,并向传感单元、射频单元、控制单元提供能量;传感单元,用于采集传感数据;射频单元,用于通过射频信号传输传感数据以及控制信号;控制单元,用于控制传感数据的采集和上传。本发明通过对无线取能技术、低功耗传感控制技术、射频识别技术进行创新性融合,提出一种安全可靠、无源免维护、灵活可扩展、无线易部署的超高频取能及通信传感装置,该传感装置可被超高频手持式射频阅读器识别读取,后将此类离散传感数据汇入分布式系统网络,与分布式智能传感网络形成数据互补,实现电力电网监测预警智能化。
-
公开(公告)号:CN108390418A
公开(公告)日:2018-08-10
申请号:CN201810269351.0
申请日:2018-03-29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AGC调度的电池充放电方法。出于对北方地区的实际考虑,由于水电资源不丰富,冬季受温度影响大,只能作为微调的作用,因此不考虑冬季供暖期间的水电作用。建立火电,电池储能装置参与AGC调度系统,系统状态主要分为四个控制状态:常规电源控制态,电池放电态,电池充电态,清洁能源控制态四部分组成的AGC调节系统。工作区域判断以新能源全部入网为前提,利用极限控制策略,火电机组出力下限和电池机组容量极限为临界条件,以火电为主,电池为辅,在消纳清洁能源的同时保证系统的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08258732A
公开(公告)日:2018-07-06
申请号:CN201810076602.3
申请日:2018-01-26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 沈阳工业大学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3/46 , H02J3/24 , H02J3/382 , H02J2003/003 , H02J2003/00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可再生能源发电与新能源电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新能源电力系统在正常调控域运行方式下的控制方法;针对发电机组调节性能的差异和日负荷曲线在各时段的特点,通过启动控制参数计算,对可控机组发出控制命令,启动控制策略,对于短时控制,采用水电机组进行调节,为解决水电机组反向延迟的问题,要尽量减小系统有功偏差,故引入修正参数后,实现跟踪负荷变化的实时控制;对于长时控制,为响应负荷实时功率偏差,对水电机组与火电机组的出力情况以变化速率划分,计算变化速率,针对不同情况分别调用水电发电机组进行频率调节,调用火电发电机组进行频率调节,为解决火电机组反向延迟的问题,要尽量减小系统有功偏差,来实现发明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8258684A
公开(公告)日:2018-07-06
申请号:CN201810076453.0
申请日:2018-01-26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清洁能源电网“源荷域”协调调控方法,属于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领域。本发明充分考虑电网平衡调节需求,多源的裕度调节特性,可互动负荷的调控特性,多源调控的成本特性,清洁能源消纳最大化等因素,定义了多控制域调度模式,引入了正常控制域、异常控制域、紧急控制域的决策系数向量,通过各域的控制优先级,建立源荷域协调调控优化模型,以最小调节量满足系统充裕需求,实现最大化清洁能源消纳。相比于现有源网荷清洁能源协调技术,本发明引入了多域控制的运行新方法,完整计及了多源与多荷的调控特性,充分优化了多源与多荷的决策策略,综合系统调节裕度、清洁能源消纳、调控成本量等因素,达到系统资源调配的整体最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