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03871856U
公开(公告)日:2014-10-08
申请号:CN201420269608.X
申请日:2014-05-23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短路控制限流器装置,属于电力系统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短路控制限流器装置包括用于串接在电网系统与用户侧负载之间的限流电抗器以及并接在限流电抗器两端的滤波补偿电路,滤波补偿电路采用两个直流侧相连的三相整流桥,该滤波补偿电路相当于一个有源滤波器加一个静止同步补偿器,电网系统正常运行时,本实用新型的短路控制限流器装置实现有源滤波无功补偿功能,而当检测到负载侧出现短路问题时,该装置的滤波补偿电路退出运行,串联在电路中的限流电抗器Lfcl相当于大电阻来抑制系统短路冲击大电流,将短路电流水平限制在继电保护装置可靠动作又不至于损毁敏感负荷设备的范围之内。
-
公开(公告)号:CN205583618U
公开(公告)日:2016-09-14
申请号:CN201620180996.3
申请日:2016-03-09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单回路配电架空线路接线杆及其接线结构,属于配电线路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直线杆的一侧由高到低至少设置两个长度均不小于一倍漏电距离的挂线横担,并在各挂线横担的同侧均设置一个用于安装主回路导线绝缘子的安装孔和一个用于安装分支回路对应相导线绝缘子的安装孔,使主回路的三相导线布置在直线杆的同一侧,分支回路的三相导线垂直布置在直线杆的同一侧。本实用新型的接线杆结构简单,实现了在一基直线杆上完成分支下线,主回路和分支回路的三相导线均在直线杆的一侧布置,且分支回路三相导线为垂直布置,解决了配电线路由于导线布置不合理造成安全走廊宽度增加,无法满足与相邻建构筑物安全距离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03617721U
公开(公告)日:2014-05-28
申请号:CN201320610010.8
申请日:2013-09-30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H02J3/3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76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风力发电机组用低电压调控装置,包括固态开关、滤波电路、整流电路、有功消耗电路、第一大功率逆变器和第二大功率逆变器。本实用新型采用大功率电力电子变流器和固态开关安装在风机和电网之间,当电力系统发生临时短路故障而造成电网电压下降时,快速提供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支撑,以维持风机定子侧并网点电压恒定,从而保证风机不脱网且稳定并网运行。不仅解决了风力发电中存在的低电压穿越这一技术难题,而且起到稳定系统电压、抑制系统电压波动、提高电能质量的作用,同时降低网络损耗,增加风电厂发电,降低对风机设备的冲击,更能避免风电机组同时全部切除的情况;并且该系统三相完全独立控制,可有效应对对称和非对称故障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203607729U
公开(公告)日:2014-05-21
申请号:CN201320719394.7
申请日:2013-11-14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H02B7/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紧凑型35kV变电站,包括一个用于35kV出线的前构架和一个用于10kV出线的后构架,前构架上设置单回35kV出线,后构架上设置至少一回10kV出线;前构架和后构架之间设有主变压器和10kV主母线。本实用新型采用一个前构架和一个后构架形成的体系,完成了35kV、10kV的全部出线、连接线和母线及相关设备的安装设置,施工安装十分方便,大大缩短了施工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207512801U
公开(公告)日:2018-06-19
申请号:CN201721639770.6
申请日:2017-11-30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河南送变电建设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杆塔基础强度试验拉压一体连接装置,包括上连接体和下连接体,下连接体包括底座,上连接体包括压板,底座包括底板,底板上设置与地脚螺栓连接的第一安装孔,底板上设置支撑连接机构,支撑连接机构的上部设置压板,压板上设置与反力装置连接的第二安装孔,压板的中间对应支撑连接机构设置长孔,支撑连接机构的顶端穿过压板上的长孔与拉力装置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一个与杆塔基础地脚螺栓、拉力装置连接的底座和一块与反力装置连接的压板,组成一种能够同时满足杆塔基础试验中的抗拉、耐压两种施力方向完全相反的外力传递需要的连接装置,其结构合理、组装方便,有效规避因抗拉试验对地脚螺栓造成影响后连接装置无法拆卸的问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7468039U
公开(公告)日:2018-06-08
申请号:CN201721580637.8
申请日:2017-11-23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手动免维护简易吊装体系,它包括两列平行设置的纵向轨道,纵向轨道上均配设有轨道车;两列纵向轨道的下方设置有横向加载梁,横向加载梁上侧与两列纵向轨道的对应部位分别固设有加载梁上吊耳,加载梁上吊耳与轨道车之间设置有连接葫芦,连接葫芦的上吊装部与对应的轨道车连接,连接葫芦的下吊钩部与对应的加载梁上吊耳可拆卸式连接;横向加载梁的下侧还固设有加载梁下吊耳,加载梁下吊耳处连接有起吊葫芦。本实用新型以解决单轨吊轨道间重物吊运问题,提高轨道的使用效率,减小轨道的铺装量。(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4258290U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420294650.7
申请日:2014-06-04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H02H9/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智能变电站的直击雷保护生成系统,属于智能变电站设计技术领域。该生成系统包括数据采集单元、避雷针高度及保护宽度计算单元、避雷针高度调整判断单元、避雷针高度调整单元和防直击雷保护图绘制单元,避雷针高度及保护宽度计算单元根据避雷针的位置信号计算各位置上避雷针的高度及保护宽度,经避雷针高度调整判断单元的判断,对需要调整的避雷针数据进行调整,最后防直击雷保护图绘制单元根据避雷针的位置以及得到的所有避雷针的高度及保护宽度绘制防雷保护图。通过上述过程,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直击雷保护生成过程中数据离散性大以及防直击雷保护图绘制费时的问题,提高了智能变电站的防雷设计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03966121U
公开(公告)日:2014-11-26
申请号:CN201420294666.8
申请日:2014-06-04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变电站GOOSE虚端子产生系统,属于智能变电站保护装置GOOSE应用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变电站GOOSE虚端子产生系统包括图模库生成单元、配置图生成单元、二次拓扑图生成单元和虚端子映射单元,通过对虚端子接线中的信号逻辑进行功能归纳和提取,将智能变电站的逻辑拓扑和物理接线关联在一起,虚端子连接通过虚端子接线图的绘制进行设计和展示,很好地解决了智能变电站保护装置GOOSE信息无接点、无端子、无接线、设计难以表现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03964954U
公开(公告)日:2014-11-26
申请号:CN201420294079.9
申请日:2014-06-04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1D21/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智能变电站中支撑管形母线的力学参数测量系统,属于智能变电站配电装置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智能变电站中支撑管形母线的力学参数测量系统包括数据采集单元、参数测量单元和标准输出单元,数据采集单元的输出端与参数测量单元的输入端相连,参数测量单元的输出端与标准输出单元的输入端相连。通过参数测量单元对采集到的各种工况下支撑管形母线的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相应工况下支撑管形母线所承受的最大弯矩、弯曲应力以及管形母线的挠度和支撑绝缘子抗弯负荷,从而实现对支撑管形母线力学参数的测量,为智能变电站中管母与支撑绝缘子之间的安装提供了依据和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207442397U
公开(公告)日:2018-06-01
申请号:CN201721639769.3
申请日:2017-11-30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河南送变电建设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架输电线路防风偏拉索的拉力释放装置,包括与上部拉锁连接的夹板以及与下部拉锁连接的拉板,夹板为Y型结构,夹板包括U型端和一字端,夹板的一字端与上部拉锁连接,夹板的U型端上设置第一圆孔,拉板一端与下部拉锁连接,拉板的中部设置第二圆孔,拉板的另一端设置长圆孔,第二圆孔内设置固定螺栓,长圆孔与所述第一圆孔对应,长圆孔和第一圆孔内插入长杆螺栓,固定螺栓和长杆螺栓的两端均通过第一应力钢丝绑扎连接。本实用新型在大风情况下,输电线路防风偏拉索在达到设计极限拉力时,通过本装置进行拉力释放,避免辅材变形或拉索断裂。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组装方便,避免由于辅材变形引起的铁塔强度降低和拉索断裂、下垂引起的接地故障。(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