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186512A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2111506335.7
申请日:2021-12-10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6F30/28 , G06F30/17 , G06F113/08 , G06F113/1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舶润滑油管路流通能力及润滑油流量的计算方法,根据滑油系统管路各元件结构尺寸以及润滑油流动状态建立管路的流动阻力计算模型,并对低雷诺数下的流动阻力进行修正;定义润滑油管路流通能力的量化指标‑流量数,并提出流量数与润滑油流量的计算方法。针对船舶滑油系统计算默认管路阻力系数为定值,导致管路的流通能力不能满足实际要求的情形,运用本发明提出的方法对管路流通能力系数进行了修正,使滑油系统管路流通能力满足实际要求。本发明为船舶润滑油管路在低雷诺数流动状态下的流动计算提供了设计指导,对船舶动力系统安全正常运行具有非常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6247297B
公开(公告)日:2018-05-18
申请号:CN201610854300.5
申请日:2016-09-27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用旁通回收复合补水供汽系统,包括增压锅炉、蒸汽蓄热器、软水箱、减温减压装置、大气式冷凝器、大气式除氧器,增压锅炉的出口连接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第一支路上安装蒸汽蓄热器,第二支路上安装减温减压装置,减温减压装置的出口管路连接大气式冷凝器,减温减压装置的进口管路连接软水箱,大气式冷凝器连接大气式除氧器,软水箱连接大气式除氧器,增压锅炉通连接大气式除氧器,大气式除氧器连接第三支路和第四支路,第三支路连接蒸汽蓄热器,第四支路连接增压锅炉。本发明使船用供汽系统的运行摆脱了舰船水资源有限与不能及时补水的限制,改善了供汽系统凝水与补水响应特性,保证船用供汽系统充放汽过程的顺利进行。
-
公开(公告)号:CN104484552B
公开(公告)日:2018-04-03
申请号:CN201410668567.6
申请日:2014-11-20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船用二冲程低速柴油机扫排气量计算方法,本发明通过应用数学模型实时计算柴油机的扫气流量、排烟流量和换气过程不同阶段排出到排烟集箱中的气体量;通过利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并结合配气相位计算出单循环中自由排气排出的废气量、扫气过程的进排气量和后排气过程的排气量;根据船用二冲程低速柴油机的气缸数和转速进而得出扫气流量和排烟流量。本发明可快速、准确的预测扫气流量和排气流量,通用性强,为分析柴油机工作状态、提高柴油机性能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05811876B
公开(公告)日:2017-10-03
申请号:CN201610147556.2
申请日:2016-03-16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10/10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烟囱效应的聚光光伏发电系统散热器,包括烟囱、底板、聚光光伏发电系统、散热装置,烟囱的底部通过L型的连接部与底板相连,连接部的下端与底板相连,连接部的上端与烟囱相连,散热装置包括由翅片结构固定连接构成的六面体结构,散热装置通过连接件安装在烟囱里且位于烟囱的上部,聚光光伏发电系统包括三维黑体腔、太阳能电池板,三维黑体腔包括中部的圆柱体和两端的圆锥体,太阳能电池板渡在三维黑体腔的内表面上,三维黑体腔设置在翅片结构组成的六面体结构里。本发明能够解决现有技术自然循环冷却效果差,强制循环冷却消耗系统电能,以及新型冷却初期投资较大,成本高等问题。
-
-
公开(公告)号:CN103615555B
公开(公告)日:2015-09-30
申请号:CN201310690089.4
申请日:2013-12-17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F16K1/38 , F16K31/126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气动恒流量蒸汽调节阀,包括阀体、阀盖、阀杆、阀瓣,阀盖固定在阀体上,阀盖里设置通孔,阀体里设置进汽通道、出汽通道、阀瓣通道,阀杆穿过通孔并进入阀瓣通道里,阀瓣固定在阀杆的底端部,阀瓣通道与出汽通道相连通,进汽通道和阀瓣通道隔有阀瓣,当阀杆位于最下方位置时,阀瓣将进汽通道和阀瓣通道隔开,阀体内壁与阀瓣相接触的位置安装阀座,当阀杆向上移动后,进汽通道和阀瓣通道相连通,随着阀杆向上移动距离的增大,进汽通道和阀瓣通道相连通的流通面积增大。本发明阀芯开度可以根据阀门前后压力的变化进行自动调节,即流量不随压力的变化而改变。流量控制精确、拆卸维护方便,非常适合于锅炉系统的供汽管网中。
-
公开(公告)号:CN104537142A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410680664.7
申请日:2014-11-24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四冲程柴油机换气过程的热力参数计算方法,本发明基于柴油机系统的进气量等于气缸进气量与扫气量之和,以及与配气相位角排气阀门关闭时刻和进气阀关闭时刻气缸内进气容积,构建了四冲程柴油机进气过程柴油机系统进气量计算模型;利用四冲程排气过程特点,同时依据排气阀门开启时刻、进气阀门开启时刻的排气量,构建四冲程柴油机各排气过程结束时排气管热力参数计算模型;采用构建的模型即可获得柴油机换气过程的热力参数。本发明简单,实用性强,精确度高,与实际热力参数误差在3%以内。
-
公开(公告)号:CN104180689A
公开(公告)日:2014-12-03
申请号:CN201410421508.9
申请日:2014-08-25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内置全长扭带球突管式换热器,外壳的两端内壁上各安装有一个管板,外壳的一端顶部设置有热介质进口管,外壳的另一端底部设置有热介质出口管,内设置有水平隔板,一端顶部设置有冷介质进口管,底部设置有冷介质出口管,外壳的内部沿管径方向设置有多个折流板,折流板上下交错安装在外壳内壁上,使外壳内部形成从一端至另一端上下交错的气流通道,外壳内沿轴向设置多个管束,管束的两端均固定在管板的管板孔内,管束穿过折流板并被折流板所支撑,管束为内置全长扭带球突管束。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结合了粗糙表面强化和采用远壁面扰流元件两种强化换热方式,强化换热效应。
-
公开(公告)号:CN104111271A
公开(公告)日:2014-10-22
申请号:CN201410330777.4
申请日:2014-07-11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1N25/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船用蒸汽蓄热器的温度不均匀性测量装置,包括圆柱形横向摆放的船用蒸汽蓄热器筒体,内部下方安装有的水空间放汽集箱,水空间放汽集箱通过充汽管路与外部的旁通管路相连,船用蒸汽蓄热器筒体外部上方设有三个传感器、放汽管路,2个多点热电偶一端置于船用蒸汽蓄热器筒体内部,另一端伸出船用蒸汽蓄热器筒体并分别通过信号线连接外部的数据采集仪,其中一个热电偶置于水空间放汽集箱旁,另一个远离水空间放汽集箱,蒸汽蓄热器筒体上还设有水位计,蒸汽蓄热器筒体底部设有排水管路和排污管路,蒸汽蓄热器筒体还连接有补水管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装置简单,通过该装置可以更加方便、真实地呈现蓄热器内的温度分布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03698222A
公开(公告)日:2014-04-02
申请号:CN201310689845.1
申请日:2014-01-20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1N3/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锅炉壁温、应力测量装置及锅炉疲劳寿命测定方法,锅炉上锅筒外壁和内壁粘贴有热电偶和应变片,热电偶经引线接温度数据采集仪,应变片经引线接应力仪,其特征在于:设有导管,导管两端分别设有法兰(1)和法兰(2),法兰(1)与锅炉上锅筒的连接法兰密封连接;还设有套筒,套筒的底端设有法兰(3),法兰(2)与法兰(3)连接;法兰(3)上开有小孔,上锅筒内壁的热电偶和应变片引线穿过小孔,将法兰(3)和热电偶金属外壳焊接成一体实现密封;套筒上方接接线盒,上锅筒内壁的热电偶和应变片引线经导管、套筒进入接线盒。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