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050198B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111160015.0
申请日:2021-09-30
IPC: H01L31/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半导体材料的辐射热流调控器件及其应用,其包含相对设置的第一辐射体和第二辐射体,所述第一辐射体设有半导体材料层,所述半导体材料层含有本征半导体材料和载流子掺杂浓度小于1016cm‑3的掺杂半导体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第一辐射体的设置方式为悬空设置,或者所述第一辐射体包括含金属材料层的第一基底。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主要利用半导体材料内部载流子浓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导致的局域电磁态密度的变化来实现辐射热流的大幅度调控。本发明提供的辐射热流调控器件可以通过改变触发机制或是与其他部件进行组合的方式来实现热二极管、热三极管、热开关等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3095547B
公开(公告)日:2023-09-26
申请号:CN202110288897.2
申请日:2021-03-18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清华大学 , 沈阳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GRA‑LSTM‑ICE的短期风功率预测方法,为了提高短期风功率的预测精度,本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针对在风电场采集到的气象数据进行灰色关联分析(GRA),得到与风功率相关性较高的气象变量;其次,针对目前风功率短期预测精度较低的问题,基于长短期记忆(LSTM)神经网络建立风功率预测模型,提升风功率短期预测精度;最后,针对所得到的风功率预测结果,基于信息可信评估(ICE)技术建立风功率预测修正模型,进一步提升风功率短期预测精度。通过本发明的实施,能够大幅度提高短期风功率的预测精度,实现含高比例风电电网的经济和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6776546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537578.X
申请日:2023-05-12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Q50/06 , G06F119/08 , G06F113/04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分布式能源系统的整体建模求解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方法包括:根据分布式能源系统的非线性热量传输过程、电力传输过程以及电热转换过程构建热力系统的热量流模型和电力系统的潮流模型;获取分布式能源系统中吸收式热泵和电热泵的性能系数的初值、相变储热装置最大放热量的初值以及各设备的约束条件;基于热量流模型和潮流模型,采用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方法,考虑网络传输损耗,根据初值和约束条件计算分布式能源系统运行成本最小化时各设备的热功率和电功率;基于热量流模型,根据热功率重新计算性能系数和最大放热量。该方法实现分布式能源系统工况模型的高效、鲁棒求解,能够精确分析部件特性和系统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839536B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211352217.X
申请日:2022-10-3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北京鑫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电力调节的分体空调和冷水机组远端响应及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接收电力系统下发的电网调峰、调频的调节需求;获取分体空调和大型冷水机组的当前运行信息;根据调节需求和当前运行信息,生成相应的优化运行计划,进而生成新的考虑电网调节需求的控制指令;根据控制指令控制分体空调和大型冷水机组的运行状态,并据此结合预设修正模型进行运行状态动态调整。该方法通过在本地端空调端嵌入电力调节响应及控制模块,使海量空调负荷能够根据实际运行情况参与电力调节,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对配网可调节温控型空调、制冷负荷的可调节能力利用不充分的缺陷,从而实现对海量分散空调负荷的快速、准确感知与调控。
-
公开(公告)号:CN116581781A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310585356.5
申请日:2023-05-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模糊控制的预测修正电网调频控制方法及系统,涉及电网调频领域,方法包括:获取电力系统一次调频负荷扰动的频差;当频差小于零时,根据电力系统中各火电机组的主蒸汽压力偏差以及主蒸汽压力偏差变化率,采用修正因子预测模型,对各主蒸汽压力偏差以及主蒸汽压力偏差变化率下的火电机组的修正因子进行预测;根据各火电机组的预测修正因子,确定各火电机组的调差系数;基于各火电机组的调差系数,调整各火电机组的功率输出。本发明使用模糊控制器来对不同工作状态的机组进行出力调整,在不同状态下均能获得较好的响应结果,能够有效地稳定一次调频负荷扰动所造成的频差,提升了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751443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352323.8
申请日:2022-10-3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北京鑫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IPC: F24D19/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电力调节的空气源热泵远方终端响应及控制方法,包括:获取空气源热泵的运行工况、热负荷、耗电功率以及室内温度、采暖热水温度数据;根据预设的生产计划结合电力系统调峰、调频辅助需求与所述运行工况、热负荷、耗电功率以及室内温度、采暖热水温度数据生成功率调整计划;根据所述功率调整计划和预设的电力调节考核指标生成自动化指令;所述自动化指令在执行过程中通过多种途径改变空气源热泵的运行功率,生成调节结果;根据所述调节结果通过预设的修正模型进行动态规划调节修正所述需求响应计划,动态调整空气源热泵的运行功率。本发明解决现有空气源热泵难以实现兼顾电力辅助服务与自身安全节能舒适的耦合控制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190942B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110412438.0
申请日:2021-04-16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6F30/18 , G06F30/28 , F24D19/10 , F24F11/63 , G06F111/04 , G06F119/08 , G06F119/12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供热/冷系统虚拟储能能力计算方法、装置与电子设备,方法包括:根据供热/冷系统的结构,建立系统的热量流模型;根据供热/冷系统的实时量测信息,确定实时运行状态信息;求解供热/冷系统的热量流模型;根据热量流模型的求解结果,确定供热/冷系统虚拟储能量为0及虚拟能量储满的运行状态,计算瞬时储能功率极限以及瞬时放能功率极限;在任意预设的调节时长下,基于供热/冷系统的实时运行状态信息,根据管网中传热流体温度以及用户侧室内温度的上限约束条件和下限约束条件,求解供热/冷系统的热量流模型并优化;根据优化结果获取该调节时长下供热/冷系统的平均储能功率极限、平均放能功率极限以及储能容量、放能容量。
-
公开(公告)号:CN111598320B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010383961.0
申请日:2020-05-08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微能源系统调度方法,该方法包括:基于热力子系统传热约束与电力子系统潮流约束,考虑热量输运对能量转换装置效率如电热泵效率、太阳能集热器效率的影响,获取微能源系统运行优化模型;以混合整数线性规划为核心,依据能量转换装置效率与热力子系统质量流量,获取适用于微能源系统运行优化的分层迭代优化算法,替代鲁棒性较差的直接非线性优化问题求解。本发明实施例可实现微能源系统中多能转换与传输过程的整体建模,并能考虑热量输运过程对能量装换装置效率的影响,做出系统运行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2665244B
公开(公告)日:2022-06-21
申请号:CN202011470020.7
申请日:2020-12-15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 广东美的白色家电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阜新供电公司 , 清华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空气源热泵系统压缩机频率控制方法,解决在低环境温度下运行时低压过低或者压比过大导致压缩机易损坏的问题,系统实时检测蒸发器进盘温度T3并反馈给控制模块,压缩机启动运行一定时间TIMs0;当检测到T3<T3s并持续预设时间TIMs1时进入压缩机低压保护逻辑,电子膨胀阀开度按排气过热度或排气温度控制;当检测到T3>T3s+ΔT3s且持续预设时间TIMs2时,压缩机频率恢复自由调节;当压缩机低压保护逻辑持续运行预设时间TIMs3且仍然T3<T3s时,系统停机并记录一次故障HL;在停机后持续预设时间TIMs4,系统恢复启动;若在预设时间TIMs5内出现3次HL故障代码则系统锁死并显示故障。
-
公开(公告)号:CN113394814A
公开(公告)日:2021-09-14
申请号:CN202110615809.5
申请日:2021-06-02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阜新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计及热量品位的热电联产机组蒸汽流程灵活性改造后的模型构建方法和装置,其中,方法包括:构建机组电热耦合模型以及机组动态运行效率模型;基于所述机组电热耦合模型和所述机组动态运行效率模型确定不同蒸汽流程改造方式下机组电热耦合特性以及机组动态运行效率特性。本发明通过针对热电联产机组灵活性改造后的蒸汽流程,构建机组电热耦合模型以及机组动态运行效率模型,考虑了不同热量品位的蒸汽参与能量转换的具体过程及转换效率,模型中机组运行成本与具体运行工况而非电、热出力外特性一一对应,能够精确刻画不同蒸汽流程灵活性改造方式下机组调节灵活性的差异及运行效率随工况的动态变化。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