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783468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0785143.1
申请日:2024-06-18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J3/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异质调频资源的调频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应用于待调频电力系统,其中,所述待调频电力系统包括多个异质调频资源,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所述待调频电力系统中各所述异质调频资源的参数信息;基于所述参数信息对各所述异质调频资源进行象限分类,得到不同象限下的异质调频资源;获取各象限下的异质调频资源的调频资源特性,并根据各调频资源特性,对各象限下的异质调频资源进行一次调频处理。实现了能够确保电力系统中的异质调频资源的优势得到各自发挥,进而对电力系统的调频进行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8708870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701461.5
申请日:2024-05-31
Applicant: 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公司 , 清华大学
Inventor: 任晓龙 , 朱彧 , 徐飞 , 杨乐 , 杨熙载 , 王静 , 崔冰 , 郝玲 , 陈磊 , 雷卫 , 黎亦凡 , 郭一鸣 , 马琴琴 , 李胜磊 , 蒋伟强 , 庞冰瑶 , 霍勇博 , 王林楠 , 詹鑫睿 , 陈兴远 , 季怀招
IPC: G06F17/18 , H02J3/00 , G06F18/2321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改进聚类分析与非参数核密度估计的台区负荷概率统计模型构建方法,包括:获取电力负荷曲线,通过预设的负荷曲线迭代自组织数据分析聚类算法对所述电力负荷曲线进行聚类;基于电力负荷曲线聚类分析后得到各类负荷的聚类中心和负荷曲线;对每一类负荷曲线以设定周期为间隔选取负荷数据,采用非参数核密度估计的方法对每类负荷不同时间节点负荷值进行分析,得到负荷概率统计模型。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电网负荷概率模型不精准难以为配电网的运行和规划提供可靠依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117614A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410107134.7
申请日:2024-01-25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东北分部 , 清华大学
IPC: H02J3/24 , H02J3/14 , G06Q10/063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系统扰动的B系数设置方法及相关组件,该方法包括:确定各省的系统扰动系数;根据系统扰动系数设置B系数。本发明通过对B系数进行分配,在有效保证系统频率质量的前提下,引导该控制区公平合理的参与调节。
-
公开(公告)号:CN117748539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574551.4
申请日:2023-11-23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西北分部 , 清华大学
Inventor: 王智伟 , 陈磊 , 马晓伟 , 李祥涛 , 任景 , 马清元 , 刘鑫 , 闵勇 , 王文倬 , 徐飞 , 李武璟 , 苏彪 , 张亚刚 , 郭相阳 , 徐海超 , 谢醉冰 , 李鹏瀚 , 杨鹏 , 陈力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异质调频资源梯次参与一次频率调整的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多种调频资源特性,根据调频资源的特性进行分类,生成分类结果;基于所述分类结果根据调频资源的特征确定调频资源最佳的适用范围;基于调频资源最佳的适用范围设置不同的死区和调差系数,形成控制指令;通过所述控制指令在不同的调频阶段控制多种调频资源梯次进入工作状态。本发明解决了现有一次调频难以均衡调用多种调频资源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748461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548383.1
申请日:2023-11-20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Inventor: 韩子娇 , 陈磊 , 谢冰 , 蹇傲霖 , 孙广宇 , 闵勇 , 李家珏 , 纪昊含 , 那广宇 , 袁萌 , 窦文雷 , 徐飞 , 佟永吉 , 芦思晨 , 苏禹泽 , 宋卓然 , 朱洪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无内环式虚拟同步发电机虚拟阻抗的确定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确定多机电力系统中的有功功率扰动点,确定各个同步发电机内电势与有功功率扰动点的电气距离,以及各个无内环式虚拟同步发电机内电势与有功功率扰动点的电气距离;确定有功扰动值和各个无内环式虚拟同步发电机的有功支撑上限;根据电气距离、有功扰动值和有功支撑上限,确定无内环式虚拟同步发电机的虚拟阻抗,并基于虚拟阻抗对冲击有功功率分配进行优化,进而改善有功功率扰动后系统频率特性,提升多机电力系统的频率支撑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6454969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395355.4
申请日:2023-04-13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国家电网公司东北分部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火储联合一次调频控制方法和装置,包括:获取电网下达的功率考核因子和积分电量考核因子;基于所述功率考核因子、所述积分电量考核因子和火储联合机组的历史PMU数据,确定所述火储联合机组的一阶惯量时间常数阈值;基于所述一阶惯量时间常数阈值,对所述火储联合机组进行一次调频控制。本发明提供的控制方式,能使火储联合一次调频响应上层考核要求,进而使电力系统频率维持在合理区间,确保电力系统安全和用户的用电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6454944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396066.6
申请日:2023-04-13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国家电网公司东北分部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随机生产模拟的储能装置优化配置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风电出力与光伏出力历史数据,对风电出力与光伏出力历史数据进行分析得到风电功率波动量分布和光伏出力概率密度函数;根据风电功率波动量分布基于二阶马尔可夫链‑蒙特卡洛法抽样生成风电功率时间序列,根据光伏出力概率密度函数基于蒙特卡洛抽样的场景生成方法得到大规模原始场景,利用聚类算法对原始场景集进行缩减,得到代表性场景集;将弃风弃光率、供电可靠性作为机会约束,建立电力系统储能配置的随机规划模型;将随机规划模型转化为确定性的线性规划模型,得到储能装置的配置容量与配置功率。解决现有储能装置难以满足实际电力动态储能需求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361202A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111611646.X
申请日:2021-12-27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12/08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访存地址获取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涉及数据访存技术领域,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在执行对N层循环结构的访存操作的过程中,基于所述访存操作触发的第一循序请求,执行所述访存操作的第i层循环,i为1至N的正整数,N为正整数,所述第i层循环为所述N层循环结构中的任意一层循环;在执行所述第i层循环的过程中,从所述第i层循环对应的寄存器中读取所述第i层循环中第j次循环对应的地址偏移值,j为正整数,所述第j次循环为所述第i层循环中的任意一次循环;基于所述第j次循环对应的地址偏移值获取所述第j次循环的访存地址。本发明实施例能够提高多层循环结构的访存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054191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211551909.7
申请日:2022-12-05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IPC: H02J3/24 , H02P9/00 , H02P9/10 , H02P101/15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双馈风机频率响应特性评估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双馈风机的预设参数信息,包括控制参数、风机固有参数及稳态工作点处的运行参数;控制参数包括转速控制环参数和锁相环参数;风机固有参数包括双馈风机的转动惯量、阻尼系数及定子电抗;稳态工作点处的运行参数包括电网的稳态角频率值、双馈风机的有功功率的稳态值以及转子稳态速度值;将频率波动数据及获取的预设参数信息代入预先构建好的频率响应特性表达式,实现对双馈风机的频率响应特性的评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双馈风机频率响应特性评估方法及装置,实现了频率响应特性的实时化精准评估,并且,适应于各种工况的双馈风机频率响应特性的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5912627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351573.X
申请日:2022-10-31
Applicant: 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电力调节的冷热电联产远方终端响应及控制方法,包括:获取冷热电联产可控对象的发电、供冷、供热耦合运行计划数据;获取电网或微电网、台区智能终端下发的调峰、调频调节需求,根据预设的生产计划结合可控对象的发电、供冷、供热耦合运行计划数据生成功率调整计划;根据功率调整计划和预设的电力调节考核指标生成自动化指令;自动化指令在执行过程中通过多种途径改变可控对象的发电、供冷、供热耦合运行计划,生成调节结果;根据调节结果通过预设的修正模型进行动态规划调节修正所述需求响应计划,动态调整冷热电联产可控对象的发电、供冷、供热耦合运行计划。本发明解决了现有冷热电联产燃气利用率低、资源利用不充分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