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带信道测量的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1039497A

    公开(公告)日:2007-09-19

    申请号:CN200710098880.0

    申请日:2007-04-28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宽带信道测量的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包括:在发送机,产生宽带测量信号;对宽带测量信号进行上变频以产生射频信号;对射频信号进行功率放大;通过发送天线阵列中的一个或多个天线阵元以时分复用的方式将射频信号发送到接收机;在接收机,选择接收天线阵列中的一个或多个天线阵元以时分复用的方式来接收信号;对接收的信号进行下变频;和对基带信号进行相关接收处理,以得到信道响应;该方法还包括:在发送机,通过主控单元来控制宽带测量信号的类型、上变频信号的频段、发送功率以及对发送天线阵元的选择;和在接收机,通过主控单元来控制对接收天线阵元的选择、接收信号的频段以及进行相关接收处理所需的相关码以及数据存储等。

    一种应用感知导频信道汇集网络信息并向终端广播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996784A

    公开(公告)日:2007-07-11

    申请号:CN200610098943.8

    申请日:2006-07-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感知导频信道汇集网络信息并向终端广播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带外感知导频信道利用带外感知导频信道频点集合,同时在所述频点集合中的各个频点广播相同的带外网络信息;带内感知导频信道在现存的无线接入网的下行广播信道上为本小区广播带内网络信息,从而带外感知导频信道与带内感知导频信道构成联合导频信道网络架构,其中带外感知导频信道发射基站采用大区制覆盖,带内感知导频信道发射基站采用小区覆盖。本发明的方法为异构网络中的重配置终端提供及时、准确、全面的网络信息从而实现快速、优化的网络感知和选择性接入。

    单/多载波共融数字广播系统通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913396A

    公开(公告)日:2007-02-14

    申请号:CN200610152061.5

    申请日:2006-09-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单/多载波共融数字广播系统中通信方法,适用于同时存在单载波和多载波两种工作模式的数字广播系统。在发送端,由于系统分为单载波和多载波两种工作模式,不同的工作模式下对信号帧的结构要求不同。本发明中采用特定信号帧帧头,可以兼容单/多载波两种工作模式。在接收端,首先本地序列和接收到的序列进行相关运算,完成定时同步,然后根据单/多载波不同工作模式采用相应信道估计方法和均衡。

    一种降低小区间干扰的上行多用户导频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808961A

    公开(公告)日:2006-07-26

    申请号:CN200610002840.7

    申请日:2006-02-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低小区间干扰的上行多用户导频方法,其中:在小区内以无线资源调度的最小子载波资源块为单元,为用户分配不同数量的最小子载波资源块,使得小区内的用户的导频在频域上正交;其中在每个最小子载波资源块中的导频使用重复的常幅度-零自相关序列,并且在相邻小区之间使用不同偏移相位的常幅度-零自相关序列,使得小区间用户的导频在码域上正交。根据本发明,通过使用小区内频分、小区间码分保证用户导频的正交性,从而抑制小区间干扰、降低了系统的复杂度。

    用于无线射频识别系统电子标签的调制解调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790367A

    公开(公告)日:2006-06-21

    申请号:CN200510132857.X

    申请日:2005-12-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无线射频识别系统的电子标签调制解调方法,包括:在所述无线射频识别系统的读写器发送初始化命令时附加一个帧头,所述帧头包括分隔符、参考符号1、参考符号2、参考符号3和参考符号4;在所述无线射频识别系统的电子标签中产生频率为f0的本地时钟,对接收信号进行采样,并对每个符号长度进行计数;所述电子标签测量在参考符号1、参考符号2、参考符号3和参考符号4上采样的点数;根据参考符号1和参考符号2上采样的点数的关系,计算所述电子标签接收信号的符号‘0’速率和‘0’‘1’判决门限;根据参考符号2和参考符号3、参考符号4上采样的点数的关系,计算所述电子标签发射信号的符号速率;根据反向散射的原理,基于所述计算的电子标签发射信号的符号速率,将电子标签的本地信息回传给所述读写器。

    一种用于RFID系统的多电子标签检测防冲突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790366A

    公开(公告)日:2006-06-21

    申请号:CN200510132856.5

    申请日:2005-12-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RFID系统的多电子标签检测防冲突方法。根据本发明的基本构思,使用一个M+N位比特寄存器,利用高M位把标签分为子集;利用低N位的作概率均等的退避算法来读取子集中的标签,并通过高位和低位之间进位的巧妙处理,避免了冲突避让算法中因为时隙随机选择带来的分布不均匀的问题。在电子标签上实现该方法时(以寄存器为8位为例),如果在电子标签端配置1个8比特寄存器、1个1比特“0”、“1”随机数产生器和2个4位加减一计数器以及少量选择电路,就能实现最多达1048576个标签的仲裁。本发明的防冲突算法在保障完成基本功能的前提下,大大简化了电路复杂度和规模。本技术方案结构简单、复杂度低,非常适合在RFID系统中应用。

    基于环境散射体的通信感知一体化信道建模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20017195A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510158377.8

    申请日:2025-02-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环境散射体的通信感知一体化信道建模方法及装置,涉及通信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通信场景对应的第一信息和散射体影响因子,所述散射体影响因子用于:衡量环境散射体EO反射径对所述目标通信场景对应的目标信道的影响,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目标通信场景中EO的第一位置信息;根据所述散射体影响因子和所述第一位置信息,生成所述目标信道的至少一个参数;根据所述目标信道的至少一个参数,确定所述目标信道的信道系数。本发明的方案,解决了现有信道模型建模不准确的问题。

    基于波数域扩散宽度的超大规模MIMO快速近场波束训练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814095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849291.1

    申请日:2024-12-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波数域扩散宽度的超大规模MIMO快速近场波束训练方法,该方法包括:根据远场码本,获得基站阵列与用户终端之间的角度域信道响应;根据离散傅里叶函数对角度域信道响应进行内插,获得波数域信道响应;根据波数域信道响应,在波数域进行扩散区间检测,获得波数域的扩散区间;根据用户终端和基站阵列之间的第一角度与扩散区间的第一函数关系,获得第一角度的角度估计值;根据用户终端和基站阵列之间的第一距离与扩散区间的第二函数关系,获得第一距离的距离估计值;根据角度估计值和距离估计值,获得基站阵列与用户终端之间的目标码本。采用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近场波束训练可以降低训练的时间复杂度,提高计算精度,加快处理速度。

    一种基于电磁特性参数校准的电磁环境重构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727972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880450.4

    申请日:2024-12-19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电磁特性参数校准的电磁环境重构方法及装置,应用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其中,方法包括:获取预先构建的通信场景中的初始电磁特性参数;基于逻辑斯蒂混沌算法对所述初始电磁特性参数进行第一校准处理,得到参考电磁特性参数;基于模拟退火算法对所述参考电磁特性参数进行第二校准处理,得到目标电磁特性参数;基于目标电磁特性参数、散射体位置信息和发射信号强度得到对应的电磁场数据,并根据电磁场数据构建电磁环境。本申请结合了逻辑斯蒂混沌算法在初始阶段的快速探测优势和模拟退火算法的细化优势,实现了速度和精度的平衡,可以快速收敛到全局最优解,解决了当前无法高效、准确地校准电磁特性参数的问题。

    一种无线电缆构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9232206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452098.4

    申请日:2024-10-17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无线电缆构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根据初始传输矩阵、校准矩阵以及预编码矩阵进行RSRP测量,得到最大RSRP值信息;根据最大RSRP值信息对随机生成的初始估计传输矩阵进行优化,得到估计的第一传输矩阵;若确定第一传输矩阵中存在被正确估计的目标行向量,则将目标行向量的当前数量加一;若当前数量小于预设数量,则根据所有的目标行向量重新构建预编码矩阵,并返回执行第一步;若当前数量等于预设数量,则确定所有目标行向量组成的矩阵为目标传输矩阵;根据目标传输矩阵的逆矩阵,构建无线电缆。本申请可以仅用最大RSRP信息来估计传输矩阵,从而构建高阶MIMO DUT的无线电缆,显著简化了测量要求,支持全自动测试。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