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814636A
公开(公告)日:2010-08-25
申请号:CN201010167717.7
申请日:2010-05-06
Applicant: 惠州市亿能电子有限公司 , 北京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池组均衡控制领域,特别是一种电池组均衡控制装置及均衡控制方法。所述装置用于控制对由多于一个电池串联组成的电池组进行均衡,所述装置包括:用于判断电池组是否需要进行均衡的判断模块;用于对电池组进行均衡的均衡模块;电池组和判断模块分别与均衡模块连接;判断模块与均衡模块连接,用于控制均衡模块是否进行电池均衡,所述判断模块根据监测电池组的容量利用率,控制均衡模块是否对电池进行均衡。本发明采用电池组容量利用率作为判断电池组一致性的量化评价标准,通过对电池组容量利用率进行监测,实时监测电池组的一致性,能精确的对电池组进行电池均衡,从而提高电池组容量利用率,延长电池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1667665A
公开(公告)日:2010-03-10
申请号:CN200910192589.9
申请日:2009-09-22
Applicant: 惠州市亿能电子有限公司 , 北京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够满足快速更换分箱充电模式的电池管理系统,采用多通讯总线的集散式结构,支持快速更换分箱充电和整车充电两种充电模式,由主控模块、检测模块、手持设备等组成。在快速更换分箱充电模式下,车载电池进行地面分箱充电,电池管理系统能够完成电池电量检测、状态估算和充电控制,保证充电过程的安全性和高效性;另外电池管理系统还解决了电池组重新成组装车后的电池组容量和SOC估算、电池组匹配以及故障快速定位问题,确保重新成组装车的电池组能够正常工作。电池管理系统实现了快速更换分箱充电模式,简化了充电机的结构,完善了电池管理系统的控制和功能,提高了成组电池的一致性和车辆的运营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540297B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011244236.1
申请日:2020-11-10
Applicant: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交通大学
IPC: G01R31/367 , G01R31/385 , G01N23/20 , G01N23/225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安全测试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研究锂离子电池过充安全冗余边界的方法,包括:步骤1:对选定电池预处理;步骤2:对选定的第一锂离子电池开展过充热失控实验,记录第一锂离子电池在不同时刻的温度、电压和容量等,确定电池的安全防护边界;步骤3:对选定的第二锂离子电池拆解,制作分别包含第二锂离子电池正负极的半电池,一个正极半电池和一个负极半电池归一组,各组半电池分别过充至大于100%SOC的过充SOC点和热失控SOC点;步骤4:将步骤3过充的正负半电池拆解,进行电池材料表征分析;步骤5:结合半电池材料表征结果和第一锂离子电池基本性能测试结果,分析电池变化机理,共同确定电池的性能防护边界。
-
公开(公告)号:CN107878228B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1711011699.1
申请日:2017-10-26
Applicant: 北京北交新能科技有限公司 , 北京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实现动车组应急走行的新型辅助供电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动力电池、双向AC/DC变换器、充电机、蓄电池、辅助变流器、牵引变流器、逆变器、直流母线和三相交流母线。动力电池容量较大,电压等级较高。蓄电池容量较小,电压等级较低。本发明在动车组现有辅助供电系统中的三相交流母线上新增双向AC/DC变换器和动力电池。通过使用技术较成熟的双向AC/DC变换器,从而解决了动车组应急走行的问题。本发明采用中压接入,解决了高压系统电压过高和低压系统电流过大的问题。不但整个系统在应急牵引工况下具有较高的效率,而且方案简单、技术成熟,不需要对动车组原有辅助系统进行大幅度改造,容易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113884900A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111066744.X
申请日:2021-09-13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IPC: G01R31/37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元锂离子电池容量突变点预测方法,从已有的电池加速老化数据中提取与新的电池具有相同加速老化模式的迁移样本,用于训练机器学习模型,最终预测新的电池的容量突变点。锂离子电池容量突变点预测方法包括加速老化模式判断,迁移样本选择以及容量突变点预测。具体为从三元锂离子电池放电容量‑电压曲线,容量增量曲线,电压差分曲线的早期变化曲线上提取表征锂离子电池的健康状态的17个老化特征参数,然后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对锂离子电池的加速老化模式进行早期诊断,然后根据加速老化模式判断结果从已有的电池加速老化数据中进行样本选择,利用迁移样本训练机器学习模型,最终对新的电池进行容量突变点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2436202B
公开(公告)日:2021-10-15
申请号:CN202011141330.4
申请日:2020-10-22
Applicant: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交通大学
IPC: H01M10/44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止锂离子电池负极析锂的阶梯式电流充电方法,包括:S1、在商用电池上增加参比电极,制作三电极电池,并验证参比电极的有效性;S2、确定额定容量C0;S3、确定三电极电池的高敏感性模型参数;S4、根据高敏感性模型参数及通过厂商和文献获取的模型参数,建立高精度的电化学模型,确定析锂判据公式;S5、改变步骤S4中电化学模型的输入条件,确定满足析锂判据的最大可接受电流;S6、以最大可接受电流的90%作为充电控制的边界电流。本发明突破了传统经验选择,能够有效防止负极析锂,降低锂离子电池安全风险,提高充电效率,为锂离子电池优化充电领域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2285589B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2011061778.5
申请日:2020-09-30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 中车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R31/39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池系统熔断保护设计的递归分析方法,步骤如下:步骤1,对电池系统划分层级,确定各层级的保护对象;步骤2,确定电池系统设计使用电流上限Imax_s;电池单体设计使用电流上限Imax_c;各个层级设计使用电流上限Imax_i;从第1层级开始,重复步骤3‑5进行第i层级的熔断保护设计分析:步骤3,确定电池系统中第i层级的防护需求及相应的电流防护边界要求;步骤4,确定第i层级外短路电流大小等级;步骤5,确定第i层级熔断保护设计的上限和下限。本发明,针对电池系统内的不同层级及成组单元进行熔断保护分析,保证电池在遇外短路事故时不发生起火或爆炸事故,在规定情况下对电池性能实现有效保护,同时提高熔断器正常应用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436202A
公开(公告)日:2021-03-02
申请号:CN202011141330.4
申请日:2020-10-22
Applicant: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交通大学
IPC: H01M10/44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止锂离子电池负极析锂的阶梯式电流充电方法,包括:S1、在商用电池上增加参比电极,制作三电极电池,并验证参比电极的有效性;S2、确定额定容量C0;S3、确定三电极电池的高敏感性模型参数;S4、根据高敏感性模型参数及通过厂商和文献获取的模型参数,建立高精度的电化学模型,确定析锂判据公式;S5、改变步骤S4中电化学模型的输入条件,确定满足析锂判据的最大可接受电流;S6、以最大可接受电流的90%作为充电控制的边界电流。本发明突破了传统经验选择,能够有效防止负极析锂,降低锂离子电池安全风险,提高充电效率,为锂离子电池优化充电领域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9449541B
公开(公告)日:2020-09-01
申请号:CN201811123950.8
申请日:2018-09-26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IPC: H01M10/615 , H01M10/625 , H01M10/65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变频变幅交流低温自加热方法,包括:确定对锂离子电池寿命无影响的极化电压幅值范围,并根据此范围选取正弦交流极化电压幅值,根据正弦交流极化电压幅值与当前温度下电池内阻确定正弦交流电流幅值;在已选定的正弦交流极化电压幅值下,根据电池阻抗与频率的关系,通过产热功率与频率的关系计算得到当前温度下产热功率最大的频率;根据确定的幅值和频率,利用正弦交流电流信号对电池进行低温自加热;每隔一定温度,在保证恒定的极化电压幅值下,实时补偿正弦交流电流幅值,找到当前温度下的最佳加热频率,改变所施加的正弦交流电流信号的幅值与频率。本发明自加热速率快、对电池使用寿命无影响和加热温度均匀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11448468A
公开(公告)日:2020-07-24
申请号:CN201780093842.8
申请日:2017-08-18
Applicant: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 北京交通大学
IPC: G01R31/3842 , G01R31/39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检测电池组一致性的方法、装置以及系统。该用于检测电池组一致性的方法包括:对电池组进行充电以获取所采集的电池单体的充电数据;基于所获取的充电数据来生成容量增量关系曲线;根据所生成的容量增量关系曲线,确定出多个容量增量峰,并计算与相应的容量增量峰对应的参数;以及根据所计算的与相应容量增量峰对应的参数,来对电池组一致性进行检测。本发明所采用的上述方法、装置以及系统不需要额外的硬件或测试来检测电池单体,而是可以仅在正常充电过程中就能够实现电池组一致性进行检测和评价。因此,每当执行深度再充电时,可以定期执行电池组的一致性检测和评价。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