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芳砜纶纱线的加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154747B

    公开(公告)日:2012-07-18

    申请号:CN201110090249.2

    申请日:2011-04-11

    Applicant: 东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芳砜纶纱线的加工方法,包括:在前罗拉(3)后加装给湿装置(7)对纱线(5)进行给湿处理,0.5~1MPa高压水通过给湿装置(7)外部的入口(9)进入后在内壁上0.05~0.2mm的喷孔(10)处形成水雾,作用于通过的纱线(5);在导纱钩(4)正上方120~130mm处加装导纱器(4’),在导纱钩(4)和导纱器(4’)之间加装加热装置(8)对纱线(5)进行加热处理。本发明的加工方法只需将传统环锭纺设备加装给湿装置和加热装置,操作简单,适合规模化生产;本发明获得芳砜纶纱线既克服了传统芳砜纶纱线容易产生“小辫子”的缺点,又能够改善后道芳砜纶纤维产品的布面匀整性,提高最终产品的附加值。

    一种周期性涤纶和粘胶混纺纱的加工装置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86302B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010207718.X

    申请日:2010-06-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周期性涤纶和粘胶混纺纱的加工装置及其方法,后罗拉(7)之后设置有第二附加喂入罗拉(5)、第一附加喂入罗拉(3),所述的第二附加喂入罗拉(5)、第一附加喂入罗拉(3)上分别在粗纱经过处设置有凹槽结构(11),并且分别于连接有伺服电机及其控制器(4、6)。步骤:a.两根粗纱同时喂入;b.第一附加喂入罗拉(3)转动时,该处的粗纱进入牵伸系统牵伸、加捻成纱,同时,第二附加喂入罗拉(5)停止转动,该处的粗纱静止;第一附加喂入罗拉(3)停止时,该处的粗纱静止,同时,第二附加喂入罗拉(5)转动,该处的粗纱进入牵伸系统牵伸、加捻成纱。本发明可解决现有技术中涤粘混纺纱线结构多元化的问题。

    一种纺织品消臭性能的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07545A

    公开(公告)日:2012-06-20

    申请号:CN201110297789.8

    申请日:2011-09-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纺织品消臭性能的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包括气袋、气袋阀门、连接管、玻璃管、气体控制器,所述的气袋为矩形外框架,其中三条边密封,另一边用密封条密封;所述的气袋中放置待测纺织品;所述的气袋设有一气袋阀门;所述的气袋阀门通过连接管与玻璃管前端相连;所述的玻璃管后端通过另一连接管与气体控制器相连。本发明能对待测气体进行快速检测,准确、高效地测得待测气体的浓度,能对纺织品消臭性能进行可靠的测定,提供及时而准确的现场检测数据。

    二元结构的涤纶和粘胶混纺纱的加工装置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99734B

    公开(公告)日:2012-05-23

    申请号:CN201010207700.X

    申请日:2010-06-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元结构的涤纶和粘胶混纺纱的加工装置及其方法,后罗拉(11)前部固定有三口集合器(5),所述的后罗拉(11)和中罗拉(12)之间,靠近后罗拉(11)处固定有V形开口集合器(10),所述的三口集合器(5)在其前、中、后部分别有一个开口,前、中部的开口结构相同,为中间是中间入口(8),外圈为两侧入口(6、7),三个入口(6、7、8)的上方分别有开口,后部的开口结构为V形、下方有圆形孔出口(9);所述的V形开口集合器(10)为矩形,中部有V形凹槽。本发明可解决现有技术中纤维混合不可控的问题。

    一种竹节纱线的加工方法
    7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154745B

    公开(公告)日:2012-05-09

    申请号:CN201110072623.6

    申请日:2011-03-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竹节纱线的加工方法,包括:采用独立的粗纱喂入系统,粗纱(12)在第一喂入罗拉(9)和第二喂入罗拉(10)的作用下与纤维须条(11)并合;喂入纤维离开第一喂入罗拉(9)后受到气流作用,与网眼罗拉(1)上的纤维须条并合后经过输出罗拉后加捻成竹节纱。本发明方法简单,成本低,适合于工业化生产;通过改变粗纱喂入量实现细纱上竹节变化,由于采用了竹节与基纱的分离,不仅竹节的大小变化更加灵活,同时能够采用不同原料的粗纱,使竹节成分与基纱成分呈现不同的效果,最终在布面上除了竹节外观效果外,还能实现色彩的变化和功能的变化。

    一种紧密赛络纺纱线的加工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115930B

    公开(公告)日:2012-05-09

    申请号:CN201110090250.5

    申请日:2011-04-11

    Applicant: 东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紧密赛络纺纱线的加工其装置,包括:后罗拉(8)、中罗拉(9)、前罗拉(10)、导纱钩(11)以及须条引导装置(7),其中所述的须条引导装置(7)与机架固定连接,其包括第一入口(4)、第一入口(5)和出口(6);第一粗纱(1)和第二粗纱(2)经过后罗拉(8)、中罗拉(9)、前罗拉(10)完成牵伸后,分别进入须条引导装置(7)的第一入口(4)和第二入口(5),并在出口(6)处汇合成细纱(3)。本发明的加工装置只需在传统的赛络纺纺纱装置通过加装须条引导装置,操作简便;所获得的赛络纺纱线与传统赛络纺纱线相比毛羽更少,同时单股捻度更多。

    一种染整技术数据库管理和应用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262755A

    公开(公告)日:2011-11-30

    申请号:CN201110222542.X

    申请日:2011-08-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染整技术数据库管理和应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为:将染整技术按前处理、染色、印花和后整理分成四大部分,对每一部分按主要工艺及用剂设关键点,将每一点的工艺过程、技术参数等嵌入数据库;定时将染整新信息进行网上交流;设立平台与企业家就染整技术进行交互交流。通过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企业与高校及科研院所之间能够进行及时、有效的交流,企业在实际生产中所遇到的问题能够得到解决,而高校及科研院所的新技术也能够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及时转化为新的生产力。

    一种起绒面料的加工方法
    7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121157A

    公开(公告)日:2011-07-13

    申请号:CN201110072648.6

    申请日:2011-03-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起绒面料的加工方法,包括:(1)将棉纤维放入等离子处理设备,在0~-0.075Mpa真空条件下,处理1-7min;(2)将处理后的棉纤维纺成喷气涡流纺包芯纱,其中长丝预牵伸倍数为1.8~2.2倍,喷嘴压力P=0.42~0.68Mpa、纺锭距离L=12~15mm、V=360~390m/min,车间温度为25~28℃、相对湿度控制在55~65%;(3)将所得的喷气涡流纺包芯纱织成织物后,起绒前在烘干设备中进行预定形锁定处理,处理温度设置为80~120℃、处理时间1~2min。本发明的方法简单,适合于工业化生产;克服了传统起绒面料使用过程中易掉毛的缺点,同时有效提高面料的穿着舒适性。

    一种多元结构复合纱线的加工装置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956258A

    公开(公告)日:2011-01-26

    申请号:CN201010265458.1

    申请日:2010-08-27

    Applicant: 东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元结构复合纱线的加工装置及其方法,包括后罗拉(4)、中罗拉(5)及前罗拉(6),所述的后罗拉(4)、中罗拉(5)及前罗拉(6)从前至后顺次排列,所述的中罗拉(5)和前罗拉(6)一侧设置有导丝轮(8)和定位装置(9),导丝轮(8)在前,定位装置(9)在后,所述的前罗拉(6)后设置有导纱器(10),所述的导丝轮(8)之前设置有导丝杆(7),所述的导丝轮(8)表面带有刻槽(12),所述的定位装置(9)设置有定位槽(13)。本发明可解决现有技术中复合纱线品种较为单一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