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19178349U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223272984.8
申请日:2022-12-07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熔盐储热系统,包括熔盐存储罐、熔盐供应罐、虹吸管、熔盐泵、压力平衡管和再循环管,熔盐供应罐的最高液位低于熔盐存储罐的最低液位,熔盐存储罐的容量大于熔盐供应罐的容量,虹吸管连通熔盐存储罐与熔盐供应罐,压力平衡管连通熔盐存储罐与熔盐供应罐,熔盐泵设置于熔盐供应罐顶部,再循环管上设置有第二关断阀和第二调节阀。由此,通过熔盐存储罐和熔盐供应罐将熔盐储罐的存储功能和供应功能分开,既可以满足大容量储热的要求,又可以避免采用长轴熔盐泵,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长轴熔盐泵运行振动超标、运行不稳定的难题,而且降低设计、加工制造的难度和成本,提高了熔盐储热系统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208295890U
公开(公告)日:2018-12-28
申请号:CN201820908483.9
申请日:2018-06-11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参数燃煤电厂热力系统。该热力系统包括凝汽器、凝结水泵、锅炉、汽轮机、回热系统以及连接组件,锅炉包括锅炉水冷壁、锅炉过热器受热面、锅炉一次再热器受热面以及锅炉二次再热器受热面;汽轮机包括超高压缸、高压缸、中压缸和低压缸;回热系统包括低压加热器、除氧器和高压加热器;回热系统与锅炉通过主给水管道连接;热力系统还设有一BEST机;组件包括主蒸汽管道、一次高温再热蒸汽管道、二次高温再热蒸汽管道、高温再热蒸汽联箱、管道接头、高温过热器出口段、一次高温再热器出口段以及二次高温再热器出口段。利用本实用新型的热力系统,在建设成本相对增加不多的条件下,发电煤耗能进一步降低。
-
公开(公告)号:CN204456987U
公开(公告)日:2015-07-08
申请号:CN201520039513.3
申请日:2015-01-20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与侧煤仓合并高位布置的前置汽轮发电机房,所述机房包括:锅炉、侧煤仓间、除氧间、第一汽轮发电机、第二汽轮发电机和脱硝钢架;其中,在所述侧煤仓间近端相邻一侧设置除氧间,在所述除氧间相邻一侧设置汽机房,所述汽机房中设有第二汽轮发电机,所述第二汽轮发电机设有高压缸、中压缸、低压缸、低压加热器及除氧器、凝汽器和凝结水泵和第一发电机;并且在所述侧煤仓间上设置侧煤仓框架,在所述侧煤仓框架的上部设置一前置机房,而所述侧煤仓框架的下部与侧煤仓间相连,所述前置机房中设有第一汽轮发电机。本实用新型减少前置机组的占地面积,节约高温高压管道,并且能够大幅降低高温管系投资,提高正常运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22615414U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21487138.4
申请日:2024-06-27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耦合熔盐储能顶峰运行的火力发电系统,其包括:燃烧锅炉,其产生高温、高压的主蒸汽;汽轮机高压缸,主蒸汽进入汽轮机高压缸内做功后,再回到燃烧锅炉中进行一次再热,以形成一次再热蒸汽;熔盐储能系统,一次再热蒸汽进入熔盐储能系统中为其进行供热并使之储能后,再次回到燃烧锅炉中进行二次再热,以形成二次再热蒸汽;汽轮机中压缸,二次再热蒸汽进入汽轮机中压缸内做功后进入汽轮机低压缸继续做功,汽轮机高压缸、汽轮机中压缸以及汽轮机低压缸同轴驱动主汽轮发电机组进行发电;凝汽器,二次再热蒸汽经汽轮机低压缸排汽后进入凝汽器中形成凝结水,而后再进入燃烧锅炉。
-
公开(公告)号:CN218348686U
公开(公告)日:2023-01-20
申请号:CN202222070595.0
申请日:2022-08-08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瓦斯掺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煤矿低浓度瓦斯同煤粉锅炉掺烧装置,包括依次相连接的矿井瓦斯抽采泵站、一次掺混装置和瓦斯送风机,所述瓦斯送风机通过瓦斯输送管道与二次掺混装置相连,所述二次掺混装置得到的冷二次风进入空预器,所述空预器出来的热二次风通过燃烧器进入锅炉。本实用新型的瓦斯气体经一次掺混后,浓度在3%以下,适于大规模输送;在电厂区域,经二次掺混后浓度至0.5%以下,送入二次风经空预器加热后燃烧,对锅炉本体影响不大,符合防爆、安全输送、稳定燃烧要求;经加热后的瓦斯气体,在煤粉锅炉约1400℃的燃烧温度条件下,可以很容易燃尽,并利用瓦斯气体的能量替代部分燃煤,具有良好的节能收益。
-
公开(公告)号:CN215411905U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120553621.8
申请日:2021-03-18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苏州吴中综合能源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泥处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干化机高位布置的污泥干化焚烧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湿污泥卸料间、湿污泥接收间、湿污泥储存间、湿污泥干化间和焚烧炉,所述湿污泥干化间布置在湿污泥接收间和湿污泥储存间的上方,所述湿污泥干化间通过干污泥刮板输送机与焚烧炉连接,所述干污泥刮板输送机水平设置,且干污泥刮板输送机的出料口不低于焚烧炉的进料口。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干污泥刮板输送机系统运行故障率高的根本问题,检修维护方便,系统运行效率、经济性、安全性和可靠性大幅提高;同时干化机布置时充分利用污泥卸料、接收和储存间的框架结构,将污泥接收间、储存间和干化车间合并布置,控制了土建结构投资,具有较好的投资收益。
-
公开(公告)号:CN215057619U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2120553469.3
申请日:2021-03-18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苏州吴中综合能源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固体废弃物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污泥干化焚烧耦合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的系统,包括供气单元,污泥干化单元和集气单元,所述供气单元将天然气分别供给污泥焚烧炉和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所述污泥干化单元利用污泥焚烧炉蒸汽和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的供热蒸汽对污泥进行干化,同时将污泥干化后的凝结水分别送至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的凝结水系统和污泥焚烧给水系统,所述集气单元收集污泥干化单元的气体,并将收集到的气体送入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的燃烧室。本实用新型能够节省污泥干化焚烧的占地面积,降低污泥干化焚烧的投资及运行成本,减少一次能源的消耗,实现工质的循环利用,减少重复建设,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208332308U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820963627.0
申请日:2018-06-21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电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燃煤污泥耦合发电系统。上述燃煤污泥耦合发电系统包括锅炉、污泥输送泵和捞渣机;锅炉的底部连接有渣井,且渣井上开设有污泥排入口,污泥输送泵通过污泥排入口与渣井连通;捞渣机用于将渣井内的污泥和干渣送到干渣机的进料口处,且干渣机的出料口与煤斗的进料口连接,且煤斗的进料口还正对输煤皮带的出煤端;煤斗的出料口与磨煤机的进料口连通;磨煤机的出料口与锅炉的进料口连通,锅炉的烟气出口与除尘器的烟气进口连通,除尘器的烟灰出口与灰库的入口连通。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燃煤污泥耦合发电系统节约了能源,降低了水耗,更加环保,还可实现能源再利用。(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4404211U
公开(公告)日:2015-06-17
申请号:CN201520026118.1
申请日:2015-01-14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国电浙江北仑第一发电有限公司
IPC: F23K1/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扩容后的火力发电厂制粉系统,包括多台煤斗、多台给煤机和多台磨煤机,该多台煤斗中的一台煤斗包括一个进煤口和两个出煤口,该一个进煤口用于接收煤,该两个出煤口分别给两台给煤机供煤,且该两台给煤机分别给两台磨煤机供煤。通过本实用新型可以解决机组扩容后由于耗煤量增加造成的制粉系统需要扩容的问题,而且在不影响运行及检修模式的情况下投资最低。
-
公开(公告)号:CN222437953U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21038376.7
申请日:2024-05-14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上海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提升锅炉效率的氨气加热系统,包括燃烧锅炉,设置于燃烧锅炉中的氨气燃烧器,与燃烧锅炉烟气出口连通的空气预热器,及沿烟气流动方向依次与空气预热器连通的除尘器、脱硫吸收塔和烟囱;还包括至少一组烟气冷却器、闭式循环的热媒水系统以及氨气供给系统;若干烟气冷却器连通设置于烟囱的上游,且用于为热媒水系统供热;氨气供给系统中供给的氨气经热媒水系统加热后进入所述氨气燃烧器中燃烧。本实用新型考虑到氨气具有危险性,为避免氨气的泄漏,本实用新型设置了热媒水循环系统作为能量传递的媒介,避免了氨气管道与烟气直接接触可能引起的管道腐蚀及磨损问题,从而避免了氨气泄漏的问题,提高了整个系统的安全可靠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