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及热/pH敏感的有机-无机复合微球载体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39410B

    公开(公告)日:2015-01-28

    申请号:CN201310158984.1

    申请日:2013-05-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荧光及热/pH敏感的有机-无机复合微球载体的制备方法,该载体结构以接枝了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的羧甲基壳聚糖微球为本体,内部交联了多孔硅纳米粒子,该纳米粒子中包封了无机量子点,形成了以负载了量子点的多孔硅纳米粒为核,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接枝的羧甲基壳聚糖为壳的复合微球载体。该载体可负载抗癌药物在聚合物壳层凝胶网络中,在特定的温度和pH下有序地释放药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亲水性和生物相容性,可实现对抗癌药物的可控封装与释放,且具有荧光示踪功能,在缓释材料、药物载体、催化剂载体及分离剂等生物、医药及功能材料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一种溶浇/淋洗法制备多孔聚乳酸材料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10901A

    公开(公告)日:2014-07-09

    申请号:CN201410135945.4

    申请日:2014-04-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溶浇/淋洗法制备多孔聚乳酸材料的方法,将研磨筛选的盐颗粒平铺于容器底层,形成厚度为1-5毫米的致孔层;将分子量3万-60万的聚乳酸颗粒加入到溶剂中得到浓度为0.05g/L-10g/L溶液;缓速浇入致孔层中,之后在通风状态下自然风干,得到的聚乳酸/致孔盐层复合体;经过热处理及淬火/退火后置于极性溶剂中,浸泡冲洗24-72小时,淋洗去复合体中的致孔剂,再经过冷冻干燥,或常温真空干燥2-6小时,得到拥有不同结晶度的多孔聚乳酸材料。本发明利用盐粒子的耐高温特性,加入热处理工艺在不影响制孔性能的前提下,调节结晶度,得到了不同物理、机械性能的组织工程支架,可用于特定的组织工程实验。

    一种由丙交酯混药聚合获得载药聚乳酸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10857A

    公开(公告)日:2014-07-09

    申请号:CN201410135966.6

    申请日:2014-04-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由丙交酯混药聚合获得载药聚乳酸的方法,在丙交酯开环聚合反应之前加入对聚合反应惰性的药物,然后在聚合条件下进行丙交酯开环聚合制备聚乳酸,聚合结束后得到药物组份负载于聚乳酸树脂中的载药材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在预载药方案中采用物理共混的方法,既保证了药性的稳定,也提高了载药分散性能和载药量,缓释的速度和浓度还可以根据药品添加份数和改性聚乳酸的降解行为来调节。

    一种时空匹配型超支化聚醚组织工程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709413A

    公开(公告)日:2014-04-09

    申请号:CN201310632666.4

    申请日:2013-12-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时空匹配型超支化聚醚组织工程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组织工程材料是含有疏水性超支化聚醚(HP)部分和亲水性的链端甲氧基聚乙二醇(mPEG)部分的两亲性超支化聚醚材料,链中含有可生物降解的酯键、氨酯键、硅酯键、硫酯键等,可以采用氨酯键法或是酯键法制备得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简单易行,可工业化生产,通过调节聚合物各组成部分的性质可制备得到具有不同降解速率的超支化聚醚材料,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能,用于时空匹配的组织工程材料会得到广泛的应用。

    负载金纳米簇和抗癌药物的脂质体温度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599070A

    公开(公告)日:2014-02-26

    申请号:CN201310609030.8

    申请日:2013-11-26

    Inventor: 万锕俊 桂日军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负载金纳米簇和抗癌药物的脂质体温度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以二硫辛酸为保护剂,氯金酸为原料,硼氢化钠为还原剂,采用微波热解法水相制备出近红外发射的荧光金纳米簇;2)用氯仿与甲醇的混合溶剂溶解卵磷脂和胆固醇,旋转蒸发溶剂制得薄层磷脂干膜,然后用金纳米簇悬浊液和抗癌药物水溶液溶解,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法孵化,制备出内水相负载金纳米簇和抗癌药物的脂质体悬浊液。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方法简单,成本较低,制备的脂质体药物载体具有光致热敏性,荧光强度的温敏性,可发展成一种新颖的基于脂质体药物载体的温度荧光探针,对于其它药物载体的制备及应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叶酸偶联羧甲基壳聚糖纳米粒作为光控释放NO载体的制法

    公开(公告)号:CN103520720A

    公开(公告)日:2014-01-22

    申请号:CN201310492713.X

    申请日:2013-10-18

    Inventor: 万锕俊 桂日军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叶酸偶联羧甲基壳聚糖纳米粒作为光控释放NO载体的制法,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首先,羧甲基壳聚糖与叶酸发生偶联反应生成羧甲基壳聚糖-叶酸偶联物;然后,该偶联物在Roussin粗苏打钠盐(RBS)存在下发生物理交联生成负载此钠盐的偶联物纳米粒,即羧甲基壳聚糖-叶酸-RBS复合纳米粒。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方法简单,快捷、成本低,制备产物具有生物相容性,偶联了药物载体主动靶向因子叶酸,负载了光照释放一氧化氮的供体,该产物可发展为兼具叶酸受体靶向和细胞内光控释放一氧化氮功能的纳米粒载体,本发明将为高效的壳聚糖药物载体和其它纳米载药体系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发展方向。

    一种温度、pH及磁场三重敏感性的复合微凝胶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42494A

    公开(公告)日:2013-08-14

    申请号:CN201310202415.2

    申请日:2013-05-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温度、pH及磁场三重敏感性的复合微凝胶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首先,以硫醇为稳定剂,采用共沉淀法使混合的二价/三价无机铁盐在碱性水溶液中水解,制得具有超顺磁性的纳米四氧化三铁微粒;然后,以N-异丙基丙烯酰胺为温敏单体,甲基丙烯酸为pH敏单体,在引发剂、交联剂和表面活性剂的共同作用下发生沉降聚合反应,制得具有温度、pH及磁场三重敏感性的磁性纳米四氧化三铁被包覆的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复合微凝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设计合理、工艺可行、操作简单、反应易控制等优点,且制备产物具有三重敏感性,可在药物控释、化学分离等生物医用材料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一种硫化银量子点-壳聚糖纳米复合物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24654A

    公开(公告)日:2013-07-31

    申请号:CN201310158981.8

    申请日:2013-05-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硫化银量子点-壳聚糖纳米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在室温下将一定量的壳聚糖或其衍生物溶于去离子水中,制得浓度为1-20mg/mL的壳聚糖或壳聚糖衍生物水溶液;在室温搅拌条件下向壳聚糖或壳聚糖衍生物水溶液中依次加入螯合剂和水溶性银盐,搅拌反应5-20分钟;在步骤(2)得到的产物中加入碱金属硫化物和羧基化合物,搅拌反应5-20小时;将反应产物用水透析、离心,相继用无水甲醇和乙醚洗涤,在室温下真空干燥得到硫化银量子点-壳聚糖纳米复合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简单易行的方法制备了一种具有近红外荧光成像功能的纳米复合物,可用于生物荧光成像或作为荧光探针,生物相容性好,无生理毒性,在生物医药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种可程序释药的偶氮苯衍生物载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3028115A

    公开(公告)日:2013-04-10

    申请号:CN201210529622.4

    申请日:2012-12-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程序释药的偶氮苯衍生物载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载体化合物的偶氮苯及其衍生物一端连接胆固醇基团,另一端连接含氮杂环基团,其化学结构式如下:式中,R为烷基、芳环基或者H,R’为C1~3的烷基或者H,n=1或者2,x=2~10。其制备方法是:经重氮偶合、取代、酯化和氮烷基化等一系列反应。该新型偶氮苯衍生物可用于程序性释药载体和其他光敏感或温敏感的刺激响应性材料方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方法简便易行,制得的化合物可用于程序性释药载体,以及用作其他光敏感、温敏感等刺激响应性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一种高性能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原丝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277645B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1110218704.2

    申请日:2011-08-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性能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原丝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少量超高分子量聚丙烯腈树脂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得到聚丙烯腈稀溶液;(2)将一定量的常规分子量聚丙烯腈聚合体溶解于超高分子量聚丙烯腈稀溶液中得到聚丙烯腈纺丝原液;(3)采用干湿法纺丝的方法得到初生聚丙烯腈原丝;(4)初生原丝经水洗拉伸、二级热水拉伸、干燥致密化和饱和蒸汽拉伸制得高强度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原丝。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以实现制备强度高、模量高、取向度高、纤度小的优质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原丝。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