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567002A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1010619124.X
申请日:2010-12-29
Applicant: 上海邮电设计咨询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9/44
Abstract: 一种电信增值业务开发环境中转换代码的方法,包括利用计算机实现从XML描述的业务流程文件到Java文件转换的过程,在过程中,利用模板方式实现XML描述的业务流程文件和Java文件间的映射,模板分为组件模板和业务流程文件模板,组件模板对应于业务流程文件中各组件的代码转换映射,业务流程文件模板对应于整个业务文件的代码转换映射。通过组件映射机制完成业务流程文件中各组件到Java文件转换。再利用业务流程文件模板将组件Java文件封装成通用Java文件,可在Java文件中修改具体语句实现特殊功能和更为复杂的业务逻辑流程,既简化了工作复杂度又不改变原有组件功能结构。实现业务文件在不同运行平台下被执行的可能。
-
公开(公告)号:CN101945023A
公开(公告)日:2011-01-12
申请号:CN200910054442.3
申请日:2009-07-06
Applicant: 上海邮电设计咨询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基于波分复用技术的城域网络系统,由波分复用设备和IP城域网构成,波分复用设备以IP为核心,波分复用设备部署在所述的IP城域网的核心、骨干、汇聚节点和接入节点,IP城域网中的路由器直接与波分复用设备波长相连,路由器通过波分复用耦合器直接连至波分复用光纤。从光层上采用1+1光通道保护、二纤双向光通道共享保护环、二纤双向光复用段保护环和子网连接保护。从光层上以采用1+1光通道保护、1+1复用段保护和基于OTS的1+1线路保护,在电层上提供子波长保护。通过指定波长作旁路或直通连接在IP层完成网络的业务工程。
-
公开(公告)号:CN101621394A
公开(公告)日:2010-01-06
申请号:CN200810039939.3
申请日:2008-06-30
Applicant: 上海邮电设计咨询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用于话务数据处理的容灾系统,由一个主运行系统和一个备份系统构成,主运行系统和备份系统之间设置有同步专线,备份系统与主运行系统具有相同的内部软硬件结构和外部网络连接,主运行系统是实际运营系统,备份系统与主运行系统保持同步运行。主运行系统在正常处理数据时,生成同步信息,传送给备份系统,备份系统接收同步信息并按此信息执行处理流程,但不下发结果。主运行系统发生系统故障或灾难后,备份系统暂时接管生产,采集的数据经处理后下发文件到外部网络中。本发明通过应用系统嵌入处理流程的方式实现容灾,所传输数据大大减少,对带宽的需求远远小于基于智能存储底层复制的容灾方式,备份系统与主运行系统可在很短时间内完成切换。
-
公开(公告)号:CN115766878B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211223521.4
申请日:2022-10-08
Applicant: 上海邮电设计咨询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4L67/61 , H04L67/62 , H04L41/0896 , H04L67/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面向算力枢纽的数据传输方法、系统、介质及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城市内部数据中心扫描到的对应待传输文件的传输任务;将传输任务拆分成多个子任务,并按照链路分配规则将每一子任务分别分配至不同的链路,以通过不同的链路,实现将传输任务同步至国家算力枢纽节点集群;反馈任务应答至城市内部数据中心,以使城市内部数据中心向国家算力枢纽节点集群传输待传输文件;本发明提供的算力枢纽数据传输方法能够为各算力枢纽节点间应用信息传输提供差异化的控制和保障,保障重点业务免受大数据量低优先级业务冲击,实现各系统数据交互有序、可控,保障算力枢纽承载各应用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9420756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371756.7
申请日:2024-09-29
Applicant: 上海邮电设计咨询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4L67/1004 , H04L67/1021 , H04L9/40 , G06F9/50 , G06F21/62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算力调度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涉及数据处理领域,包括:每到达预设时间点,获取第二地理区域内的每一接收服务器的接收信息,以得到接收服务器信息列表JF;若第一地理区域内的目标发送服务器生成当前待处理任务,获取对应的目标数据类型列表DL;根据JF、DL和预设的匹配方法,得到对应的第一关键服务器列表YF;若YF不为空,则根据YF和预设的第一确定方法确定第一目标接收服务器;将当前待处理任务发送至第一目标接收服务器,并控制第一目标接收服务器对当前待处理任务进行数据处理。本申请公开的算力调度方法,实现了待处理任务的自动化合理分配。节约了人力,提高了接收服务器选择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415593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371751.4
申请日:2024-09-29
Applicant: 上海邮电设计咨询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碳数据存储方法,该方法包括:根据每一数据节点对应的节点类型标识和待验证碳数据对应的数据类型标识,从若干数据节点中确定出第一数据节点;根据每一第一数据节点的数据更新时间周期和待验证碳数据的获取时间,从若干第一数据节点中确定出与待验证碳数据相关性强的目标数据节点;将待验证碳数据中包括的若干待验证数据字段发送至每一目标数据节点中,并确定每一目标数据节点根据各自对应的私有智能合约对待验证碳数据进行验证的数据验证结果,以确保待验证碳数据的验证准确;若数据验证结果表征待验证碳数据通过验证,则将待验证碳数据存储至通用数据区块链中。
-
公开(公告)号:CN119415583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425518.X
申请日:2024-10-12
Applicant: 上海邮电设计咨询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蒋明燕
IPC: G06F16/25 , G06F16/2458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智慧交通大数据湖,包括:中心节点和至少一边缘节点;一边缘节点对应一分区;边缘节点与中心节点连接,边缘节点用于采集所对应分区内的第一原始数据,及用于对第一原始数据进行第一预处理,获取第一可信区数据,和用于对第一可信区数据进行面向主题分析,获取第一价值区数据;中心节点用于采集、存储及处理第二原始数据;本发明针对规模大、种类多、价值密度低、速度快等特征的海量交通大数据,提供了一种区域级的逻辑统一、物理分散的智慧交通大数据湖,通过中心节点+边缘节点架构,满足了交通大数据强实时性处理的要求,通过中心节点及边缘节点分级存储,实现了海量交通大数据的快速处理、分析和挖掘。
-
公开(公告)号:CN118741185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792590.X
申请日:2024-06-19
Applicant: 上海邮电设计咨询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4N21/239 , H04N21/254 , H04N21/442 , H04N21/4627 , H04N21/64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音视频信号合法性监测方法及装置;所述音视频信号合法性监测方法包括:按照目标频率叠加超声波信号到音视频信号上,获取目标信号;目标信号经传输单元发送至音视频扩展单元;获取采样信号;采样信号为音视频扩展单元输出的信号;基于采样信号和目标信号监测音视频信号的合法性;本发明通过对音视频信号进行超声波叠加调制后进行传输,然后再通过采样传输的调制后的信号,形成一种监测音视频信号合法性的方法,使音视频系统中传输的信号通过该方法实现合法性音视频信号的鉴别,而不是没有鉴别的随意播放音视频内容,有效防止了音视频内容被第三方恶意篡改,解决了现有音视频系统播放内容有可能被篡改的隐患。
-
公开(公告)号:CN118097547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187760.1
申请日:2024-02-20
Applicant: 上海邮电设计咨询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V20/52 , G06V10/80 , G06V10/764 , G06V10/40 , G06V10/7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烟雾检测方法、系统、介质、电子设备及烟雾检测模型;所述烟雾检测模型为多层网络结构,烟雾检测模型包括:特征提取网络和目标特征增强网络;其中,特征提取网络用于接收目标区域的监控数据,及用于对监控数据进行特征提取,获取多尺度特征;目标特征增强网络与特征提取网络连接,目标特征增强网络用于接收多尺度特征,及用于基于多尺度特征获取目标特征,以基于目标特征实现对目标区域的烟雾检测;本发明针对现有烟雾检测算法准确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烟雾检测模型,通过目标特征增强网络的设计,使该烟雾检测模型能够更好的关注烟雾运动区域,增强了其对小目标的识别能力,从而提高了烟雾检测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855839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211206074.1
申请日:2022-09-30
Applicant: 上海邮电设计咨询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大俯仰角板状天线基础结构,包括一个天线单元和一个基站单元,还包括一个支架结构;支架结构包括一个第一底座和一个第二底座,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之间设置有间隔,第一底座上并列设置有两根支撑杆,两根支撑杆的上端与一个连接件铰接,第二底座上沿纵向设置有一个立杆,基站单元设置在立杆上,连接件上设置有一个斜杆,斜杆的一端设置在第二底座上,斜杆的另一端延伸到连接件的外侧,天线单元设置在斜杆上。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效果是积极和明显的。斜杆可使天线伸出建筑屋顶,实现对建筑下方人员暂留区域的有效覆盖,解决传统的通信覆盖“塔下黑”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