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623657A
公开(公告)日:2010-01-13
申请号:CN200910158914.X
申请日:2009-07-06
Applicant: 朗盛德国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尤利娅·玛丽亚·米勒 , 奥斯卡·纳伊肯 , 维尔纳·奥布雷赫特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31/0275 , B01J31/2265 , B01J2231/54 , B01J2531/821 , C08F236/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催化剂体系以及其用于用于复分解反应、特别是用于丁腈橡胶的复分解反应的用途,该催化剂体系含有特定添加量的硼酸化合物。
-
公开(公告)号:CN100573961C
公开(公告)日:2009-12-23
申请号:CN200480030649.2
申请日:2004-08-18
Applicant: 巴斯福股份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0085 , B01J31/2265 , B01J31/2273 , B01J2531/16 , B01J2531/17 , B01J2531/18 , B01J2531/57 , B01J2531/60 , B01J2531/70 , B01J2531/821 , B01J2531/822 , B01J2531/827 , B01J2531/828 , C07F15/0033 , C09B57/00 , C09B57/10 , C09K11/06 , C09K2211/1007 , C09K2211/1018 , C09K2211/1044 , C09K2211/1059 , C09K2211/18 , C09K2211/185 , H01L51/0081 , H01L51/5016 , H01L51/5096 , Y02P20/58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式(I)的过渡金属配合物在有机发光二极管中的用途,其中:M1是金属原子;碳烯是碳烯配体;L是一价阴离子或二价阴离子配体;K是中性的单齿或二齿配体,其选自膦、CO、吡啶、腈类以及与M1形成π配合物的共轭二烯;n是碳烯配体的数量,其中n至少为1;m是配体L的数量,其中m可以为0或≥1;o是配体K的数量,其中o可以为0或≥1;其中n+m+o之和取决于所用金属原子的氧化态和配位数,取决于配体碳烯、L和K的齿数以及取决于配体碳烯和L上的电荷,前提是n至少为1。本发明还涉及包含这类过渡金属配合物的OLED,包含这类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发光层,包含这种发光层的OLED,包含本发明OLED的器件,以及包含至少两种碳烯配体的特定过渡金属配合物。
-
公开(公告)号:CN101479216A
公开(公告)日:2009-07-08
申请号:CN200780024187.7
申请日:2007-06-12
Applicant: 英国石油国际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31/121 , B01J21/04 , B01J31/2265 , B01J37/0203 , B01J37/0207 , B01J37/0209 , B01J2531/66 , C07C6/10 , C07C2521/04 , C07C2531/12 , C10L1/06 , C07C9/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2,3-二甲基丁烷的方法,其包括在反应区中使异丁烷与包含氢化钨和含有氧化铝的载体的负载型催化剂接触,由此形成包含2,3-二甲基丁烷的反应混合物。该接触基本上导致在2,3-二甲基丁烷的形成中具有极高特异性地进行异丁烷的复分解反应。该催化剂优选为接枝在基于氧化铝的载体之上的氢化钨。该载体可以选自氧化铝、混合型氧化铝和改性氧化铝。可以将反应混合物分离并优选地进行一个或多个分馏操作,由此回收2,3-二甲基丁烷和任选地该反应混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其它组分如C5+烷烃。该方法可以包括从反应混合物中以单一组分分离出包括2,3-二甲基丁烷的C5+烷烃,该单一组分可以与汽油混合以提高汽油辛烷值,或者用作汽油混合原料。可以从该单一组分中分离出至少一种含有2,3-二甲基丁烷的分离馏分,其可以与汽油混合以提高汽油辛烷值,或者用作汽油混合原料。
-
公开(公告)号:CN101372518A
公开(公告)日:2009-02-25
申请号:CN200810210863.6
申请日:2008-08-20
Applicant: 朗盛德国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克里斯托弗·翁 , 维尔纳·奥布雷赫特 , 奥斯卡·努肯 , 尤利娅·玛丽亚·米勒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C19/02 , B01J31/181 , B01J31/2265 , B01J2531/821 , C08C19/08 , C08C2019/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过渡金属络合催化剂存在下丁腈橡胶的复分解,通过复分解进行丁腈橡胶的分子量降解的方法。该方法使用特定的表现增加活性的过渡金属络合催化剂。本发明的催化剂能够以比目前可获得的复分解催化剂更高的活性来催化丁腈橡胶的复分解降解,由此在可比较的贵金属含量下使之有可能增加反应速率并设定降解的丁腈橡胶的较低分子量。
-
公开(公告)号:CN101371991A
公开(公告)日:2009-02-25
申请号:CN200810213621.2
申请日:2008-08-21
Applicant: 朗盛德国有限责任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31/2265 , B01J31/181 , B01J31/182 , B01J31/24 , B01J2231/54 , B01J2531/821 , B01J2531/8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过渡金属卡宾配位催化剂,它们的制备以及它们在用于催化复分解反应,尤其是用于丁腈橡胶的复分解中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1243098A
公开(公告)日:2008-08-13
申请号:CN200580024717.9
申请日:2005-06-09
Applicant: UTI有限合伙公司
Inventor: P·E·R·瓜哈尔多 , W·E·皮尔斯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31/2265 , B01J31/2278 , B01J2231/543 , B01J2531/821 , B01J2531/825 , C07F15/0046
Abstract: 提供了适用于烯烃易位催化剂的有机金属配合物。该配合物是含有一个阳离子取代基的8族过渡金属,且具有通式(I)的结构,其中M是8族过渡金属,L1和L2是中性供电子配体,X1和X2是阴离子配体,m是0或1,n是0或1,和R1、W、Y和Z如同本发明所定义。也提供了合成该配合物的方法,及利用该配合物作为烯烃易位催化剂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0338082C
公开(公告)日:2007-09-19
申请号:CN03104200.7
申请日:1997-11-10
Applicant: 加州理工学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31/2404 , B01J31/2265 , B01J31/2295 , B01J31/24 , B01J2231/14 , B01J2231/54 , B01J2231/543 , B01J2531/821 , B01J2531/825 , C07F15/002 , C07F15/004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以良好的收率从容易获得的原料中合成高度活性的钌和锇乙烯亚烷基复分解催化剂。可被合成的催化剂具有以下通式,其中:M为锇或钌,X和X1独立地为阴离子配位体,L和L1为任何中性电子给体配位体,R12、R13和R17的定义见说明书。除了容易合成外(通常是一步合成),反应一般都可在室温或高于室温下进行,而所得的产物通常可以直接使用而无需大量的合成后提纯步骤。
-
公开(公告)号:CN1501906A
公开(公告)日:2004-06-02
申请号:CN02807379.7
申请日:2002-02-27
Applicant: 陶氏环球技术公司
IPC: C07C67/347 , C07C69/533 , B01J31/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51/353 , B01J31/1658 , B01J31/2208 , B01J31/2265 , B01J31/2273 , B01J31/24 , B01J31/2404 , B01J31/28 , B01J2231/543 , B01J2531/821 , B01J2531/825 , C07C7/04 , C07C7/12 , C07C67/333 , Y02P20/127 , C07C11/02 , C07C57/03 , C07C69/533
Abstract: 一种烯烃置换方法,它包括在置换催化剂存在下接触不饱和脂肪酸酯或不饱和脂肪酸,如油酸甲酯或油酸,与低级烯烃,优选乙烯以制备第一产物烯烃,优选降低链的α-烯烃如分别是9-癸烯酸甲酯或9-癸烯酸。置换催化剂包含钌或饿和一种螯合配体,优选螯合配体包含碳烯部分和周期表第15或16族元素的电子给体部分。非必要地,催化剂可以负载在催化剂载体,如交联聚合物树脂上。
-
公开(公告)号:CN107721971A
公开(公告)日:2018-02-23
申请号:CN201711274995.0
申请日:2017-12-06
Applicant: 河南工程学院
IPC: C07D317/36 , C07D319/06 , B01J31/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D317/36 , B01J31/2265 , B01J2231/72 , B01J2531/025 , B01J2531/22 , C07D31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镁基催化剂转化二氧化碳制备环状碳酸酯的方法,利用二氧化碳和环氧化物作为原料,以共轭镁卟啉微孔聚合物材料为多相催化剂,四正丁基溴化铵为助催化剂,在常温常压无溶剂下,实现了高效绿色催化合成环状碳酸酯。该方法的主要优点是催化剂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催化活性高,结构性能稳定,易回收,可重复利用;反应条件温和、速率快及操作安全,适用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7108399A
公开(公告)日:2017-08-29
申请号:CN201580068620.1
申请日:2015-12-15
Applicant: 阿朗新科德国有限责任公司
IPC: C07C2/02 , C07C11/16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2/02 , B01J31/22 , B01J31/2265 , B01J31/24 , B01J31/2414 , B01J2231/546 , B01J2531/821 , C07C2531/22 , C07C2531/24 , C07C11/167 , C07C2523/4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通过在至少一种元素钌的过渡金属催化剂上的烯‑炔复分解来制备1,3‑丁二烯的方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