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144042B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211674655.8
申请日:2022-12-26
Applicant: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IPC: C08J3/075 , C12N5/0775 , C08L5/08 , C08L71/02 , C08K7/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组装生物玻璃水凝胶的制备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首先利用静电纺丝技术构建生物玻璃静电纺丝纤维,然后和接枝了多聚磷酸的透明质酸共混匀,随后利用与正电荷的多肽室温下孵育快速构建自组装生物玻璃水凝胶,该方法制备得到的生物玻璃水凝胶具备良好的力学性能,体内体外生物相容性,同时能实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3D培养,本发明制备的凝胶系统在组装和降解中拥有复合网络可以更好地模拟原生细胞外基质,并为间充质干细胞用于细胞生物工程提供新工具,为当前利用有机‑无机自组装复合材料用于细胞与组织工程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拓展了自组装水凝胶材料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9074071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349595.1
申请日:2024-09-26
Applicant: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IPC: A61B10/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取骨组织活检微创装置,包括取样组件、切割组件和套管组件,取样组件包括取样件以及安装在取样件上的取样柄,套管组件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的套筒以及沿水平方向设置的手柄,手柄安装在套筒顶部,取样件伸入套筒内,切割组件安装在套筒底部,且切割组件与取样件连接。本发明能够显著缩短取骨时间,减少取骨部位创伤,同时提高自体植骨手术的效率和疗效。
-
公开(公告)号:CN118403018A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410491606.3
申请日:2024-04-23
Applicant: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纳米水凝胶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介孔二氧化硅分散于溶剂中,与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混合反应,离心收集沉淀,得到氨基修饰的介孔二氧化硅;用酰胺反应将羧基化的软骨靶向肽接枝在氨基修饰的介孔二氧化硅表面,并利用静电吸附,将褐藻糖胶包封介孔二氧化硅表面,得到负载褐藻糖胶的软骨靶向纳米载体;采用微流控方法制备羧甲基壳聚糖和明胶复合水凝胶微球,得到降解酶响应微米载体;D)将负载褐藻糖胶的软骨靶向纳米载体和降解酶响应微米载体通过静电吸附混合,得到微/纳米水凝胶微球。本发明的微/纳米水凝胶微球具备优异多样化的生物学功能,在体内和体外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429933A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211076975.3
申请日:2022-09-05
Applicant: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医学领域,具体涉及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生物正交点击化学反应捕获BMSCs在骨领域中的应用。首先公开了一种钛植入物,通过接枝有叠氮基团N3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贻贝仿生多肽修饰的钛材料结合,得到所述钛植入物。本发明设计发现了一种新型钛植入物,该钛植入物基于生物正交点击化学反应得到,其不干扰细胞正常生理功能的,可充分发挥干细胞的成骨分化,且性质更加稳定,可用于促进骨整合和骨再生修复,为骨损伤患者带来了福音。
-
公开(公告)号:CN112043695B
公开(公告)日:2022-10-28
申请号:CN202011108909.0
申请日:2020-10-16
Applicant: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IPC: A61K31/416 , A61P19/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药物新用途技术领域,公开了AF‑2364在制备治疗假体周围骨溶解药物中的用途,所述的假体周围骨溶解为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发生的假体周围骨溶解。本发明通过动物实验证实AF‑2364能够促进pSer9‑GSK‑3β、β‑catenin的表达,减轻钛颗粒诱导的骨溶解和骨丢失,说明AF‑2364对于磨损颗粒诱导的骨溶解有显著的抑制效果,可作为人工假体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溶解的药物干预的一种新手段。
-
公开(公告)号:CN114366710A
公开(公告)日:2022-04-19
申请号:CN202210064463.9
申请日:2022-01-20
Applicant: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IPC: A61K9/00 , A61K31/7048 , A61K47/40 , A61P19/02 , A61P2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学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可注射型牛蒡微载体在治疗晚期骨性关节炎中的用途。以结冷胶(GG)为主体结构,通过EDC和NHS活化反应基团,进而引入氨基修饰的环糊精(HCD),充分反应后得到环糊精接枝的GG‑HCD,通过加入适当浓度的牛蒡苷(AC),最终获得可注射型牛蒡微载体。该方法制备得到的牛蒡微载体具有良好的可注射性和长效释放功能;为当前中药单体治疗骨关节炎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填补了现有中药靶向性不足的缺陷,拓展了可注射型微载体在骨性关节炎中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4272237A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210071966.9
申请日:2022-01-21
Applicant: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IPC: A61K31/365 , A61K36/16 , A61P19/02 , A61P29/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开发并验证了一种用于治疗骨性关节炎的银杏提取物。通过前期生物信息学筛选,预测中药银杏的提取物单体:银杏内酯具备潜在的抗关节炎功能。体外实验通过不同浓度银杏内酯干预关节炎环境下的人软骨细胞,检测软骨细胞外基质稳态的变化;体内实验通过腹腔注射银杏内酯,观察银杏内酯治疗对创伤后小鼠软骨稳态的影响。本发明得到的银杏内酯对软骨代谢平衡具有强大的保护作用。体内动物模型进一步验证银杏内酯能缓解损伤后关节软骨退变。本发明为当前中药单体治疗骨关节炎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和实验参考,填补了现有骨关节炎治疗作用不佳的缺陷,拓宽了中药单体在骨性关节炎中的临床治疗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476666A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110718888.2
申请日:2021-06-28
Applicant: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注射型长效缓释褪黑素的关节软骨修复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透明质酸的活化:以透明质酸为载体,通过EDC和NHS对其进行活化,得到羧基活化的透明质酸;(2)环糊精接枝透明质酸:将活化后的透明质酸与氨基修饰的环糊精分子进行充分反应,得到环糊精接枝的透明质酸;(3)修复材料的制备:在环糊精接枝的透明质酸中加入褪黑素,获得可注射型长效缓释褪黑素的关节软骨修复材料。本发明制得的修复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观的载药率和包封率、体内外长效的药物释放能力。因此,该修复材料在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方面具有良好的前景,为今后临床推进高效载药系统的研发提供了有力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2168435A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2010906784.X
申请日:2020-09-01
Applicant: 杭州九源基因工程有限公司 ,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IPC: A61F2/4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脊柱融合装置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包括椎间融合器,不含rhBMP‑2的成骨材料和含rhBMP‑2的骨修复材料,其中不含rhBMP‑2的成骨材料和含rhBMP‑2骨修复材料在椎间融合器空腔内形成三明治结构。该脊柱融合装置可将椎间融合器、不含rhBMP‑2的成骨材料和含rhBMP‑2的骨修复材料进行有机结合,保证rhBMP‑2高效作用于椎间隙内,在达到与自体髂骨同等融合率的同时,患者不需再取自体髂骨,且缩短手术时间,降低二次创伤及并发症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2043695A
公开(公告)日:2020-12-08
申请号:CN202011108909.0
申请日:2020-10-16
Applicant: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IPC: A61K31/416 , A61P19/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药物新用途技术领域,公开了AF‑2364在制备治疗假体周围骨溶解药物中的用途,所述的假体周围骨溶解为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发生的假体周围骨溶解。本发明通过动物实验证实AF‑2364能够促进pSer9‑GSK‑3β、β‑catenin的表达,减轻钛颗粒诱导的骨溶解和骨丢失,说明AF‑2364对于磨损颗粒诱导的骨溶解有显著的抑制效果,可作为人工假体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溶解的药物干预的一种新手段。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