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木结构梁柱榫卯节点加固修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569367B

    公开(公告)日:2017-09-15

    申请号:CN201510936483.0

    申请日:2015-12-16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木结构梁柱榫卯节点加固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木结构梁柱榫卯节点的情况,确定待加固的范围大小;设计横向抱箍和竖向抱箍;制作横向抱箍和竖向抱箍;通过千斤顶抬起木梁,将木梁的榫头从木柱的卯口切除后拔出;安装横向抱箍和竖向抱箍;采用多个弹性螺纹紧固件组件将横向抱箍与竖向抱箍连接形成共同工作的整体;卸去千斤顶。本发明既克服了木结构建筑在长期的自然环境下榫卯节点刚度下降的问题,也有效避免了对原木结构的大修大补,无需进行梁柱构件更换,防止修复施工过程中对原木结构的破坏,提升了木结构的抗震性能,节点的耗能能力得到提高,施工简便,费用低,覆盖面广,加固效果显著。

    一种适用于古建筑木结构圆柱倾斜的长期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990513B

    公开(公告)日:2017-08-11

    申请号:CN201510438638.8

    申请日:2015-07-23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古建筑木结构圆柱倾斜的长期监测方法,在被测圆柱与石础交接处所选取的被测点设置木块,并在木块的外圆弧面设置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且该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的另一端延伸至石础的侧面;该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实时将采样的应变值发送至光纤光栅应变监测模块,获取水平倾斜值,并进行预警。本发明所提出的一种适用于古建筑木结构圆柱倾斜的长期监测方法对倾斜监测精度高,方便于实际工程中倾斜角布设过高引起的不便;古建筑扰动小,操作方便,方法简便易行,所采用的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的精度高,稳定性好,且便于拆卸。

    木结构梁柱榫卯节点加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894650A

    公开(公告)日:2017-06-27

    申请号:CN201710272119.8

    申请日:2017-04-24

    Applicant: 福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4G23/02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木结构梁柱榫卯节点加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包括通过榫头卯口配合连接的横梁和立柱,位于立柱的残损部位扣设有一槽钢,槽钢的长度方向与立柱高度方向一致,槽钢通过第一抱箍固定于立柱上;所述横梁上靠近立柱部位安装有位于两侧的支托钢板,两侧支托钢板还与套在立柱上的第二抱箍固定在一起,所述槽钢与第二抱箍焊接在一起。该木结构梁柱榫卯节点加固结施工方法简单,占用空间少,具有简洁美观、结构稳定;采用局部加固,针对性强,造价低,无需对屋架进行落架施工,显著提升加固后框架承载能力,提高了木结构的整体刚度和抗侧移刚度。

    一种考虑灌浆密实性的套筒接头抗拉承载力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844961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710044817.2

    申请日:2017-01-20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nventor: 姜绍飞 蔡婉霞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灌浆密实性的套筒接头抗拉承载力评估方法,首先根据试验给出关键参数A和B值,随后通过所提的钢筋‑灌浆料粘结力滑移模型计算实际钢筋‑灌浆料粘结力,同时根据接头钢筋的抗拉承载力计算公式计算接头钢筋的抗拉承载力,最终通过比较钢筋‑灌浆料粘结力和接头钢筋的抗拉承载力给出套筒接头的抗拉承载力。本发明仅通过套筒及钢筋的设计参数即可评估套筒接头的抗拉承载力。

    一种压电智能骨料传感器封装结构及其封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501364A

    公开(公告)日:2017-03-15

    申请号:CN201611174593.9

    申请日:2016-12-19

    Applicant: 福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9/043 G01N29/245 G01N2291/0232 G01N2291/028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压电智能骨料传感器封装结构,包括一钢模,所述钢模内设置有压电智能骨料传感器,钢模侧壁穿设有与压电智能骨料传感器相连接的屏蔽导线,所述钢模内腔侧壁和底部铺设有塑料薄膜,钢模内腔还灌装有环氧树脂;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压电智能骨料传感器封装结构的封装方法。本发明封装结构能够顺利完成脱模工作,造价低,封装效果好,在封装过程中可以有效提高封装效率,更易于实现工厂化批量生产,同时构造简单,有效保证压电智能骨料传感器在使用过程中不发生破坏,与混凝土材料相容性好,适用性强。

    木材各向异性塑性屈服本构模型的数值模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227928A

    公开(公告)日:2016-12-14

    申请号:CN201610569861.0

    申请日:2016-07-20

    Applicant: 福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09 G06F2217/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木材各向异性塑性屈服本构模型的数值模拟方法。该方法实现如下(:1)弹性阶段的应力-应变关系为正交各向异性(;2)将木材纵向(L)、径向(R)和切向(T)三个方向应力-应变关系简化为双线性模型,各方向的拉压强度不等;(2)选用Tsai-Wu强度准则来描述木材在纵向(L)、径向(R)和切向(T)建立三个方向的屈服准则;(3)以Drucker公设作为木材塑性屈服塑性流动法则,以一致性法则来描述屈服面。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能够准确描述木材在纵向、径向和切向进入塑性阶段后的屈服特点,能够准确描述木材在单轴应力和复杂应力状态下的力学性能,本发明方法适合通过编程实现,并可以通过子程序模块嵌入有限元软件中。

    一种提高既有钢筋混凝土结构悬链线效应的FRP加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049895A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610593643.0

    申请日:2016-07-26

    Applicant: 福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4G23/0218 E04G2023/0251 E04G2023/026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提高既有钢筋混凝土结构悬链线效应的FRP加固方法,所述加固方法包括框架梁、若干层纤维复合材片体和片体锚固结构;所述框架梁为梁体存在上部钢筋截断设计的既有钢筋混凝土梁,所述梁上部纵向受力钢筋的钢筋走向相同且位于多条平行直线上,所述钢筋走向上的受力钢筋之间的无钢筋区域为框架梁的钢筋截断区;所述纤维复合材片体粘合于框架梁的钢筋截断区上表面,并以片体锚固结构加固;本发明通过在既有钢筋混凝土结构框架梁上部纵向钢筋截断区进行粘贴纤维复合材(FRP)加固,梁上部纵向受拉钢筋与FRP形成整体协同工作,可以补足梁大变形阶段损失的拉力并增强悬链线效应,从而提高既有结构的抗竖向连续倒塌能力。

    一种续接木结构的预应力增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525766A

    公开(公告)日:2016-04-27

    申请号:CN201610086975.X

    申请日:2016-02-16

    Applicant: 福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4G23/0218 E04G2023/024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续接木结构的预应力增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包括沿续接木结构长度方向设置的固定端增强件、支撑端增强件、以及张拉端增强件,发明不仅适用于普通木结构的预应力加固,同时也能适用于续接木结构中。使用该装置进行续接木结构的修复补强,能有效避免对原木结构进行大修大补,同时该装置具有优秀的防腐蚀性能,弥补了传统木结构中钢结构加固的腐蚀问题。同时,该增强装置的安装简便,无需进行落架,安装完成以后,进行预应力张拉时,直接利用该装置自身的力学特性,张拉过程便捷可靠,适用于木结构屋盖中续接的檩条、椽条以及抬梁、楼面梁等构件。

    一种拱形结构试验荷载加载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990720A

    公开(公告)日:2015-10-21

    申请号:CN201510414426.6

    申请日:2015-07-15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nventor: 沈圣 张超 姜绍飞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拱形结构试验荷载加载装置,包括拱形结构、地槽,所述拱形结构的底部两端经底座与地槽固连,所述拱形结构的外周表面包覆有一层加载钢板,内周表面设置有用于监测节点位移值与单元应变值的位移变形监测系统,所述加载钢板的外周表面上设置有若干用于对拱形结构施加径向预应力的预应力荷载施加装置。该拱形结构试验荷载加载装置能够实现拱形结构在实验中施加不同荷载工况,特别是实验中的非对称荷载施加,结构施工方便,操作简单,经济实用。

    一种适用于古建筑木结构圆柱倾斜的长期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990513A

    公开(公告)日:2015-10-21

    申请号:CN201510438638.8

    申请日:2015-07-23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古建筑木结构圆柱倾斜的长期监测方法,在被测圆柱与石础交接处所选取的被测点设置木块,并在木块的外圆弧面设置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且该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的另一端延伸至石础的侧面;该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实时将采样的应变值发送至光纤光栅应变监测模块,获取水平倾斜值,并进行预警。本发明所提出的一种适用于古建筑木结构圆柱倾斜的长期监测方法对倾斜监测精度高,方便于实际工程中倾斜角布设过高引起的不便;古建筑扰动小,操作方便,方法简便易行,所采用的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的精度高,稳定性好,且便于拆卸。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