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风扇及电风扇控制方法
    6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594038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925121.7

    申请日:2024-12-25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风扇及电风扇控制方法,包括:收纳组件、第一控制终端和第二控制终端,其中,所述第一控制终端嵌于电风扇机身,所述收纳组件用于收纳所述第二控制终端;所述第一控制终端包括第一显示界面,所述第二控制终端包括第二显示界面,所述第一显示界面和所述第二显示界面均包括电风扇运行状态信息和功能按键;所述第二控制终端包括通信模块,所述第二控制终端通过所述通信模块与所述第一控制终端通信连接。本申请可以通过电风扇第一控制终端与第二控制终端的显示界面有效显示风扇本体与遥控器之间的信息交互,且第一控制终端和第二控制终端均可以收纳在电风扇上,用户可以根据使用习惯选择合适的风扇操作终端,极大提升了风扇的交互性。

    一种轴套固线组件及电风扇

    公开(公告)号:CN112780592B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110224054.6

    申请日:2021-03-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轴套固线组件,包括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为三通结构,且所述连接管的同轴心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分别连通有走线轴套和定位轴套,从而实现导线可从走线轴套和连接管的第三个端口穿过。还公开了一种电风扇,包括支撑架和风扇机头组件,所述支撑架的一端连接有上述的轴套固线组件,所述走线轴套和定位轴套均转动连接于风扇机头组件上,支撑架一端固定连接于连接管的第三个端口。设计的结构简单,电气走线规范,不易损坏。

    连接结构及风扇
    6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236749B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1811247875.6

    申请日:2018-10-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接结构及风扇,该连接结构用于第一杆部和第二杆部之间的连接,所述连接结构包括与所述第一杆部相连的弹性臂,所述弹性臂上设置有第一卡接结构,所述第二杆部上设置有第二卡接结构,所述弹性臂插入所述第二杆部内并与所述第二卡接结构相互卡合,以实现所述第一杆部和所述第二杆部的固定连接。该连接结构的零件较少,通过设置弹性臂以实现第一杆部和第二杆部的卡合连接,无需螺钉连接,可有效避免螺钉易失效问题,实现电风扇支撑柱快速便捷拆装,解决长期用户痛点。

    电风扇
    6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864214B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111342855.9

    申请日:2021-11-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风扇,包括:支撑柱;升降结构,所述升降结构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支撑柱上;卡接结构,所述卡接结构设置于所述升降结构上,且所述卡接结构能够与所述支撑柱卡接配合;机头,所述机头设置于所述升降结构上。本发明提供的电风扇,设置卡接结构与支撑柱进行卡接,在机头的高度调节完成后,通过卡接结构与支撑柱的卡接来避免电机持续工作,从而避免电机的损坏,保证机头的高度调节精度及调节的可靠性,同时通过机头固定架的转动及复位机构能够使卡槽固定板根据需要对支撑柱进行卡接,从而保证对机头的高度调节的可靠性。

    一种翻转组件及折叠扇
    6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283132B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011242193.3

    申请日:2020-11-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翻转组件及折叠扇,包括设置在底盘上的固定座,固定座上转动连接有翻转接头,翻转接头用于和支撑杆固定;翻转接头设置有定位部,固定座上滑移连接有制动件,制动件上设置有第一制动部和第二制动部;当支撑杆竖立在底盘上,制动件滑移,使第一制动部和定位部抵接,将支撑杆和底盘固定;当支撑杆平躺在底盘上,制动件滑移,使第二制动部和定位部抵接,将支撑杆和底盘固定。本发明所述的折叠扇,结构稳定,不易损坏。

    送风装置
    6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6045397B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211709488.6

    申请日:2022-12-29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送风装置,包括机体、防尘组件和导风件,机体包括风道及连通风道的出风口。防尘组件相对机体沿第一方向可移动地设置。导风件的一端可转动地设置于防尘组件,另一端沿与第一方向相交的第二方向可滑动地设置于风道内。其中,防尘组件在移动时带动导风件同步启闭出风口,导风件在运动时改变出风口在第一方向上的出风高度。本申请提供的送风装置,不仅可以改变送风装置的出风方向进而改变出风高度,还能够调节出风距离,有助于保持用户体感出风强度在各个出风高度上的一致性,而且可以降低导风件和风道的脏污程度,减小用户清洗频次,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一种风扇
    6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895015B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1810894944.6

    申请日:2018-08-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扇,包括网罩组件、叶轮以及驱动所述叶轮转动的驱动装置,所述叶轮包括与所述驱动装置连接的安装部以及与所述安装部相连的叶片,所述网罩组件包括前网罩和后网罩,所述前网罩包括前网环形结构以及设置在所述前网环形结构的径向外侧的前网,所述后网罩包括后网环形结构以及设置在所述后网环形结构的径向外侧的后网,所述叶轮为透明材料结构,所述前网环形结构和所述后网环形结构均为透明材料结构,或者,所述前网环形结构和所述后网环形结构至少外表面为反光结构。该风扇不易造成目眩,用户体验好。

    一种出风装置及无叶风扇
    6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123133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211709395.3

    申请日:2022-12-29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出风装置及无叶风扇,出风装置包括:机头,其上开设第一进风口及第一送风口;第一基座;第二基座,内部开设第一风道及第二风道;送风组件,内部具有送风风道;其中,当出风装置处于第一出风模式时,机头与第一基座可拆卸连接,送风风道与第一进风口连通;当出风装置处于第二出风模式时,机头与第二基座可拆卸连接,第一风道连通于送风风道及第一进风口之间,第二风道连通于送风风道及外部环境之间。本申请中第一基座及第二基座可分别与机头连接,以实现不同出风模式,在生产过程中,可根据不同的市场需求,将机头适配第一基座或第二基座,在控制投入成本的基础上,有效增加出风装置的使用场景。

    一种出风装置及无叶风扇
    6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104805A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211709398.7

    申请日:2022-12-29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出风装置及无叶风扇,出风装置包括:出风主体,内部具有一内腔,出风主体上开设有分别与内腔连通的至少两个出风口;调节组件,可转动地设置于内腔中,并能够受控在各出风口之间移动,以控制各出风口的启闭;以及发热件,设置于调节组件上,并能够跟随调节组件与不同的出风口对应设置,以实现不同出风口出暖风。本申请在出风主体上开设至少两个出风口,使得各出风口可以分别实现出暖风及出冷风,此外,发热件能够在调节组件的带动下在不同的出风口之间移动,从而能够实现从不同的出风口出暖风的效果,满足用户不同出风角度的需求,实现冷风与暖风分别出风,改善使用时的体验感。

    一种出风组件和风扇
    7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875312A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211704264.6

    申请日:2022-12-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出风组件和风扇,其中,出风组件包括:壳体,其上形成有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发热件,其设置在第一出风口处;切换机构,其设置在壳体内,具有开启第一出风口并关闭第二出风口的第一状态和开启第二出风口并关闭第一出风口的第二状态,当切换机构处于第二状态时,切换机构适于阻止风流经发热件。本发明的出风组件在使用过程中无需移动沉重的发热件,降低了对调节机构的力矩的要求,有助于提升风扇的可靠性,降低风扇的成本。由于出冷风和暖风各用一个出风口,保证了每个出风口的高度能够根据其使用需求进行独立设置,避免了风扇的出风接口的位置设置的较低,导致冷风难以吹到人的上半身。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