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阀及设有其的烹饪器具

    公开(公告)号:CN109381041A

    公开(公告)日:2019-02-26

    申请号:CN201811488933.4

    申请日:2018-12-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蒸汽阀及设有其的烹饪器具,蒸汽阀设有排气通道及容纳腔,排气通道连通于烹饪器具内部与外界之间,容纳腔包括封闭端及与封闭端相对的开口端,开口端与排气通道连通;至少部分容纳腔的腔壁在封闭端与开口端相互指向的方向上呈具有交替的波峰与波谷的褶皱状。上述蒸汽阀,蒸汽在排气通道中遇冷凝结形成的冷凝水以及蒸汽中携带的液体可在重力作用下流入并储存于容纳腔中。而当打开或闭合盖体时,容纳腔内的液体可在褶皱的阻挡下留存在容纳腔内,而不会从排气通道喷射或流出,从而提高了用户体验,避免了由于液体喷出可能造出的安全事故。

    密封件及面盖
    6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566724B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1910871555.6

    申请日:2019-09-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密封件及面盖。密封件包括:本体,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以及从第一端贯穿至第二端的过线孔,所述过线孔的周壁上设有至少一个朝向所述过线孔中心延伸且环绕所述过线孔周壁一周的第一弹性围筋;所述本体的外壁上设有至少一个向外延伸且环绕所述本体外壁一周的第二弹性围筋。本发明提供的密封件,相较压板结构密封效果更好,且有效避免压断排线的问题,无需压板和螺钉结构,安装方便。

    一种内锅装置和烹饪器具
    6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495772B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1910881536.1

    申请日:2019-09-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锅装置,包括蒸笼组件和内锅,所述蒸笼组件和内锅可拆卸的连接,当所述蒸笼组件在第一装配位时,所述蒸笼组件折叠的设置在内锅侧壁上,当所述蒸笼组件在第二装配位时,所述蒸笼组件打开的设置在内锅腔体,从而蒸笼组件可折叠的设置在内锅上。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如以上所述的内锅装置。本发明通过设计内锅组件,蒸笼可折叠的设置在内锅上,蒸笼初始为收纳状态放入食物后因食物重量可配合支架变形区域进行蒸笼的伸展,蒸笼避开锅口处设计蒸汽孔,保证锅内的蒸汽均匀,在收纳状态柔性筋可阻隔蒸汽,使其不会直接冲击锅口,防烫效果好,清洗方便,提高用户体验度。

    一种电热饭盒
    6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220344B

    公开(公告)日:2021-05-25

    申请号:CN202011061412.8

    申请日:2020-09-30

    Inventor: 卢正邦 陈亮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热饭盒,包括:底座模块;盖体,配合设置在所述底座模块上,与所述底座模块之间构成加热空间;蒸架,包括转接端和活动端,所述蒸架通过转接端转动连接在所述底座模块上,且所述蒸架位于所述加热空间内,所述蒸架具有分隔所述加热空间的第一状态,以及转动远离所述加热空间的第二状态。在食物加热后,蒸架上方的食物可直接取下,然后通过转动蒸架,不必将蒸架整体抬起取出。转动的动作由于有转接端提供一定的支撑,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将蒸架抬起的过程而言,提拉活动端需要相对较小的力,一方面减小了对打开蒸架的用力要求,另一方面能够减小与蒸架的接触面积的需求,从而减少用户手部烫伤的风险。

    电饭煲的操作方法及电饭煲

    公开(公告)号:CN110916479B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申请号:CN201911235860.2

    申请日:2019-12-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饭煲的操作方法及电饭煲,操作方法包括:将锅体的第一内锅设置于第二内锅下方;加热锅体;检测放置有水和米的第一内锅中的水是否沸腾;待第一内锅中的水沸腾后,继续加热锅体第一预设时间;待继续加热锅体第一预设时间后,将第一内锅中的米与水分离。采用该方法,在煮饭过程中,可自动进行米水分离,这样用户不用考虑水加多了会造成米饭硬度不够的问题。并且,在第一内锅中的水沸腾后,可调整继续加热锅体第一预设时间的长度,然后进行米水分离,再将米饭蒸熟,从而可以方便地控制米饭的软硬。

    一种饭盒
    6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401669A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2011353560.7

    申请日:2020-11-26

    Inventor: 卢正邦 陈亮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饭盒,包括:饭盒本体,所述饭盒本体内部成型有加热腔;透气口,设于所述饭盒本体上;挡板,活动连接在所述饭盒本体上,所述挡板具有封闭所述透气口的第一状态,以及打开所述透气口的第二状态。在饭盒正常加热时,挡板处于打开透气口的第二状态,此时饭盒可以通过透气口正常散热。在饭盒温度下降时将挡板运动至封闭透气口的第一状态,防止虫通过透气口进入饭盒。

    一种电热饭盒
    6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089168A

    公开(公告)日:2020-12-18

    申请号:CN202011034815.3

    申请日:2020-09-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热饭盒,当需要取出上层餐盒时,外力直接作用在上盖组件上即可将上层餐盒进行取出,由于在上层餐盒与上盖组件相接触的部位设置密封圈,通过密封圈可以避免上层餐盒与上盖组件之间产生蒸汽的泄漏,进而可以避免发生蒸汽携带菜的味道在冷凝后传递至其它食物上,造成串味。同时通过采用上盖组件将上层餐具取出的方式,可以避免将手直接放在上层餐盒上,对手造成热灼伤的问题出现。

    一种电热饭盒
    68.
    发明公开
    一种电热饭盒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2021947A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2011056345.0

    申请日:2020-09-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热饭盒,在底座组件内部加入水,水经过发热体加热后会形成水蒸气,水蒸气进一步作用在餐盒中,实现对餐盒内部食材的加热。当水蒸气产生后,其进一步流动到上盖组件中,通过上盖的第一蒸汽进口进入到提手的第二蒸汽进口,然后进一步流动至冷凝腔中,在冷凝腔中完成从汽态向液态的转变,然后通过第二冷凝水出口流出提手,并通过第一冷凝水出口流出上盖组件,进行后续的收集或排放等操作。通过设置提手,提手自身会起到缓冲作用,使得蒸汽的流速变慢,然后在流动过程中形成冷凝水,从而可以避免高温蒸汽直接排出后对使用者或者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一种电热饭盒
    69.
    发明公开
    一种电热饭盒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2006526A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2010998926.X

    申请日:2020-09-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活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热饭盒,包括:底座;壳体,设置在底座内;水箱,设置在壳体外,并适于通过连接管与壳体内部连通,连接管上设有开关结构;水位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壳体内的水位;控制器,与水位检测装置电连接,用于在壳体内的水位低于第一水位时,控制开关结构打开,使水箱内的水通过连接管进入壳体内,在壳体内的水位到达第二水位时,控制开关结构关闭,第二水位高于第一水位。既可避免由于水位较低而导致干烧保护,能够使发热体一直进行加热,从而可缩短烹饪加热时间,确保蒸煮效果,提升用户体验,又可避免水量较多而造成溢出,也避免了由于水量较多而影响加热效率,进一步提升了用户体验。

    烹饪器具、其控制方法与装置、存储介质和烹饪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934481A

    公开(公告)日:2020-03-31

    申请号:CN201911245097.1

    申请日:2019-12-06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其控制方法与装置、存储介质、处理器和烹饪系统,该烹饪器具包括内锅、甄子、升降结构以及盖体,甄子位于内锅的容纳腔内,盖体盖设在内锅上,升降结构的第一端与盖体连接,升降结构的第二端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升降结构的第二端处于第一状态的情况下,升降结构的第二端未与甄子连接,在升降结构的第二端处于第二状态的情况下,升降结构的第二端与甄子连接,升降结构可带动甄子在第一方向上移动,第一方向为烹饪器具的高度方向。该烹饪器具通过升降结构带动甄子移动,使得甄子中的食物与内锅中的水分离,实现食物降糖,相比于将水烧至与甄子分离来完成降糖的方案,该烹饪器具的降糖时间较短,节约能源。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