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98917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665786.9
申请日:2024-11-20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电力系统建模分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输电线路的频率相关阻抗建模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输电线路在多个频率点下的电阻值和多个频率点下的电感值,对多个频率点下的电阻值和多个频率点下的电感值进行多项式拟合,基于得到的输电线路阻感的频率响应拟合结果,建立输电线路的阻抗模型。由此,通过全面考虑输电线路的分布参数特性和频率相关性,构建一个能够准确描述输电线路在不同频率下的阻抗特性的模型,解决了现有技术由于仅模拟输电线路的分布参数特性,未考虑输电线路参数的频率相关性而存在局限性的问题,提高了输电线路阻抗建模的准确性,为电力系统振荡稳定性分析提供理论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9496186A
公开(公告)日:2025-02-21
申请号:CN202411664267.0
申请日:2024-11-20
Applicant: 中国大唐集团科技创新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电力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变流器跟‑构网融合相角的控制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分别获取跟‑构网融合变流器中跟网控制环节和构网控制环节的初始相角;根据跟‑构网融合变流器接入电力系统的SCR和系统惯量确定初始融合系数;利用直流侧电流和网侧电流调整初始融合系数,以得到最终融合系数;根据最终融合系数、初始跟网相角和初始构网相角计算跟‑构网融合变流器的融合相角。由此,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只考虑SCR的影响,未考虑所接入系统惯量与变流器自身功率限幅的影响,无法在多种工况电网下自适应调节融合系数,导致电网的支撑能力与变流器稳定性较差,且求解复杂,响应时间较长,无法适应不同故障、限流等实际情况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310342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750332.1
申请日:2024-12-02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电力系统运行监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电力系统宽频相量的测量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获取用户对宽频相量的计算精度和响应速度的量化指标的要求,基于在目标频段中设置的多个用于测试的频率点,组成频率测试集,根据要求建立宽频相量的频率与测量所采用的时间窗长度需要满足的至少一个约束条件,并据此分析频率测试集内各频率测试点对应的满足约束条件的可行窗长,从而根据可行窗长确定目标频率范围的划分方案与各个分段所采用的时间窗长度,以根据划分方案与各个分段所采用的时间窗长度获取宽频相量的测量结果。由此,解决了相关技术中,难以在易于工程实现的基础上兼顾相量测量的精度和响应速度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051279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237387.2
申请日:2024-09-04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台达电子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案关于一种飞轮储能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包含交流/直流变换器、直流/交流变换器、飞轮、高速永磁电机及控制装置,交流/直流变换器接收并转换第一交流电压为直流电压或者接收并转换直流电压为第一交流电压,具有第一交流侧及第一直流侧,直流/交流变换器接收并转换直流电压为第二交流电压或者接收并转换第二交流电压为直流电压,具有第二交流侧及第二直流侧,第二直流侧电性连接于第一直流侧,高速永磁电机电性连接于第二交流侧及飞轮之间,根据第二交流电压驱动飞轮运转,控制装置电性连接于直流/交流变换器,产生调制信号,并根据第二直流侧的直流电压补偿调节信号得到调制信号,根据调制信号产生控制信号以控制直流/交流变换器的运作。
-
公开(公告)号:CN119029929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119108.2
申请日:2024-08-15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抑制电力系统宽频振荡的参数自校正阻尼控制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检测新型电力系统的宽频振荡信号,并根据宽频振荡信号的幅值变化趋势确定宽频振荡信号的振荡模式;根据振荡模式对宽频振荡信号的振荡频率、幅值和相位进行修正;利用模块化阻尼控制器对新型电力系统的振荡信号宽频段进行新型电力系统的宽频振荡抑制。本申请实施例采用幅值变化趋势判定方法,能够实现对采样后的宽频振荡信号进行特定振荡模式辨识,并采用插值法进行幅值纠正和相位补偿,提高了宽频振荡信号幅值和频率估计的准确度,且通过多通道模块化阻尼控制器结合参数自校正方法,实现了多频段信号的有效抑制。
-
公开(公告)号:CN118944118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0916308.4
申请日:2024-07-09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电网动态频率分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考虑电压耦合效应的跟网型变流设备频率响应建模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构建跟网型变流设备的有功方程和无功方程;根据有功方程和无功方程得到跟网型变流设备的功率‑功角‑电压变化量耦合关系表达式;将受端电网及电压支撑强度与功率‑功角‑电压变化量耦合关系表达式相关联,以建立受端电网及电压支撑强度与功率‑功角‑电压的关系,得到考虑电压耦合效应的跟网型变流设备的频率响应模型。由此,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由于未能充分考虑电网电压动态变化和电压支撑强度对频率响应的影响,可能导致模型分析结果与实际情况存在偏差,影响电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868047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892839.4
申请日:2024-07-04
Applicant: 北方上都正蓝旗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 清华大学 , 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构网控制直驱风电机组的电路建模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根据并网点的谐波电压和谐波电流求解功率计算环节的第一扰动分量和派克变换环节的第二扰动分量;根据所述第一扰动分量求解同步环节的第三扰动分量;根据所述第三扰动分量求解坐标变换环节的第四扰动分量;根据所述第二扰动分量和所述第四扰动分量求解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环节的第五扰动分量;根据求解得到的所述第一扰动分量、所述第二扰动分量、所述第三扰动分量、所述第四扰动分量以及所述第五扰动分量各自的表达式确定构网控制直驱风电机组电路模型。本发明建立的构网控制直驱风电机组电路模型能够准确反映机组电路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841931A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410894760.5
申请日:2024-07-04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H02J1/12 , H01M8/04664 , H02B1/4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氢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发电箱体、变电箱体、多个氢燃料电池、多个DC/DC转换器、直流母线和逆变器,多个氢燃料电池用于产生直流电,多个氢燃料电池设于发电箱体。多个DC/DC转换器与多个氢燃料电池一一对应电连接。直流母线与多个DC/DC转换器电连接,用于汇集多个DC/DC转换器输出的直流电。逆变器与直流母线电连接,用于将直流母线集汇的直流电逆变为交流电,逆变器设于变电箱体。氢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发电箱体和变电箱体,且氢燃料电池设于发电箱体,逆变器设于变电箱体,使得氢燃料电池和逆变器处于不同的箱体内,便于进行集中监测和防护。
-
公开(公告)号:CN118508467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470393.6
申请日:2024-04-18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电力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功率调节的新能源并网系统宽频振荡防控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基于母线电压、线路三相电流计算新能源场站的工频电流和工频电压,并根据参考信号、工频电流和工频电压建立新能源场站的全工况阻抗模型,并基于全工况阻抗模型计算新能源场站的当前等效阻抗,若新能源场站未满足预设宽频振荡稳定条件,则对当前等效阻抗进行优化,并基于优化结果下发宽频振荡防控指令至新能源场站的能量管理系统EMS,以使得EMS控制新能源机组对新能源场站进行功率调节。由此,解决了现有的新能源并网系统宽频振荡防控方法难以适用于运行工况复杂多变、发电机组多源且分布的场景,并且实际应用难度大、成本高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993346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410168257.1
申请日:2024-02-06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清华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华 , 陆明璇 , 汪林光 , 邵宝珠 , 谢小荣 , 梁毅 , 董文凯 , 韩震焘 , 窦文雷 , 周沫 , 佟永吉 , 张晓天 , 方秋实 , 王子蕴 , 朱洪波 , 芦思晨 , 赵菁铭 , 商文颖 , 杨博 , 高嘉文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考虑轴系模型的火电机组频率耦合阻抗建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建立火电机组运动方程和电磁方程;S2:推导发电机电磁转矩;S3:将电磁方程化简为状态空间方程的形式;S4:联立状态空间形式电磁方程和火电机组运动方程得到频率耦合阻抗模型;本发明不仅考虑了火电机组电气侧的动态特性,还考虑了其机械部分动态特性,保证了模型的准确性,为后续振荡分析提供可靠的模型基础。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