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745192B
公开(公告)日:2017-03-01
申请号:CN201510048731.8
申请日:2015-01-30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磁性荧光双功能纳米离子探针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微粒同时具备了量子点的荧光性能和磁性纳米颗粒的磁性能,可用作生物体内靶向定位和生物荧光成像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磁性荧光双功能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以壳聚糖修饰的磁性纳米粒子为核,通过离子交联法连接水溶性量子点得到,所述荧光量子点分布在磁性纳米颗粒的表面,其中磁性纳米颗粒的粒径大小在10-200 nm,量子点的粒径在1.5-10 nm。本发明反应条件温和,操作方法简单,制备的复合纳米颗粒具有良好的发光性能和磁性能,在生物标记、荧光免疫分析、生物分离、蛋白DNA富集与分离、载药体系的制备及目标成像等领域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4563371B
公开(公告)日:2016-09-21
申请号:CN201410822665.0
申请日:2014-12-26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XPS‑发泡水泥复合自保温T形墙角砌块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制备的复合砌块包括采用挤塑压出成型方法制备的XPS保温板模体和发泡水泥两部分;XPS保温板模体为中间为空腔的T形立体结构,空腔内设置有连接增强筋,发泡水泥填充在XPS保温板内的空腔、与XPS保温板模体固化粘结在一起,作为夹心材料。本发明的复合自保温砌块特别应用于与EPS‑发泡水泥复合自保温直墙砌块相匹配的墙体T形转角的砌筑,保温效果好,本体质量轻,抗压强度高,强度可调控,抗冲击性能强,隔音抗震和防潮抗冻性能好,长期稳定性良好,阻燃防火性能好(选用防火等级为B1级的XPS,发泡水泥A级),生产工艺简单,施工砌筑方便,综合成本低,特别适合于被动式房屋的建设。
-
公开(公告)号:CN105776910A
公开(公告)日:2016-07-20
申请号:CN201610213920.0
申请日:2016-04-08
Applicant: 济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40/121 , Y02P40/143 , Y02P40/165 , C04B7/1535 , C04B7/36 , C04B12/0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镍铁渣地质聚合物胶凝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及工业固体废弃物回收利用技术领域。原料包括:镍铁渣100份、碱性激发剂5?20份、水20?40份。所述碱性激发剂是由水玻璃100份、水滑石0.1?1.0份、松香酸钠0.1?1.0份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0.1?1.0份组成;本发明还提供了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镍铁渣地质聚合物固化速度快,强度高,耐久性好,生产效率高。同时,本发明以固体废弃物镍铁渣为主要原料,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有利于节约资源、能源和保护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04961412A
公开(公告)日:2015-10-07
申请号:CN201510382174.3
申请日:2015-07-03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水泥、钢渣微粉、矿渣微粉、粉煤灰制备水泥基复合胶凝材料的方法。水泥基复合胶凝材料由水泥、钢渣微粉、矿渣微粉、粉煤灰经混合机机械搅拌而成,各组分质量百分比:水泥60%~80%,钢渣微粉5%~20%,矿渣微粉5%~20%,粉煤灰5%~20%,以上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之和为100%;粉磨后的钢渣微粉、矿渣微粉、粉煤灰的比表面积分别控制在400~600m2/kg。本发明的水泥基复合胶凝材料,制备工艺简单,延长了凝结时间,降低了水化热,其28d强度仍能满足相应水泥标号的等级要求,能明显提高其后期强度,并能显著增大钢渣微粉、矿渣微粉、粉煤灰的利用率,减少工业废弃物的堆积,减少环境污染,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4762085A
公开(公告)日:2015-07-08
申请号:CN201510052196.3
申请日:2015-01-30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C09K11/88 , B82Y30/00 , B82Y20/00 , B82Y25/00 , G01N21/64 , C07K1/13 , C07K1/14 , C12N15/10 , C12N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功能纳米复合微球的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磁性荧光复合纳米生物探针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中复合纳米微球是以天然有机高分子为基体,通过在交联剂的交联作用将羧甲基壳聚糖修饰的磁性纳米颗粒和水溶性量子点连接得到,所述荧光量子点分布在磁性纳米颗粒的表面,其中磁性纳米颗粒的粒径大小在10-200nm,量子点的粒径在1.5-10nm;同时复合纳米颗粒经表面官能团修饰后,可与生物分子连接,形成生物探针。本发明反应条件温和,操作方法简单,制备的磁性荧光复合纳米颗粒具有良好的磁性能和荧光性能,在生物标记、生物分离、免疫检测、药物靶向释放、目标成像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4726085A
公开(公告)日:2015-06-24
申请号:CN201510048730.3
申请日:2015-01-30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的制备技术及生物分析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核壳结构量子点复合纳米晶及其探针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ZnSe基量子点核壳结构复合纳米晶的制备方法,该壳层为含有类ZnS半导体簇的复合二氧化硅壳,通过包覆复合二氧化硅壳,量子点的光化学稳定性和量子产率得到明显提高;同时基于量子点的荧光猝灭作用,制得用于检测痕量重金属离子的荧光探针。本发明反应条件温和,操作方法简单,制备的核壳结构复合纳米晶具有很好的物理化学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形成的探针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和良好的稳定性,在生物传感器、荧光探针、生物标记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4563380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410822733.3
申请日:2014-12-26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EPS-发泡水泥复合自保温L形墙角砌块的制备方法,所述砌块包括EPS保温板模体和发泡水泥两部分;EPS保温板模体为中间为空腔的L形立体结构,空腔内设置有连接增强筋;发泡水泥填充在EPS保温板内的空腔、与EPS保温板模体固化粘结在一起,作为夹心材料。本发明砌块的EPS保温板和发泡水泥紧密粘结,不易开裂,长期稳定性良好;本发明特别应用于与EPS-发泡水泥复合自保温直墙砌块相匹配的墙体L形转角的砌筑,施工方便,而且保温效果好,本体质量轻,强度可调控,隔音抗震和防潮抗冻性能好,长期稳定性良好,阻燃防火性能好(采用防火等级为B1级的EPS,发泡水泥为A级),生产工艺简单,综合成本低,特别适合于被动式房屋的建设。
-
公开(公告)号:CN104563370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410821860.1
申请日:2014-12-26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EPS-发泡水泥复合自保温T形墙角砌块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复合砌块包括EPS保温板模体和发泡水泥两部分;EPS保温板模体为中间为空腔的T形立体结构,空腔内设置有连接增强筋;发泡水泥填充在EPS保温板内的空腔、与EPS保温板模体固化粘结在一起,作为夹心材料。本发明特别应用于与EPS-发泡水泥复合自保温直墙砌块相匹配的墙体T形转角的砌筑,施工方便,而且保温效果好,本体质量轻,强度可调控,隔音抗震和防潮抗冻性能好,长期稳定性良好,阻燃防火性能好(采用防火等级为B1级的EPS,发泡水泥为A级),生产工艺简单,综合成本低,特别适合于被动式房屋的建设。
-
公开(公告)号:CN103755274A
公开(公告)日:2014-04-30
申请号:CN201310718311.7
申请日:2013-12-24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加气混凝土砌块及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加气混凝土砌块,按重量份包括以下成份:水泥20-50份、页岩灰20-55份、矿粉10-40份、稳泡剂0.08-0.12份、天然石膏0.5-3份、双氧水3-7份,水料比0.58-0.65。本发明制备出低容重介于200-500kg/m3,导热系数介于0.06-0.12W/m.k,抗压强度在0.8-3MPa,耐火性、抗冻性等各指标均可达到国家现有蒸压加气混凝土标准的自保温型加气混凝土砌块。
-
公开(公告)号:CN102051177B
公开(公告)日:2014-01-22
申请号:CN201010297647.7
申请日:2010-09-30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制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溶性荧光磁性纳米微粒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采用溶剂热法制备磁性纳米微粒并通过正硅酸乙酯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使其表面包覆SiO2壳层,通过带有胺基的硅烷偶联剂使最外层连上-NH2;最后将两水溶液混合并加入EDC等连接剂通过氨基与羧基之间的缩合反应形成化学键将磁性纳米微粒和量子点连接起来,得到荧光磁性复合纳米微粒。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制得的荧光磁性复合纳米微粒具有低毒性,良好的稳定性及磁响应性和优异的荧光性,本发明实验周期短,操作简单安全,原料成本低,在一般化学实验室均可完成,为广泛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