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掺杂纳米Cu<base:Sub>2</base:Sub>O的可见光催化平板式超滤膜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943897A

    公开(公告)日:2017-07-14

    申请号:CN201710095848.0

    申请日:2017-02-22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掺杂纳米Cu2O的可见光催化平板式超滤膜及制备方法,属于膜分离技术领域。将8.0%~20.0%(w/w)聚砜或聚醚砜、5.0%~15.0%(w/w)致孔剂、0.05%~2.0%(w/w)表面活性剂、0.05%~5.0%(w/w)掺杂纳米Cu2O和58.0%~86.9%(w/w)溶剂按照一定的顺序加入到三口圆底烧瓶中,在30~80℃温度下搅拌溶解5~16小时至完全溶解,静置脱泡8~24 小时,制成铸膜液;采用相转化法在洁净的玻璃板上刮膜,制备可见光催化平板式超滤膜。本发明所制备超滤膜的纯水通量≥430L/m2·hr·0.1MPa,牛血清蛋白截留率≥90.00%,对黄腐酸的降解去除率达到60%左右(模拟可见光下,运行1小时),具有良好的抗污染性能和可见光催化性能。本发明产品特别适用于微污染水源水处理、海水淡化预处理及生物、化工、医药领域废水的处理与回用等。

    基于Ag/AgX的可见光催化中空纤维超滤膜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807256A

    公开(公告)日:2017-06-09

    申请号:CN201611181726.5

    申请日:2016-12-20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Ag/AgX的可见光催化中空纤维超滤膜及制备方法,属于膜分离技术领域。将10.0%~25.0%(w/w)的聚砜或聚醚砜、8.0%~17.0%(w/w)的致孔剂、0.1%~2.0%(w/w)的表面活性剂、0.1%~5.0%(w/w)的Ag/AgX和51.0%~81.8%(w/w)的溶剂按照一定的顺序加入到溶解罐中,在35~95℃温度下搅拌溶解5~16小时至完全溶解,静置脱泡8~36小时,制成铸膜液;采用传统的干‑湿法纺丝工艺制备可见光催化中空纤维超滤膜。本发明所制备超滤膜的纯水通量≥370L/m2·hr·0.1MPa,牛血清蛋白截留率≥90.00%,对黄腐酸的降解去除率达到75%左右(模拟可见光下,运行1小时),具有良好的抗污染性能和可见光催化性能。本发明产品特别适用于微污染水源水深度处理、海水淡化预处理及生物化工、医药领域废水的深度处理与回用等。

    基于非金属多掺杂nTiO<base:Sub>2</base:Sub>的可见光催化中空纤维超滤膜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693730A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611181698.7

    申请日:2016-12-20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非金属多掺杂nTiO2的可见光催化中空纤维超滤膜及制备方法,属于膜分离技术领域。将10.0%~25.0%(w/w)的聚砜或聚醚砜、8.0%~17.0%(w/w)的致孔剂、0.1%~2.0%(w/w)的表面活性剂、0.1%~5.0%(w/w)的非金属多掺杂nTiO2和51.0%~81.8%(w/w)的溶剂按照一定的顺序加入到溶解罐中,在35~95℃温度下搅拌溶解5~16小时至完全溶解,静置脱泡8~36小时,制成铸膜液;采用传统的干‑湿法纺丝工艺制备可见光催化中空纤维超滤膜。本发明所制备超滤膜的纯水通量≥330L/m2·hr·0.1MPa,牛血清蛋白截留率≥90.00%,对黄腐酸的降解去除率≥65%(模拟可见光下,运行1小时),具有良好的抗污染性能和可见光催化性能。本发明产品特别适用于微污染水源水深度处理、海水淡化预处理及生物化工、医药领域废水的深度处理与回用等。

    基于金属掺杂g‑C<sub>3</sub>N<sub>4</sub>的可见光催化平板式超滤膜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669468A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611181729.9

    申请日:2016-12-20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金属掺杂g‑C3N4的可见光催化平板式超滤膜及制备方法,属于膜分离技术领域。将8.0%~20.0%(w/w)的聚砜或聚醚砜、5.0%~15.0%(w/w)的致孔剂、0.05%~2.0%(w/w)的表面活性剂、0.05%~5.0%(w/w)的金属掺杂g‑C3N4和58.0%~86.9%(w/w)的溶剂按照一定的顺序加入到三口圆底烧瓶中,在30~80℃温度下搅拌溶解5~16小时至完全溶解,静置脱泡8~24小时,制成铸膜液;采用相转化法在洁净的玻璃板上刮膜,制备可见光催化平板式超滤膜。本发明所制备超滤膜的纯水通量≥450L/m2·hr·0.1MPa,牛血清蛋白截留率≥90.00%,对黄腐酸的降解去除率达65%左右(模拟可见光下,运行1小时),具有良好的抗污染性能和可见光催化性能。本发明产品特别适用于微污染水源水处理、海水淡化预处理及生物、化工、医药领域废水的处理与回用等。

    一种高性能平板式醋酸纤维素/石墨烯共混正渗透膜

    公开(公告)号:CN104474919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410769752.4

    申请日:2014-12-15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性能平板式醋酸纤维素/石墨烯共混正渗透膜,将5.0%~25.0%(w/w)的醋酸纤维素、1.0%~15.0%(w/w)的添加剂、0.01%~2.0%(w/w)石墨烯及二甲基甲酰胺或二甲基乙酰胺或N?甲基吡咯烷酮与丙酮混合溶剂按照一定的顺序加入溶解罐中,在5~75℃温度下搅拌溶解2~18小时至充分均匀,配制成正渗透膜铸膜液;在支撑材料上采用相转化法制备高性能平板式醋酸纤维素/石墨烯共混正渗透膜。本发明的正渗透膜利用1M NaCl作为驱动液、去离子水作为原料液,在1h的测试时间里,其纯水通量达到21.0L/m2?h以上,反向盐通量小于3.5g/m2?h。

    一种循环式微生物发酵反应与料液分离一体化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3865792B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申请号:CN201410120808.3

    申请日:2014-03-28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循环式微生物发酵反应与料液分离一体化设备,由标准的不锈钢发酵罐连续发酵发酵系统改造而成,含有发酵罐、补料罐、空气过滤系统、发酵清液储存罐、菌体浓度和氨基酸在线检测系统、设备自动控制系统、膜分离系统(耐高温、耐污染膜组件)、十字形空气分布器、管路系统等。通过十字形空气分布器供给发酵所需的溶解氧和减缓膜污染;膜分离系统通过蠕动泵或吸水泵与发酵清液储存罐相连,直接完成发酵液的澄清分离;发酵液中的菌体浓度和氨基酸自动在线检测,并通过自动控制系统调节营养液的流加量和发酵反应参数,本发明适合于氨基酸生产的连续或半连续发酵工艺。

    利用抱辊测量环件圆心位置和环件外圆半径的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19410A

    公开(公告)日:2012-06-27

    申请号:CN201210008451.0

    申请日:2012-01-12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抱辊测量环件圆心位置和环件外圆半径的系统及方法,它包括环件,所述环件的一侧对称的设有与环件外壁相接触的抱辊I和抱辊II,所述两抱辊分别通过各自的抱臂I和抱臂II连接相应的油缸I和油缸II,所述两油缸内分别设有相应的位移传感器;在环件内壁设有相接触的芯辊,外壁则与主辊相接触。本方法是通过建立直角坐标系推导出环件圆心位置、环件外圆半径与两油缸行程之间的数理关系。将油缸位移传感器测量出的两油缸行程带入计算软件,即可得到瞬时环件圆心位置和环件外圆半径的数值,同时根据圆心位置即可看出环件是否发生偏移,以及发生偏移的偏移量,还可检测环件外径的不圆度。应用该方法可去掉现有辗环机的测量辊系统,容易实现,降低成本,且精度较高。

    用于预应力模具制造的变张力钢带缠绕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219743A

    公开(公告)日:2008-07-16

    申请号:CN200810013799.2

    申请日:2008-01-18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nventor: 王强 何芳 来小丽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预应力模具制造的变张力钢带缠绕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它按照预先设定的缠绕张力理论曲线自动调节钢带缠绕张力的数值,实现缠绕张力的闭环控制和模具制造过程的自动化。它包括依次连接的开卷机构、校平机构、张力控制机构、张力检测机构、缠绕机构,张力控制机构由张力粗调装置、张力细调装置两部分组成,在张力检测机构内安装压力传感器,在缠绕机构内设有编码器,压力传感器和编码器将实时获取的缠绕张力和缠绕层数数据输入自动控制系统,自动控制系统与张力控制机构和缠绕机构连接,自动控制系统依据缠绕张力理论曲线建立起控制方法,通过控制张力控制机构油缸的油压和缠绕机构的电机转矩,实现变张力条件下的闭环控制。

    径-轴向辗环实验测试装置
    7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2762926U

    公开(公告)日:2013-03-06

    申请号:CN201220492953.0

    申请日:2012-09-21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具体公开了径-轴向辗环实验测试装置,包括径向轧制机构、轴向轧制机构以及机座,径向轧制机构和轴向轧制机构均活动连接在机座上;径向轧制机构包括主辊装置、芯辊装置、两套检测装置Ⅰ、两套驱动装置Ⅰ,主辊装置和芯辊装置分别与两套检测装置相连,两套驱动装置分别驱动芯辊装置和主辊装置;轴向轧制机构包括上、下锥辊装置、上锥辊滑块装置、三套检测装置Ⅱ、四套驱动装置Ⅱ和轴向机构机架,上锥辊装置设于上锥辊滑块装置上,上、下锥辊装置分别与轴向机构机架相连。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设备结构紧凑,功能齐全,机身刚度大、变形小,使用安全可靠,设备全部采用电气控制。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