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961041A
公开(公告)日:2020-04-07
申请号:CN201811150117.2
申请日:2018-09-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续流催化反应器、其组装方法及应用。所述的连续流催化反应器包括反应容器、封装于所述反应容器内的填料以及带电荷的催化组分,所述催化组分在直流电场作用下被固定于所述填料上。所述的连续流催化反应器可以应用于单糖差向异构化反应等连续流反应。本发明的连续流催化反应器具有结构简单、可无人值守,操作安全方便等优势,且在应用于连续流反应的过程中,由于催化组分被直流电场所固定,不会随产物流出,节省了催化剂的分离步骤,提升了催化剂的利用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032386B
公开(公告)日:2019-03-15
申请号:CN201510114390.X
申请日:2015-03-1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将醛糖同时异构为相应的酮糖及差向异构体醛糖的方法。该方法以醛糖为底物,选用的催化剂为担载铁、铝、钙、镁、钼、铬、锰等金属元素的氧化改性的碳纳米管或石墨烯。当该催化剂与底物醛糖混合时不仅能够催化醛酮异构得到相应的酮糖,而且能够催化C2异构得到相应的C2异构醛糖催化剂,从而实现了用一种催化剂同时异构获得两种稀有功能糖,并且异构效率高,操作条件简单,催化剂可重复利用,能耗小、绿色环保,成本低,具有在工业上大规模生产的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06276969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510320453.7
申请日:2015-06-1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LTA型磷酸铝分子筛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0,将咪唑基离子液体、铝源、磷源、模板剂和矿化剂混合均匀,反应后得到目标溶胶,其中,所述铝源为尖晶石或水滑石;S200,将所述目标溶胶晶化后得到前驱体;S300,将所述得到的前驱体洗涤后烘干;S400,将所述烘干后的前驱体进行焙烧,得到LTA型磷酸铝分子筛。本发明采用离子热合成法来制备LTA型磷酸铝分子筛,大大加快了LTA型磷酸铝分子筛的合成速率;并且,本发明采用自尖晶石或水滑石作为铝源,大大缩短了晶化时间,降低了生产成本,为LTA型磷酸铝分子筛的产业化奠定了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5903496A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610246215.0
申请日:2016-04-1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37/08 , B01D53/94 , B01D2258/01 , B01J37/0201 , B01J37/0207 , B01J37/0213 , B01J37/0215 , B01J37/02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催化剂的涂覆方法及采用该方法制备的碳烟颗粒过滤器,属于空气净化技术领域。该涂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金属基载体的活化:将金属基载体置于500℃?1000℃的条件下活化5h?10h;涂覆液的制备:按重量份比为1?10:1的量称取催化剂源和碳,置于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所述催化剂源为具有催化金属元素的化合物;金属基载体的包裹:使所述涂覆液中的催化剂源和碳沉积包裹于所述金属基载体表面;化学沉积:将上述经涂覆液包裹的金属基载体置于550℃?1100℃的条件下培烧4h?12h,冷却,即可。采用了上述的涂覆方法,能够将有效的催化剂组分沉积到载体的表面,形成稳定的化合物,从而提高了催化剂在载体上的附着力。
-
公开(公告)号:CN104258854A
公开(公告)日:2015-01-07
申请号:CN201410494298.6
申请日:2014-09-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 济南大学
IPC: B01J23/58 , B01J23/66 , B01J29/068 , B01D53/94 , B01D53/5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存储-还原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存储-还原催化剂用于氮氧化物的去除,包括均匀混合的第一催化剂和第二催化剂;所述第一催化剂包含第一贵金属和第一载体,所述第一贵金属单独负载在所述第一载体上;所述第二催化剂包含第二贵金属、存储组分和第二载体,所述第二贵金属和所述存储组分共负载在所述第二载体上。本发明的存储-还原催化剂可以弥补传统催化剂中存储组分对贵金属活性的弱化,在充分利用存储组分的存储能力的同时,充分发挥第一贵金属的催化活性,显著提高氮氧化物的去除率。
-
公开(公告)号:CN103990421A
公开(公告)日:2014-08-20
申请号:CN201410212570.7
申请日:2014-05-1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气固多相反应的装置,包括反应管、热电偶,以及加热组件;反应管包括第一管壁和第二管壁;第二管壁的内径大于第一管壁的外径,第一管壁嵌套在第二管壁形成的空腔中,第一管壁和第二管壁之间形成两端封闭的环柱状反应腔;环柱状反应腔内设置有支撑台,支撑台与第一管壁或第二管壁之间存在间隙;第二管壁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加热组件用于加热反应管;热电偶设置在第一管壁形成的空腔中,热电偶用于测试反应管的温度。本发明的装置无需使用外围加热炉,减少了装置整体的体积,节约了占地空间,有利于装置的小型化;并且,该装置结构简单,易于制备。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气固多相反应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3721664A
公开(公告)日:2014-04-16
申请号:CN201310686814.0
申请日:2013-12-1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IPC: B01J19/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气体改性碳材料的装置和方法,其装置包括罐体、盖罩和多孔隔板;所述盖罩密封安装在所述罐体上并与所述罐体形成空腔;所述多孔隔板固定安装在所述罐体内部并将所述空腔分隔为上下两部分,上部分为反应室,下部分为进气室;所述多孔隔板的孔径≤30μm;所述进气室设置有进气口,所述盖罩上设置有出气口。其采用小孔径的多孔隔板,可将反应气体分隔为多个微小的气泡,增加了气体与待改性材料的接触面积,使得反应更充分;同时,该装置结构简单,易操作,节约了生产成本,提高了改性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9926506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108862.4
申请日:2025-01-2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IPC: B01J31/22 , B01J35/40 , B01J35/61 , B01J23/72 , B01J23/755 , C07D307/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性MOFs载体、负载型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改性MOFs载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使包含羧酸盐配体、锆盐、稳定剂、改性剂和第一有机溶剂的混合反应体系进行动态晶化反应,制得改性MOFs前驱体,之后真空活化处理,制得改性MOFs载体。本发明还公开了负载型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使金属元素负载于所述改性MOFs载体上,之后依次进行焙烧处理和还原处理,制得负载型催化剂。本发明制备改性MOFs为载体的负载型催化剂工艺简单安全且可靠,同时将该金属负载型催化剂用于制备2,5‑呋喃二甲醇时,可控性强,反应活性强,选择性高,重复利用性好,可再生性好,安全无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19592992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534709.X
申请日:2024-10-3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IPC: C25B11/089 , C25B11/061 , C25B3/23 , C25B3/07 , C25B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铜基电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电催化技术领域。该铜基电催化剂,由铜载体和原位生长在铜载体表面的铜基微米线组成,铜基微米线的内部为单质铜,铜基微米线的表面为氧化铜纳米片。铜基电催化剂具有大电化学活性面积、强结合力、强稳定性、强导电能力和高能量利用率等优点,解决了现有电催化氧化5‑羟甲基糠醛(HMF)/2,5‑呋喃二甲醇(BHMF)生产2,5‑呋喃二甲酸(FDCA)的工艺中镍基和钴基催化剂能量利用率低和铜基催化剂稳定性差的问题。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室温下即可进行,相较于其他需要高温高压、外加氧源、额外的金属元素和添加剂的铜基电催化剂制备方法而言,更加的绿色环保,成本更低。
-
公开(公告)号:CN119500116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311045420.7
申请日:2023-08-1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IPC: B01J23/52 , B01J23/66 , B01J35/30 , B01J35/45 , B01J35/50 , C07B41/08 , C07C51/235 , C07C53/08 , C07C53/122 , C07C53/126 , C07C55/06 , C07C63/06 , C07D307/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Au@Pt核壳结构负载型催化剂,包括载体以及负载在所述载体上的Au@Pt纳米颗粒,所述Au@Pt纳米颗粒呈核壳结构,其中核层为Au,壳层为Pt,所述Au@Pt纳米颗粒的粒径为2‑10nm,所述核层的直径为1‑3nm,所述壳层的厚度为1‑7nm。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Au@Pt核壳结构负载型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和在醇类氧化过程中的应用。本发明方法仅通过室温液相还原即可制得醇类氧化催化剂,过程简单便捷,且制备得到的催化剂具有独特的核壳结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优异,可使得反应体系在不添加外加碱的条件下,即可实现醇类高转化率氧化得到相应羧酸。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