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767804B
公开(公告)日:2011-12-28
申请号:CN200910200777.1
申请日:2009-12-25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C01D1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从盐湖卤水中提取锂的方法,包括1)将盐湖卤水、萃取剂和萃取介质所组成的有机相、以及协萃剂混合,进行萃取,收集有机相,2)将步骤1)所述的有机相和盐酸溶液混合,进行反萃取,收集水相即得锂离子的水溶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萃取介质是憎水性离子液体。与采用溶剂汽油为介质的传统卤水锂盐提取相比,本发明采用绿色环保的离子液体作为介质,不仅提高了锂盐提取效率,降低了反萃酸度,更重要的是避免了因使用大量易挥发性有机溶剂和高浓度盐酸导致的环境污染和设备腐蚀问题。此外,本发明所使用的有机相循环使用性良好,能大大降低从盐湖卤水中提取锂的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1948685A
公开(公告)日:2011-01-19
申请号:CN201010275261.6
申请日:2010-09-07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柠檬酸盐包覆的水溶性CdS纳米材料的合成方法及用途。该合成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a.在溶有镉离子的可溶性盐溶液中加入可溶性柠檬酸盐,制得Cd-Cit的前驱体溶液;b.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该前驱体溶液的pH值,冲入惰性气体除去混合液中的氧气;c.将硫化钠加入到上述混合液中,反应一段时间,得柠檬酸盐包覆的水溶性CdS纳米材料。本发明在温和的条件下可以获得分散性好且荧光性能良好的水溶性CdS量子点。所得量子点可用于半胱氨酸的分析测定。
-
公开(公告)号:CN101231260A
公开(公告)日:2008-07-30
申请号:CN200810018497.4
申请日:2008-02-15
Applicant: 江南大学 , 浙江赞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N27/3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以离子液体作为绿色介质的生物传感器制备方法,其主要步骤为:(1)离子液体纯化,将离子液体粗品溶于200mL丙酮中,过滤除去无机盐。(2)酶的包埋。在100mL磷酸缓冲溶液中,加入30mg酶,充分搅拌使其完全溶解。向上述溶液中加10mL按(1)方法纯化的离子液体,再剧烈搅拌2小时(2500转/分),静置分层,弃去水相,收集下层的离子液体。(3)生物传感器制备。将0.1mL按(2)方法制得的离子液体包埋液注入聚丙烯管中,管子下端用改性纤维素膜封住,从上端抽入一铂丝至离底部0.5cm处,上端用导电胶封位制成生物传感器。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所得生物传感器电化学窗口宽大于4V,基体峰电流仅数nA,电化学响应快,且稳定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01225073A
公开(公告)日:2008-07-23
申请号:CN200810018496.X
申请日:2008-02-15
Applicant: 江南大学 , 浙江赞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7D233/58 , C12P7/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1-异丁基-3-甲基咪唑结构的离子液体及制备方法及在生物转酯反应中的应用,属有机化合物制备及应用技术领域。采用等摩尔甲基咪唑和溴代异丁烷直接混合,在60℃下反应18小时,随后缓慢升温至85℃继续反应,直至反应体系变成粘稠状透明液体为止,制得1-异丁基-3-甲基咪唑溴化盐。将1-异丁基-3-甲基咪唑溴化盐与等摩尔含不同阴离子的无机盐发生复分解反应而制得各种离子液体粗品(阴离子包括PF6-和N(CF3)2-)。离子液体粗品用超纯水洗涤至溴离子检不出时,用5倍体积的丙酮稀释(粘度接近水),再分别采用活性炭和硅胶脱色,最后减压蒸馏除去丙酮、未反应物制得无色产品。其制备工艺简单、环保、成本低,且所得离子液体纯度高,可应用于光谱研究和生物催化反应。
-
公开(公告)号:CN1424127A
公开(公告)日:2003-06-18
申请号:CN02148580.1
申请日:2002-12-16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分离、检测重金属离子的功能化高分子微球的制备和应用方法,涉及制备功能化高分子材料、处理和检测污水的技术领域。解决用功能化高分子材料来脱除废水中有害金属离子,保护环境的技术问题。先是高分子微球的合成,由N-乙烯基乙酰胺(NVA)先合成低聚物,再制成大分子单体,再与苯乙烯接枝分散共聚得PNVA-g-PS微球,再是高分子微球的功能化,将PNVA-g-PS微球在酸或碱性溶剂中水解,得PVAm-g-PS微球,再与对甲基偶氮羧反应得到能分离、检测重金属离子的功能化高分子微球。该高分子微球可以重复使用。本方法是一种首创性的高效、简单、可行的工艺路线,达到废水处理,减少污染,保护环境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797913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839731.5
申请日:2024-12-13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C04B35/495 , C04B35/622 , C01G51/82 , C01B32/184 , C01B32/194 , C09K11/65 , B82Y20/00 , B82Y30/00 , H01G11/46 , H01G11/86 , H01G11/8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熵氧化物及其在制备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属于超级电容器技术领域。本发明使用硼掺杂和组氨酸和丝氨酸功能化的石墨烯量子点(BHS‑GQD)合成(Nb0.32V0.17Mo0.17W0.17Co0.17)2O4高熵氧化物纳米晶体,实现了所有金属元素在溶液和固体状态下的原子水平均匀分散。本发明制备的高熵氧化物结构为具有相互连接隧道的长程有序(Nb0.32V0.17Mo0.17W0.17Co0.17)2O4纳米晶体,其电化学性能显著提升,在功率密度为900W/kg时,其能量可高达153Wh/kg。
-
公开(公告)号:CN119772193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839728.3
申请日:2024-12-13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B22F9/30 , C22C30/00 , B22F1/054 , B82Y30/00 , B82Y15/00 , C12Q1/6825 , G01N27/327 , G01N27/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熵合金VCrMnFeAu纳米材料及其在检测miRNA‑141中的应用,属于分子生物学检测领域。本发明将金属离子与精氨酸和叶酸功能化的硼和磷掺杂石墨烯量子点(RFBP‑GQD)的配位和高温热退火相结合,制备得到VCrMnFeAu0.5的高熵纳米合金,该合金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传感性能。在此基础上,本发明基于VCrMnFeAu0.5和靶诱导DNA循环的电化学适体传感器对miRNA‑141的进行检测,并表现出超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对miRNA‑141的检测限(LOD)达到3.4×10‑21M,检测范围为1×10‑15M~1×10‑20M。
-
公开(公告)号:CN118389522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577979.2
申请日:2024-05-10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C12N15/115 , G01N27/30 , G01N27/327 , G01N27/48 , G01N33/543 , G01N33/6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枫叶状金纳米晶体及其在检测α‑鹅膏毒肽中的应用,属于分子生物学检测领域。本发明通过L‑谷胱甘肽促使金种子发生不对称演化,制备了枫叶状金纳米晶体(ML‑Au),并对适配体进行优化和截断,得到的具有20个碱基的α‑鹅膏毒肽短适配体,制备得到检测α‑鹅膏毒肽的生物传感器。本发明的生物传感器B1检测α‑鹅膏毒肽的线性范围为1×10‑9~1×10‑14M(0.9~9×105ng/mL),检测限为2.9×10‑15M(2.61×10‑3·ng/mL),检测时间仅需25min,具有灵敏度高、检测快速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0632142B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1910802881.1
申请日:2019-08-28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G01N27/30 , G01N27/32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传感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金钯‑石墨烯量子点复合材料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制备方法,用于检测啶虫脒的含量以及用于评估毒死蜱和啶虫脒对细胞的联合毒性,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称取原料柠檬酸和天冬氨酸混合均匀,加入去离子水后进行超声溶解得到反应液,将反应液蒸发之后放入烘箱内反应,反应结束后直接得到天冬氨酸石墨烯量子点Asp‑GQD,Asp‑GQD用作还原剂和稳定剂,以在单宁酸存在下产生Asp‑GQD@AuPd杂化物。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电催化活性高,灵敏度,稳定性和易用性高;检测具有高特异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624116B
公开(公告)日:2021-11-12
申请号:CN201910882304.8
申请日:2019-09-18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石墨烯‑稀土上转换复合纳米微球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属于纳米载药材料技术领域。其首先制备组氨酸功能化石墨烯量子点,然后制备石墨烯量子点‑稀土氟化物上转换复合物;对药物进行装载,最后与光热剂金纳米颗粒复合,制得石墨烯‑稀土上转换复合纳米微球。本发明利用组氨酸与稀土离子强的配位能力,实现了对稀土UCNP尺寸和形貌的有效调控;利用纳米石墨烯吸收红外光能力强及能与稀土UCNP间进行高效的能量转移,提高了稀土UCNP材料的上转换发光效率;利用纳米金对上转换发光中可见光部分的吸收产生热,实现药物的光控释放。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