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叠连接器以及线束
    6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383596A

    公开(公告)日:2019-10-25

    申请号:CN201780088048.4

    申请日:2017-03-09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在具备多个连接电路的线束中,能够兼得车辆中的配置空间的削减以及制造时的制造容易性的技术。层叠连接器由多个分割连接器相互合体而形成。所述分割连接器各自具备:分割连接器壳体,其形成有多个端子收纳室;以及多个带端子的电线,所述带端子的电线包含被收纳于所述端子收纳室的端子、以及连接有所述端子的电线。在至少一部分所述分割连接器壳体形成有卡止部,该卡止部被形成为能够与被收纳于合体对方的所述分割连接器壳体的所述带端子的电线卡止地向外凸出的凸状。

    配线构件
    6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730647B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080077763.X

    申请日:2020-10-28

    Abstract: 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双面粘着构件能够将配线构件良好地粘贴固定于粘附体的技术。配线构件(10、110、210)具备:线状传输构件(20);固定片材(30、130、230),在一主面上固定有所述线状传输构件;夹设片材(40、240),固定于所述固定片材,具有第一接触面(CS1);及双面粘着构件(50),粘贴在所述第一接触面上,在将所述固定片材中与所述夹设片材接触的面设为第二接触面(CS2)时,所述第一接触面与所述双面粘着构件之间的粘着力大于所述第二接触面与所述双面粘着构件之间的粘着力。

    布线系统
    64.
    发明公开
    布线系统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8284948A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280077183.X

    申请日:2022-11-10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扩大极细电线的应用场所。布线系统具备:干线侧布线构件,包含多个干线侧电路和多个干线侧连接器,多个干线侧电路以具有多个连接端的方式汇集;以及末端侧布线构件,包含与多个干线侧连接器中的任一个连接的末端侧连接器和与末端侧连接器连接的末端侧电路,多个干线侧连接器包含极细电线用连接器,多个干线侧电路包含与极细电线用连接器连接的多个极细电线用连接器连接电路,多个极细电线用连接器连接电路包含导体截面积为0.13sq以下的极细电线作为导体截面积最小的最极细电线。

    布线系统及多用途布线构件
    6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916826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180101771.8

    申请日:2021-09-03

    Abstract: 布线系统具备多用途布线构件,并且排他性地具备第一用途布线构件和第二用途布线构件,所述多用途布线构件包含多用途电路和与所述多用途电路连接的多用途连接器,所述第一用途布线构件包含第一用途电路和与所述第一用途电路连接的第一用途连接器,将所述第一用途电路与第一电气部件电连接,所述第二用途布线构件包含第二用途电路和与所述第二用途电路连接的第二用途连接器,将所述第二用途电路与和所述第一电气部件不同的种类的第二电气部件电连接,在对所述多用途连接器连接了所述第一用途连接器的情况下,所述多用途电路与所述第一用途电路连接,在对所述多用途连接器连接了所述第二用途连接器的情况下,所述多用途电路与所述第二用途电路连接。

    线束及线束的制造方法
    6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424274B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1880063191.2

    申请日:2018-12-13

    Abstract: 目的在于使得能够尽量削减剩余电路、剩余终端连接器等并能够容易地进行与汽车的规格差对应的应对。线束具备:第一配线构件,包括多个第一线状传送构件和第一中继连接器,多个第一线状传送构件中的多个第一线状传送构件连接于第一中继连接器;及第二配线构件,包括至少1根第二线状传送构件和与至少1根第二线状传送构件连接的第二中继连接器。通过第一中继连接器与第二中继连接器连接,多个第一线状传送构件中的连接于第一中继连接器的多个第一线状传送构件中的一部分连接于至少1根第二线状传送构件。

    布线构件
    6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176393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180016253.6

    申请日:2021-02-10

    Abstract: 目的在于提供无论线状传输构件的种类如何均能够将线状传输构件简单地熔接于片材的技术。布线构件具备:包括熔接层的片材、包括粘接层及基材层的粘接带及上述粘接带经由上述粘接层而被固定的第一线状传输构件。上述基材层与上述熔接层熔接,上述第一线状传输构件与上述片材经由上述粘接带而将上述第一线状传输构件固定于上述片材。

    配线部件
    6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667577A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2080078038.4

    申请日:2020-11-17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能够容易地将线状传输部件固定于基座部件。配线部件具备第一线状传输部件、比所述第一线状传输部件容易弯曲变形的第二线状传输部件及供所述第一线状传输部件和所述第二线状传输部件固定的基座部件,所述第一线状传输部件经由多个第一固定部而固定于所述基座部件,所述第二线状传输部件经由多个第二固定部而固定于所述基座部件,所述多个第一固定部在沿着所述第一线状传输部件的方向上以第一间距排列,所述多个第二固定部在沿着所述第二线状传输部件的方向上以比所述第一间距小的第二间距排列。

    线束及线束的制造方法
    6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424274A

    公开(公告)日:2021-09-21

    申请号:CN201880063191.2

    申请日:2018-12-13

    Abstract: 目的在于使得能够尽量削减剩余电路、剩余终端连接器等并能够容易地进行与汽车的规格差对应的应对。线束具备:第一配线构件,包括多个第一线状传送构件和第一中继连接器,多个第一线状传送构件中的多个第一线状传送构件连接于第一中继连接器;及第二配线构件,包括至少1根第二线状传送构件和与至少1根第二线状传送构件连接的第二中继连接器。通过第一中继连接器与第二中继连接器连接,多个第一线状传送构件中的连接于第一中继连接器的多个第一线状传送构件中的一部分连接于至少1根第二线状传送构件。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