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362124A
公开(公告)日:2019-10-22
申请号:CN201910661971.3
申请日:2019-07-22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G05D1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控制面二维机翼颤振系统的最优PID控制方法,首先建立双控制面二维机翼颤振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根据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基于双控制面设计双回路PID控制器;通过改进灰色粒子群算法并结合NLJ算法,设计新型复合灰色粒子群(GNPSO)算法,对双回路PID控制器的参数进行优化设计,得到最终的PID控制器。本发明能够实现双控制面二维翼型颤振系统的高效优化PID控制,本发明优化后的控制器可以更有效的操控机翼多控制面、获得更好的颤振抑制效果并缩短优化计算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09098930A
公开(公告)日:2018-12-28
申请号:CN201811086088.8
申请日:2018-09-18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F03D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导流子翼的高性能阻力型垂直轴风力机风轮,包括叶片母体和叶片导流子翼,所述的叶片导流子翼通过一侧的垂直直线边与所述叶片母体相连,所述的叶片导流子翼以此连接轴为旋转轴围绕叶片母体进行旋转,两者之间的空间形成了气流通道,所述的叶片导流子翼根据叶片母体相对于风向的位置调节气流通道的扩大和闭合。与目前传统的Savonius型风力机风轮相比,本发明所设计的垂直轴风力机风轮包含了能够与叶片母体之间形成气流通道的叶片导流子翼,使得叶片在任意风向的流动下调节叶片相对于风向的扭矩,从而获得更高的功率系数。
-
公开(公告)号:CN105134482B
公开(公告)日:2018-03-06
申请号:CN201510434002.6
申请日:2015-07-22
Applicant: 扬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7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型智能风机叶片灰色组合建模与优化振动控制的方法。该方法的步骤如下:(1)风洞试验数据采集:通过设计叶片翼型的气动试验,采集获得叶片气动特性数据;选择合适的智能驱动器,通过设计叶片智能驱动器的气动试验,采集获得驱动器的输入输出信号;(2)建立基于实验数据的叶片气动失速模型;(3)建立智能驱动器灰色模型;(4)建立大型智能风机叶片系统灰色组合模型;(5)根据第(4)步中建立的大型智能风机叶片系统灰色组合模型,基于模型预测控制方法设计控制器,实现抑制不确定干扰的大型智能风机叶片优化振动控制。本发明的方法先进科学,保证了大型风机叶片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提高大型风机发电质量等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3936286B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410155614.7
申请日:2014-04-18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无铅高钡废弃灯管制备微晶泡沫玻璃的方法:将玻璃粉、发泡剂二氧化锰、助熔剂氟硅酸钠和碳酸钠、稳泡剂磷酸钠及晶核剂二氧化钛放入球磨机内球磨,球磨后的颗粒经过预热、熔融软化、发泡、退火、核化和晶化,最后随炉冷却到室温,切割成所需形状即可;所述玻璃粉由Si02、Fe203、K20、A1203、Ca0、Na20、Li2O、MgO、BaO、PbO、ZrO2、SrO、Pb2O3组成,Si02、Fe203、K20、A1203、Ca0、Na20、Li2O、MgO、BaO、PbO、ZrO2、SrO、Pb2O3的重量份分别为66.83、0.093、5.54、2.72、2.35、9.26、0.53、1.08、8.26、0.026、0.03、1.35、0.05。该方法可制备出性能良好强度较高的微晶泡沫玻璃,且具有较高的环保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911494A
公开(公告)日:2014-07-09
申请号:CN201410155642.9
申请日:2014-04-18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承压设备焊后热处理火焰分流装置,包括分流罩与支架,分流罩为锥角120°的倒正圆锥形薄板,分流罩薄板外侧表面加工两组螺旋状凹槽,两组螺旋状凹槽为中心对称结构;支架包括3根垂直支撑杆和圆环形底座,垂直支撑杆一端与倒正圆锥分流罩相连接,另一端与水平圆环形底座相连接,3根垂直支撑杆均匀分布;圆环形底座上设有安装孔。该装置对气流流动方向进行合理的控制,改变火焰形状,形成凯瑟琳轮状火焰,偏平状燃烧气流不仅能加热球罐底部四周球壁,还能自下而上沿着球壁上升,从而改变球罐热处理的加热条件,减少球罐在热处理过程中各部位之间的温度差,提高球罐的温度均匀性,提高热处理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3790838A
公开(公告)日:2014-05-14
申请号:CN201410050070.8
申请日:2014-02-13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Ω形双向低微扬程抽水装置,包括双向进出水流道、快速闸门、双向低驼峰虹吸式出水结构、真空破坏装置和泵装置,泵装置垂直设置在进出水流道中央,泵装置两侧的进出水流道中分别设有调向闸孔,进出水流道上中部设有水平隔板,泵装置两侧的水平隔板上分别设有带浮箱调向闸门的下潜孔口,浮箱调向闸门为下潜孔口和调向闸孔的共用闸门,通过控制浮箱调向闸门,改变水流方向,实现双向抽水,低驼峰虹吸式出水结构的顶部通气孔接口连接真空破坏阀。本发明解决了双向低微扬程泵站对高效率抽水装置的迫切需求和因立式泵装置的轴向尺寸大而导致其出水高于泵站出口水位,浪费扬程的技术难题。工程结构紧凑合理,节约投资,管理控制方便,大幅度提高正反向抽水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3288334A
公开(公告)日:2013-09-11
申请号:CN201310229787.4
申请日:2013-06-09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C03B19/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40/5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少泡沫玻璃质量缺陷的模具,包括四块金属板围成的方形体框架,所述金属板下部设有两排水平设置的排气孔,两排排气孔对应设置,排气孔的半径从内至外逐渐减小。方形体框架的尺寸为106×106×60mm,金属板的厚度为3mm。排气孔为分级式台阶排气孔,分级式台阶排气孔从内到外包括直径分别为3mm、2mm、1mm的孔,直径为3mm、2mm、1mm的孔的深度均为1mm。本发明采取在金属模具的底部开出两排小的排气孔的方法,来减小模具的导热截面积,提高其导热热阻,有效降低靠近模具部分的混合粉料与心部粉料的温差。由于本发明采用的是分级式台阶排气孔的特殊结构,可以有效的防止内部具有较高压力的气体冲破具有一定粘度的混合料,汇聚形成较大的连通孔,遏制底部凹陷的产生,提高泡沫玻璃的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3205549A
公开(公告)日:2013-07-17
申请号:CN201310094655.5
申请日:2013-03-22
Applicant: 扬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5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速织机的电子多臂开口装置中阅读臂的热处理方法,将材料60Si2MnA、厚度为3mm的阅读臂圆弧状工作区域,先采取高频感应正火,然后采用高频淬火感应器进行高频感应淬火后低温回火。高频感应正火的工艺参数:电机正火频率为150KHz,电流为0.1KA,冷却方式为空冷。高频感应淬火的工艺参数:感应淬火频率150KHz,电流为0.1KA,淬火区域宽度为4mm,淬火介质为油淬,冷却方式为喷液冷却,冷却时间为3s。低温回火的工艺参数:180~200℃保温3h。本发明保证阅读臂在感应淬火后硬度要求和变形量控制的前提下,更能获得良好的硬度梯度分布,阅读臂工作区域从硬度区到基体,硬度呈明显梯度分布,强韧比约为4:6,保证阅读臂零件较长的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1173676B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010101075.4
申请日:2020-02-19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背风型风力机,风轮(1)包括若干个叶片(1‑1),若干个叶片(1‑1)的内端固定连接风轮旋转机构的上端,若干个叶片(1‑1)围绕风轮旋转机构环形分布,在风静止时风轮(1)的竖向横截面呈现M型。背风型风轮配置不受“塔架干涉”限制,可以使叶片设计得比迎风式配置更柔;同时背风M型风轮随着风速的增大自动变形,使得叶片在额定功率附近的一段风速区间内尽量处于拉伸受力状态,充分发挥叶片的材料强度,使叶片被设计得更柔更轻,进一步降低叶片及整机成本。背风型的风轮可以凭借其复位偏航力矩自动对准来流,通常比迎风型有更好的偏航控制性能,也更适用于极端气象条件下的超大型风力机。
-
公开(公告)号:CN114992044B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210698284.0
申请日:2022-06-20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风洞实验的弯掠叶片风力机气动性能优化方法,包括:1)三维建模软件对装置进行建模,确定叶片弯掠强度;2)搭建用于弯掠叶片风力机气动测量的装置;3)风洞设备安全性检查;4)采集器设定采样时间及采样频率;5)开启风洞,获得设定风速;6)采集不同工况下基准风力机的推力及功率系数;7)采集不同工况下基准风力机尾迹特性;8)采集不同工况下弯掠风力机的推力及功率系数;9)采集不同工况下弯掠风力机尾迹特性;10)数据处理。本发明直接从叶片外形设计角度出发,优化步骤简便高效,适用于风洞实验不同工况下风力发电机弯掠优化设计,较为准确的测量出弯掠叶片的气动特性曲线,为低风速弯掠叶片的气动研究提供可靠验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