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998615A
公开(公告)日:2015-10-28
申请号:CN201510400496.6
申请日:2015-07-10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基于发酵床垫料的生物炭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属于环境修复技术领域,将发酵床垫料风干后研磨,取得粒径为60目的原料,再将原料密封于坩埚中,将坩埚置于马弗炉中,经过300℃~500℃的焙烧后,降至室温后取出坩埚内垫料生物炭。本发明优点在于材料方便易得,成本低廉,制备流程简单,其处理废水中重金属污染物的效果显著;同时也为回收利用废弃垫料这类有机废弃物提供了一大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04645990A
公开(公告)日:2015-05-27
申请号:CN201510061940.6
申请日:2015-02-06
Applicant: 扬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37
Abstract: 负载Fe、Ti的膨胀珍珠岩、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属于环境修复技术领域,将无水乙醇、钛酸四丁酯、Fe(NO3)3﹒9H2O溶液和冰醋酸混合形成溶胶;将粒径为8~20目的膨胀珍珠岩与上述溶胶在磁力搅拌下混合后,经烘干,再焙烧,取得TiO2的负载量为8~20%,Fe的负载量为0.03~0.5‰的膨胀珍珠岩。可为环境修复材料用于水体和土壤中有机染料的降解,可高效去除水中有机污染物,催化剂结构新颖独特,且催化剂稳定性强,产品还具有轻质多孔,可漂浮于水面的特性,利于处理后的分离回收再生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01402490B
公开(公告)日:2010-12-08
申请号:CN200810234682.7
申请日:2008-11-14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C02F3/32 , A01K67/03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农业固体有机废弃物生物消解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种蚯蚓直接消解新鲜奶牛粪的方法。该方法是将用蚯蚓粪与新鲜奶牛粪混合物对蚯蚓驯化后,采用条垛蚓粪薄层覆盖技术将其接种到新鲜牛粪上,进行对新鲜牛粪的生物消解。本发明方法在整个消解地过程中无蚊蝇,无臭气,环保安全,工作蚓生长情况好,产成品蚓量大,产卵多;消解效率高,在日平均消耗的新鲜奶牛粪的量是蚯蚓体重的2-3倍;每3亩地可以年消解100头奶牛产生牛粪。
-
公开(公告)号:CN101627706A
公开(公告)日:2010-01-20
申请号:CN200910183109.2
申请日:2009-08-07
Applicant: 扬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20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固体有机废弃物生物消解与资源化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蚓粪复配蔬菜育苗基质及其制备方法。所说的蚓粪复配蔬菜育苗基质主要成分为蚓粪和蛭石,蚓粪含水率低于50%,在蚓粪和蛭石混合体中添加全N 0.23-0.46kg/m 3 ,P 2 O 5 1.28-1.92kg/m 3 ,K 2 O 0.43-0.65kg/m 3 。该基质是蚓粪和蛭石先按比例混合,再添加配方量的N、P、K而制成。本发明利用蚯蚓粪高吸附性能和养分复配技术有效的解决了制约提升蔬菜育苗基质质量的这一技术瓶颈,促进壮苗形成,缩短育苗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101441146A
公开(公告)日:2009-05-27
申请号:CN200810242984.9
申请日:2008-12-31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G01N1/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集不同深度土壤气体的采集装置。本发明结构是气体采集管顶端呈尖端状并封闭,在气体采集管尖端上部一圈设置多个小孔,气体采集管上端与连接管连通,连接管另一端接三通,三通另一端连通注射器前端。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土壤气体采集箱、采气袋各自存在的缺陷。本发明适应不同气候条件,能满足大规模多点采集不同深度土壤气体难题,减少了对土壤的扰动,不需事先埋入,不需额外动力、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价格低廉,省时省力,适合多点同时观测的土壤气体采集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207300827U
公开(公告)日:2018-05-01
申请号:CN201620937295.X
申请日:2016-08-24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G01N17/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拟大气条件变化的实验系统,包括供气系统、运输系统、目标空间、监测系统;位于供气系统内部的气流动力源与运输系统的一端相连,并将载气气体送入与运输系统另一端连接的目标空间,位于供气系统内部的污染气体源提供污染气体,通过分流装置分流后经软管进入运输系统侧部的小孔,使污染气体与载气一起进入目标空间;位于目标空间内部的监测系统实时监测空间内对应信息,用于反馈调节。本实用新型所述实验系统在满足实验需求的基础上实现了低成本、高稳定、易变化的目标,且能够达到一种污染不同梯度或多种污染复合的实验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204373967U
公开(公告)日:2015-06-03
申请号:CN201520081469.2
申请日:2015-02-04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G01N1/24
Abstract: 一种不同深度土壤气体的采集装置,属于土壤气体扩散、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等研究技术领域,包括钢性气体采集管、连接软管、第一三通阀、第二三通阀、支撑件和由注射筒和推杆组成的注射器;钢性气体采集管的一端通过连接软管连接在第一三通阀的第一端,钢性气体采集管的另一端的侧壁开设若干小孔;注射器的注射筒前端连接在第二三通阀的第一端;第一三通阀的第二端与第二三通阀的第二端为可分离式连接;支撑件设置在抽气后注射筒和推杆之间。本实用新型不需额外动力、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价格低廉、省时省力,且适合多点同时观测的不同深度土壤气体的采集。
-
公开(公告)号:CN201331512Y
公开(公告)日:2009-10-21
申请号:CN200820237747.9
申请日:2008-12-31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量土壤中N2O气体排放总量的试验装置。本实用新型玻璃管插入橡胶塞中,橡胶塞密闭培养瓶,软管套住玻璃管,在软管中塞入硅胶垫,硅胶垫与注射器连通,其主要技术特征在于在培养瓶内悬挂小瓶,小瓶中有双氧水。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O2的不足及难以获得准确的N2O排放总量。本实用新型在保证密闭条件下O2的充足供应,能够通过在较长时间的密闭培养下测定N2O浓度的变化而准确定量地测定N2O排放总量,即由于在瓶中加入了双氧水,保证了密闭培养条件下O2的充足供应,同时将双氧水放在悬挂的小瓶中,使其不与瓶中土壤接触,从而不会对土壤相关过程造成影响,并可直接定量的测定在较长时间段内好气条件下土壤N2O排放总量。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