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901067A
公开(公告)日:2014-07-02
申请号:CN201410142349.9
申请日:2014-04-10
Applicant: 扬州大学 , 江苏省检验检疫科学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橡胶制品中多环芳烃的检测方法。本发明将橡胶制品经橡胶—硫化橡胶化合物中油的芳香性测定预处理后,再加入总体积0.1~10%的含氘代活泼氢的交换试剂,振荡摇匀后,取适量样品溶液再经橡胶—硫化橡胶化合物中油的芳香性测定进行核磁共振氢谱测试并计算湾区质子含量。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所存在的原本达到法规要求的样品呈现“阳性”结果的缺陷。本发明当样品中含有与苯环相联的羟基、胺基等官能团时,通过在样品配制时加入少量含氘代活泼氢的交换试剂来避免上述官能团产生的干扰,而所用添加剂为重水或氘代的甲醇、乙醇等有机小分子,添加量小,对环境污染小,对现有标准方法改动较小,容易推广实施,操作方便,成本价廉。
-
公开(公告)号:CN103755864A
公开(公告)日:2014-04-30
申请号:CN201410023341.0
申请日:2014-01-20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C08F220/14 , C08F220/06 , C08F2/44 , C08K3/36
Abstract: 一种荧光有机玻璃的制备方法,涉及有机玻璃的生产技术领域,先制备玻璃混合体,然后将玻璃混合体置于模具中,按常规方法定型;其特点是本发明的玻璃混合体的制备方法是:将以MAA为第一配体的稀土三元配合物Eu(MAA)3phen、MMA和助剂放入带有冷凝装置的容器中,在70~80℃下搅拌均匀后加入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反应至出现爬杆现象。本发明制成的玻璃具有红光,生产过程减少了正硅酸乙酯水解过程中有毒物质的排放,有利于环保。本发明制备成本低廉,工艺简单,荧光性强,可望在LED、激光器等领域中得到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554687A
公开(公告)日:2014-02-05
申请号:CN201310526596.4
申请日:2013-10-31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C08L23/16 , C08L23/08 , C08J3/24 , C08K13/06 , C08K9/00 , C08K3/22 , C08K3/02 , C08K5/01 , C08K5/13 , C08K5/526 , C08K5/09 , C08K5/3447 , B29C4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L23/0853 , B29C71/04 , C08K2201/003 , C08L23/16 , C08L2201/02 , C08L2201/08 , C08L2203/18 , C08L2205/035 , C08L2312/06 , C08L23/0815 , C08L91/06 , C08K13/06 , C08K9/00 , C08K2003/2224 , C08K9/10 , C08K2003/026 , C08K5/09
Abstract: 一种环保型阻燃聚烯烃热缩管的生产方法,涉及阻燃热缩管生产技术领域,先用带密炼机的双螺杆挤出机混炼造粒,采用单螺杆挤出机将造成的粒料挤出,制得成型管材,然后将管材再经过电子加速器100~150KGy辐射交联,最后再将管材进行扩张定型。本发明在扩张定型前采用辐射交联技术对成型管材进行处理,制成的热缩管具有良好的阻燃、机械、绝缘、耐磨、耐热老化等性能,辐射交联大幅度提升了产品的机械性能和阻燃性能。该热缩管在生产、储运、使用过程中,对环境无污染,对人体无害,燃烧时不会产生有害气体,完全符合欧盟ROHS指令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2875986A
公开(公告)日:2013-01-16
申请号:CN201210379217.9
申请日:2012-10-09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一种生物可降解高分子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涉及可降解高分子合金材料的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加入第三组分作为酯交换剂的方法,利用熔融共混将生物可降解的聚丁二酸丁二酯和聚乳酸进行熔融复合,并通过酯交换剂的浓度来控制酯交换反应的程度和相畴的大小,从而制备得到具有宏观均相并具有良好力学性能的生物可降解高分子合金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2863779A
公开(公告)日:2013-01-09
申请号:CN201210396954.X
申请日:2012-10-18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一种聚合物互穿网络与碳纳米管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涉及互穿网络复合物的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蓖麻油作为合成聚氨酯的原料,将碳纳米管分散在蓖麻油中成为稳定的悬浮体系,利用原位聚合法制备出聚氨酯预聚体,再进一步与环氧树脂互穿,制备碳纳米管原位复合的基于可再生资源的聚氨酯/环氧树脂互穿网络复合材料。利用此法制得的复合材料,碳纳米管的分散均匀,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拉伸强度以及杨氏模量,特别是高温下的杨氏模量都显著提高,与单纯的聚氨酯/环氧树脂互穿网络材料相比,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更加优异。此外,通过改变碳纳米管浓度及其表面官能团,还可以设计和控制互穿网络复合材料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1885868B
公开(公告)日:2011-09-28
申请号:CN201010229337.1
申请日:2010-07-16
Applicant: 扬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30/702
Abstract: 一种回收胶粉制备磁性橡胶的方法,属于功能材料的制备技术领域,以钡和铁的可溶性盐为原料,以氨水和碳酸铵为沉淀剂,采用共沉淀法制备六角铁酸钡纳米颗粒;通过机械混合,将六角铁酸钡纳米粉体与废胶粉混合;将混合后的粉料在微波场下辐照,实现废胶粉半脱硫和断键活化;通过平板硫化,得到硫化橡胶,再经外加脉冲强磁场充磁,制成磁性橡胶。本发明所制备的磁性橡胶具有良好的无机磁性颗粒与橡胶相容性,较好的力学性能与磁性能等特点,解决了废胶粉再生利用中脱硫活化与无机-有机材料复合过程的界面相容性等问题,从而实现了利用废弃橡胶制备电磁功能材料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1949071A
公开(公告)日:2011-01-19
申请号:CN201010288044.0
申请日:2010-09-16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一种生物可降解复合纤维及其生产方法,涉及复合纤维生产技术领域,以三氯甲烷和二甲亚砜作为复配溶剂,将聚己内酯和聚乳酸溶于所述复配溶剂中,经超声分散后制成透明均一的纺丝液,再将所述纺丝液引入静电纺丝装置中,经喷射制成直径为200~1100nm的微/纳米纤维。本发明利用一种简便、直接、成本低廉,制备的聚己内酯/聚乳酸微/纳米纤维在力学性能、降解速率等方面存在良好的互补性,将它们复合是获得降解速率和力学性能介于两者之间的新型生物材料的有效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1891236A
公开(公告)日:2010-11-24
申请号:CN201010229340.3
申请日:2010-07-16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合成单分散性钐掺杂稀土氧化铈纳米晶的方法,属于功能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先采用可溶性硝酸铈和硝酸钐为原料,以尿素作为沉淀剂,配制成水相溶液;再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表面活性剂,正丁醇为助表面活性剂,正辛烷为油相,加入所述水相溶液,形成反相微乳液;将所述反相微乳液充填入内衬为聚四氟乙烯的高压反应釜中,加热反应,将所得反应生成物经离心分离去除正辛烷,洗涤去除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正丁醇,得到前驱体产物;将所述前驱体产物经过光辐照,制得颗粒尺寸均一,形貌控制的晶化合成单分散性钐掺杂稀土氧化铈纳米晶。
-
公开(公告)号:CN101875774A
公开(公告)日:2010-11-03
申请号:CN200910264351.2
申请日:2009-12-21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聚芳醚/纳米膨胀石墨/碳纤维高强导电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材料由主基体聚芳醚、增强体碳纤维和膨胀倍数100倍以上的膨胀石墨组成,各组分的质量份为:主基体聚芳醚100份、增强体碳纤维1~30份、膨胀石墨1~8份。在聚芳醚/纳米膨胀石墨复合体系中通过添加增强体碳纤维制备了高强度、高导电性的复合材料。在碳纤维和膨胀石墨含量较少的情况下,体系的体积电导率可达10-1S/m,体系的力学性能优异,拉伸强度可以达到101.6MPa,弯曲强度达到232.3MPa,冲击强度为25.64kJ/m2。本发明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可在防静电材料、电磁屏蔽材料、微波吸收等领域广泛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1805938A
公开(公告)日:2010-08-18
申请号:CN201010130140.2
申请日:2010-03-23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相容的纳米导电纤维及制备方法,含有聚乳酸、碳纳米管、十二烷基磺酸钠三种组分,其质量配比为:聚乳酸100份、碳纳米管5-10份、十二烷基磺酸钠1份,将三种组分利用复配溶剂三氯甲烷和二甲基亚砜制备成纺丝液后,采用静电纺丝装置喷射制得生物相容的纳米导电纤维,纤维直径为200-500nm,碳纳米管被聚乳酸均匀包裹并在纤维内有序排列,所述的碳纳米管表面羟基化,羟基质量分数为3.06wt%,直径为10-20nm,长度为30μm,纯度大于95wt%,比表面积大于200m2/g。本发明工艺先进简单,配方合理,制得的纳米导电纤维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应用前景广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