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123321B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111383770.5
申请日:2021-11-19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J3/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并网测试系统,包括:新能源测试管理平台与新能源运行控制移动测试系统连接,用于选取测试模板建立测试任务,新能源运行控制移动测试系统接收到测试任务并生成判定结果传输至新能源测试管理平台,新能源运行控制移动测试系统包括频率信号发生模块和高精度数据采集模块连接,新能源运行控制移动测试系统根据接收的测试任务,调用频率信号发生模块和高精度数据采集模块进行自动化并网测试,输出测试结果,新能源运行控制移动测试系统还包括测试结果判定模块,测试结果判定模块用于接收测试结果,并根据测试结果判定模块中的诊断模型对测试结果进行质量检测,输出所述判定结果。提高新能源并网测试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612039B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1711084659.X
申请日:2017-11-07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多个光伏系统的负荷分布式分配的加速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在相邻两个光伏系统之间构造双向通信网络,通过切比雪夫多项式滤波的功率规划一致性算法对各个光伏系统的容量初值和负荷初值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得到各个光伏系统的功率参考值;通过牛顿插值法对预置功率电压曲线进行采样并拟合得到二次曲线,将功率参考值和二次曲线进行联立得到联立方程的判别式;根据判别式得到最新运行点,在判断最新运行点满足预置收敛判据后,将与最新运行点对应的电压值作为各个光伏系统的逆变器的直流侧电压值输出。
-
公开(公告)号:CN115313512A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210982611.5
申请日:2022-08-16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微电网两阶段管理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根据风电光伏实际出力值、风电光力预测出力值和预算参数,构建可调盒式不确定集合约束;根据所述微电网设备模型和所述可调盒式不确定集合约束,构建包括不确定参数、日前运行成本、实时调度成本、日前调度约束和实时调度约束的微电网能量管理模型;在预测误差条件下,以运行成本最低为目标函数,将所述微电网能量管理模型分解为主子问题求解,得到日前调度方案和实时调度方案,进而调整可控机组出力量、电储能系统充放电量及购售电计划量。采用本发明,通过优化手段得到最恶劣场景下的调度方案,并增加不确定性预算参数,对决策方案的保守程度进行调节。
-
公开(公告)号:CN115018363A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10739559.0
申请日:2022-06-28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Q10/06 , G06Q50/06 , G06F30/20 , H02J3/00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台区变压器的二阶段配电网规划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待规划区域的备选变压器信息和区域信息;构建第一阶段规划模型,求解获得在总规划年限内共需投建的所有变压器型号和数量;构建第二阶段规划模型,求解获得各年份需投建的变压器型号和数量;生成所述待规划区域的配电网规划方案,并分批投入变压器。相比于现有技术,通过二阶段规划并分批将变压器进行投入,避免了一次性规划引起的规划初期变压器容量冗余的问题,提高了变压器的使用率,使待规划区域的变压器能够得到充分利用并降低了规划成本和变压器损耗;另一方面,降低了配电网出现故障的概率和维护成本,有效降低规划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4744635A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210418349.1
申请日:2022-04-20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压配电网的电压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通过获取在目标地理区域的用电负荷曲线和电压数据,并根据用电负荷曲线和电压数据,确定分布式储能设备的放电时间,从而根据实际电网情况进行灵活放电,以针对性的解决负荷电压越限的问题;再基于预设电压控制策略,根据电压数据,生成分布式储能设备的电压控制参数,以保证电压控制能够满足低压配电网的电压要求;最后在放电时间内,根据电压控制参数,使分布式储能设备进行放电操作,并控制分布式储能设备的放电功率,从而实现灵活精准负荷电压调控,有效改善电压偏差而满足低压配电网对供电电压指标的要求,有效解决低压配电网低电压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447985A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210139742.7
申请日:2022-02-15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梁晓兵 , 王红星 , 郑锦抛 , 张远 , 安然然 , 刘军 , 陶然 , 陈兴华 , 陈锦昌 , 王钤 , 王奕 , 黄振琳 , 梅成林 , 赵艳军 , 杨跃 , 岳菁鹏 , 陆俊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波力发电多源输入电能变换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发电整流模块、汇集逆变模块和升压并网模块;发电整流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发电单元、整流单元和测量保护单元,用于将波力发电机组发出的不规则的交流电变换成稳定的直流电;汇集逆变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测量保护单元和逆变单元,用于对直流电进行逆变;升压并网模块,包括升压变压器和测量保护单元,用于对逆变后的电压进行升压;其中,采用多机共用一台升压变压器对经过逆变单元的交流电进行升压处理,接线方式是单母线主接线、单母线分段主接线或者星形主接线。通过上述方式,本申请提高了波力发电多源输入电能变换系统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供电可靠性与并网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239262A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111519513.X
申请日:2021-12-13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0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500kV单相自耦变压器替换运行评估方法及系统,综合考虑变压器替换前后,短路电压百分比、变压器容量、绕组等效电容、电压抽头等因素共同作用下的变压器等值数学模型,从而简化建模分析的参数录入,提高建模仿真效率;在此基础上,以三相电压不平衡度、零序电流、相间环流、运行热稳定性等为指标综合开展评估,提出具有普适性的500kV单相自耦变压器替换运行的评估方法及优化运行能力的措施。
-
公开(公告)号:CN114094613A
公开(公告)日:2022-02-25
申请号:CN202111454634.0
申请日:2021-11-30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配网储能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低压配网分布式储能装置,包括柜体,所述柜体的内部设置有两侧分布的电池仓和电气仓;所述电池仓和电气仓通过隔板隔开,所述隔板开设有多个通风口;所述电池仓的侧面设置有连通电池仓的空调;所述电气仓的正面和背面分别开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设置有风机;所述电气仓的正面设置有出风口。本发明的低压配网分布式储能装置增强装置的散热排风效果,减少热量积聚带来的毁坏设备及人身伤害风险,并设置隔板分隔设备区域,减轻电池仓内的电池过热起火对电气仓内的变流器造成伤害,延长救援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1120020B
公开(公告)日:2022-01-25
申请号:CN201911368562.0
申请日:2019-12-26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超超临界机组改造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分别获取超超临界机组的旁路系统、给水系统、汽机控制系统、锅炉控制系统、燃烧管理系统、综合控制系统和机网协调的功能指标参数;若所述旁路系统、所述给水系统、所述汽机控制系统、所述锅炉控制系统、所述燃烧管理系统、所述综合控制系统和所述机网协调的功能指标中存在有不合格指标,对所述不合格指标进行改造直至所述不合格指标合格;对所有功能指标均合格的超超临界机组进行黑启动能力试验。本申请的超超临界机组改造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再启动所需要的时间长、启动操作极为繁琐,难以满足电网对电源快速恢复的需求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880771B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1911269380.8
申请日:2019-12-11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J3/1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输配网无功优化方法及装置,其方法包括:构建了计及不确定性的输配网二阶段鲁棒无功优化模型,并针对所构建模型结构特点,给出了采用benders分解法将模型分解为主问题和子问题并进行求解的步骤和流程。本申请通过有效计及新能源发电及负荷预测的不确定性,增强无功优化决策结果的抗扰动能力,并且方法系统全面地考虑了输配电网的各种无功补偿和无功支撑元件,同时本发明所提模型和求解方法不仅可以保证所得结果为最优解,而且具有较高的计算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