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630545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641656.7
申请日:2023-12-04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R31/00 , G06F30/23 , G06F30/10 , G06F119/02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接器件的可靠性测试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待测试压接器件的电压、电流以及开关频率的时变数据;获取每个芯片子模组所承受的电‑热‑力分布情况;确定薄弱芯片子模组的电‑热‑力分布情况;建立单芯片子模组对应的多物理场有限元仿真模型,在所述多物理场有限元仿真模型中实现所述薄弱芯片子模组的电‑热‑力分布等效,以使预设的功率循环实验装置对所述薄弱单芯片子模组进行功率循环实验,得到所述薄弱单芯片子模组的功率循环实验寿命;获取待测试压接器件的测试寿命,对所述待测试压接器件的可靠性进行分析。通过本发明可以降低了压接器件的可靠性测试实验难度及器件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7572280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562025.6
申请日:2023-11-21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R31/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流器高低电压穿越测试方法及系统,适用于高低电压穿越测试系统的上位机,所述高低电压穿越测试系统包括:三相电网电源、维也纳整流单元、直流母线、电网模拟源、直流模拟源以及待测变流器;方法包括:获取待测变流器的额定输入电压,根据预设的步进值以及额定输入电压对待测变流器重复进行最高电压穿越测试和最低电压穿越测试操作,得到待测变流器的高低电压穿越曲线测试结果;其中,在每次测试时,维也纳整流单元通过直流母线向电网模拟源提供母线电压,电网模拟源向待测变流器提供测试所需的三相电压,直流模拟源向待测变流器供给额定输出电压,并向直流母线回馈电流,减少了电流循环,降低了测试能耗和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6660755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701359.0
申请日:2023-06-14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R31/36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的故障辨识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将锂离子电池进行预设测试实验,获得测试数据,根据测试数据,将锂离子电池的等效电路结构,进行模型参数拟合及荷电状态估计,建立等效电路数字模型;根据等效电路数字模型和锂离子电池物理系统,生成锂离子电池的双源数据;统计分析锂离子电池运行预设时间的双源数据的偏差相似度,判断锂离子电池的当前运行状态;若锂离子电池异常,在预设双源偏差条件下,根据优化变量,最小化等效电路数字模型的参数变化量,根据参数变化量,判定锂离子电池的故障类型,得到故障辨识结果。本实施例实现了有效识别锂离子电池的故障类型,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异常判定和故障类型辨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963418A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211731981.8
申请日:2022-12-30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R31/392 , G01R31/36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储能电池运行状态的检测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获取电池储能系统中各电池的实时数据和电池串并联关系,根据串联结构和各电池的实时数据,计算各串联结构下的异常概率向量;将同一串联结构下的电压异常概率向量和温度异常概率向量进行证据融合,获得串联异常概率矩阵;根据并联结构的各电池串的实时电流数据,计算并联结构的各电池串的电流异常概率向量;将并联结构的各电池串的电流异常概率向量赋权给串联异常概率矩阵,获得异常状态评价矩阵;根据异常状态评价矩阵,判定各电池的运行状态,获得电池储能系统中各电池的异常位置。本实施例实现电池储能运行状态的实时异常检测和定位,提高电池储能异常状态预警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656763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418547.4
申请日:2022-11-14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R3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MMC子模块动态特性检测电路和方法。该检测电路包括一个直流电源、一个IGBT半桥模块和一个电感,所述IGBT半桥模块包括第一IGBT器件和第二IGBT器件,所述电感的一端接于所述第一IGBT器件集电极的引出端,所述电感另一端接于MMC子模块的第三IGBT器件发射极的引出端;所述第二IGBT器件集电极接于MMC子模块的第四IGBT器件发射极的引出端。所述MMC子模块包括所述第三IGBT器件、第四IGBT器件和电容,所述第三IGBT器件和第四IGBT器件串联后得到的半桥电路与所述电容并联连接。本发明技术方案实现了在不破坏MMC子模块封装的条件下,对所述MMC子模块进行多脉冲测试,同时减少了检测电路的元器件。
-
公开(公告)号:CN115603582A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211090450.5
申请日:2022-09-07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CN)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CN)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压直流电源及其控制方法,其中高压直流电源包括:LLC变换器单元和双有源桥式变换器;LLC变换器单元和双有源桥式变换器的输入端均采用电压恒定的直流母线供电,LLC变换器单元包括若干个LLC变换器,若干个LLC变换器输出端依次串联连接;LLC变换器单元的输出端与双有源桥式变换器的输出端串联。本发明通过将LLC变换器单元和双有源桥变换器输入端并联连接,LLC变换器单元的输出端与双有源桥式变换器的输入端串联连接,通过LLC变换器高效率定频输出,并利用LLC变换器单元投切和双有源桥式变换器电压的连续调节,实现直流电源高电压宽范围高效率输出。
-
公开(公告)号:CN115498908A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2211244191.7
申请日:2022-10-11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M7/483 , H02M7/5387 , H02M1/3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非对称配置的MMC子模块,所述非对称配置的MMC子模块应用于逆变工况下;非对称配置的MMC子模块的上桥臂包括第一IGBT模块和第一FRD模块,第一IGBT模块包括m个并联连接的IGBT芯片,第一FRD模块包括n个并联连接的FRD芯片;其中,m、n为正整数,且m j。本发明通过对不同工况下的MMC子模块配置不同的上桥臂和下桥臂的芯片数量,能够有效降低芯片平均结温,从而降低MMC子模块的温度,继而降低其失效概率,提高了MMC子模块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270941B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110593257.2
申请日:2021-05-28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压交直流配电模态转换系统及其时序控制方法和装置,涉及电力系统输配电技术领域。所述系统包括配电电源、配电线路、负荷、送端变流器、受端变流器和若干断路器。低压交直流配电模态转换系统的时序控制方法,通过检测系统线路中的电流电压的状态,控制不同断路器的断开闭合动作,实现电源通过送端变流器和受端变流器向负荷输送功率,完成由交流供电模态向直流供电模态的切换。本发明通过检测两侧电压电流变化情况确定两侧开关切换控制的方案来确保切换的快速性和可靠性,使末端需求功率增大导致电压降落明显时由交流配电模态平滑切换至直流供电模态,不需另设通信线路,成本低,且能够保证变流器等元器件安全和用户供电连续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724849A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210540305.6
申请日:2022-05-18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薄膜电容器,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包括支撑轴芯、第一卷绕部、温度抑制部以及第二卷绕部;所述第一卷绕部卷绕设置在所述支撑轴芯外,所述温度抑制部套设在所述第一卷绕部外,所述第二卷绕部卷绕设置在所述温度抑制部外;所述主体外部包覆设置有绝缘层,所述主体的两端均设置有电极引出线。与现有技术相对比,温度抑制部能够对第一卷绕部以及第二卷绕部整体进行降温处理,便捷快速有效地抑制薄膜电容器的温升,提高其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4614488A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2210381311.1
申请日:2022-04-12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交直流配电系统的电压相位同步控制方法及装置。所述交直流配电系统包括送端变流器、受端变流器、电源、线路和负载;当交直流配电系统工作在直流配电模态下时,电源的输出端与送端变流器的输入端连接,送端变流器的输出端与线路的输入端连接,线路的输出端与受端变流器的输入端连接,受端变流器的输出端接入负载;所述方法,包括:当交直流配电系统工作在直流配电模态下时,通过受端变流器检测感应电压,得到待测信号;采用双相位锁定放大器,根据待测信号,以及根据待测信号构造的第一参考信号和第二参考信号,得到待测信号的电压相位。本发明能够实现交直流配电系统从直流配电模态到交流配电模态的平滑切换。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