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869386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1090509.X
申请日:2024-08-09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双平面通信设备及其双主竞争操作优先级确定方法,该双平面通信设备包括第一通信平面和第二通信平面,并且双平面通信设备中设有第三方逻辑器件,该第三方逻辑器件的寄存器资源被划分成隔离的第一寄存器和第二寄存器,第一通信平面可以通过总线访问第一寄存器,第二通信平面可以通过总线访问第二寄存器;两个通信平面分别通过各自的总线访问第三方逻辑器件中各自对应的寄存器,在无直接交互的情况下,第一通信平面或第二通信平面每次管理访问共有资源前,通过读写各自的寄存器来实现间接协商的效果,以此来确定双平面的操作优先级,这样既达到了双主物理隔离但可协商的效果,又可以避免同时访问管理共有资源带来的冲突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785257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1100441.9
申请日:2024-08-12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IPC: H04W28/16 , H04W28/24 , H04L41/0893 , H04L41/147 , H04L41/16 , G06N3/0442 , G06N3/045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的切片资源调整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包括:确定流量数据集,并获取流量预测模型,将流量数据集输入至流量预测模型的第一LSTM层中进行位置编码,以得到特征向量集,将特征向量集输入至流量预测模型的Transformer层中进行特征提取,并将经过特征提取的特征向量集输入至流量预测模型的第二LSTM层中进行深度特征提取,以确定流量预测序列。进而对电网中各个切片的资源进行调整。通过将LSTM层和Transformer层这两种网络模型结合,使得流量预测模型在提取长短期依赖关系上有更优异的表现,能够准确估计电网中各个切片的未来流量需求,为电网资源的分配提供决策支持,提高切片资源的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289811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506174.9
申请日:2024-04-25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KVOH纳米材料及制备方法和水系锌离子电池,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五氧化二钒正极材料性能较低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的KVOH纳米材料通过在乙二醇水溶液中进行溶剂热反应得到,由于反应中钾离子的引入扩大了电极材料层间的离子传输通道,提高了电池的循环性能,同时四价钒的引入还提高了电池的比容量,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五氧化二钒正极材料性能较低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200221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364290.1
申请日:2024-03-28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IPC: H04L45/02 , H04L45/121 , H04L45/24 , H04L45/76 , G06N3/042 , G06N3/0464 , G06N3/09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确定性通信网络的智能路由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控制转发分层架构,利用控制层进行数据采集,获取网络拓扑与流量信息模型。根据网络拓扑建立拓扑转化图,使用基于转化图的图卷积网络聚合链路特征获取全局链路特征;获取流量备选路径特征,使用循环神经网络编码路径特征获取路由特征;使用深度神经网络对流量基础信息编码获取流量特征;整合全局链路特征、路由特征与流量基础特征得到决策网络输入特征。根据流量调度需求,分解流量调度。调度流量,将最大化网络可调度性为目标,对流量调度结果设置奖励函数。多次迭代训练,当网络调度性能达到最佳,输出所有流量调度动作。本发明可以实现网络性能最佳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8074073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018885.1
申请日:2024-01-05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5G通信的配网差动保护系统及方法,涉及继电保护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N组配网线路两端的电力参数,所述电力参数包括差动电流数据DL和差动电压数据DY;数据预处理模块,用于将采集的N组差动电流数据DL和N组差动电压数据DY进行处理。本发明通过采集线路两端的差动电流数据DL和差动电压数据DY,生成配网线路的综合指数ZS,以及构建故障风险等级模型,不仅可以判断此时电网处于异常运行状态,还可以直接判断出电网故障的等级,并对电网故障的等级有针对性的处理,避免了所有电网故障均实行断电处理的问题,保证了电网供电的可靠性,继而提升了用户用电体验。
-
公开(公告)号:CN113645059B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110729537.1
申请日:2021-06-29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切片确定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根据分布式电力监控系统中各监测终端采集的电力监控数据,确定各监测终端的网络需求特征图;根据电力监控数据的网络需求,对各监测终端的网络需求特征图进行分类,得到至少一类的候选网络需求特征图;一类候选网络需求特征图对应一类监测终端;将各类候选网络需求特征图分别输入至网络切片模型中,得到各类监测终端对应的目标网络切片。如此,利用网络切片使分布式电力监控系统内的通信无线化,无需再铺设光纤等有线网络,网络切片模型确定的目标网络切片用于对应类监测终端传输采集的电力监控数据,提高了电力监控数据的传输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761172A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10713928.3
申请日:2023-06-15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IPC: H04W12/069 , H04W12/088 , H04W12/0471 , H04L41/40 , H04L41/0895 , H04L9/32 , H04W76/1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SD‑WAN的安全网络构建方法,该方法可以在私域网中部署SD‑WAN‑POP节点;建立SD‑WAN‑POP节点与内网交换机之间的通信隧道,其中,内网交换机经过安全设备及运营商路由器与基站通信;通过多个SD‑WAN‑CPE节点通过sim卡与基站建立通信隧道,实现各个SD‑WAN‑CPE节点经过基站、运营商路由器、安全设备及内网交换机与SD‑WAN‑POP节点通信;建立多个边缘装置与SD‑WAN‑CPE节点之间的通信隧道,实现多个边缘装置间的安全通信,如此,边缘装置可以利用SD‑WAN‑POP节点与SD‑WAN‑CPE节点可以相互通信的特点,与SD‑WAN‑POP节点通信,从而,实现各个边缘装置间的安全通信。可见,本申请可以利用SD‑WAN构建边缘装置间的安全通信,保障用户的数据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6087604A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211206828.3
申请日:2022-09-30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IPC: G01R19/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气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自动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单圆环差分式磁通门电流传感器。本发明提供的单圆环差分式磁通门电流传感器,通过设计半中空的磁芯结构,并使两个激励绕组分别缠绕在磁芯的半中空侧的两个桥臂上形成差分结构,通过两个激励绕组反向串联的方式,使整个电流传感器不需要更多的信号发生装置,也不需要更多的感应绕组,激励绕组结合信号处理装置即可进行待测电流值的读取,引入信号补偿电路能够有效减少噪声以及环境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提高传感器的测量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561510A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2211187094.9
申请日:2022-09-28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IPC: G01R19/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低功率低损耗比例放大的磁通门电流传感器及测量方法,所述传感器包括镂空式结构的磁芯、逻辑判断装置、激励信号发生装置和信号处理装置;磁芯由半径相同但角度不同的半圆环和整圆环交替堆叠形成的镂空式圆环结构,在半圆环与整圆环交替侧缠绕第一激励绕组,在整圆环与空隙交替侧缠绕第二激励绕组;根据逻辑判断装置判断的待测电流的大小,控制第一/或第二激励绕组的输入端连接激励信号发生装置以及第一/或第二激励绕组的输出端连接信号处理装置。本发明提供的磁通门电流传感器,通过采用镂空式结构的磁芯,能够比例放大待测小电流、扩大传感器的测量范围,还能有效降低传感器的功率消耗和磁芯内的损耗,提高测量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496239A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2211166266.4
申请日:2022-09-23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蓄电池可视化运维管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变电站蓄电池组运维管理系统,包括BIM运维管理平台、GIS监控系统、触控显示单元、派单系统,所述BIM运维管理平台分别与GIS监控系统、触控显示单元、派单系统电性连接;本发明通过BIM+GIS的融合技术在变电站蓄电池组运维上的应用,实现可视化运维管理,能精准的对每节电池进行数字化运维管理,对问题蓄电池能及时安排运维人员进行抢修或及时预测有问题的蓄电池及时更换。本发明通过BIM运维管理平台能够实现设计过程的三维协同规划、施工建造全过程的一体化管控和后期生产运维的智能化管理,方便运维人员提前制定运维管控措施,有效降低运维成本,提高运维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