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03215508U
公开(公告)日:2013-09-25
申请号:CN201320169312.6
申请日:2013-04-08
Applicant: 安徽华东光电技术研究所
IPC: F21S8/10 , F21V7/22 , F21V5/02 , F21W101/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飞行着陆灯,包括光源、与所述光源适配的反光罩及与所述反光罩相适配的玻壳,所述反光罩为内表面阳极氧化处理的抛物面结构;与所述反光罩适配的玻壳内表面中心为光屏结构,玻壳内表面中心以外的位置为棱镜结构;所述光源设于反光罩的焦点位置;该飞行着陆灯,反光罩的聚光性能好,光能的利用率高;能适用于任何点光源,在具有通用性的同时,能极大的节省光能。
-
公开(公告)号:CN202884542U
公开(公告)日:2013-04-17
申请号:CN201220458421.5
申请日:2012-09-10
Applicant: 安徽华东光电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进型氙气放电光源,其包括:玻锥1,其包括作为反射面的内表面以及供该反射面上的光通过的出光口13,该反射面为抛物面,该反射面上设置有一层非金属反光膜2;玻屏3,其密封该出光口13并与该玻锥1形成收容空间10;氙气灯芯4,其安装在该收容空间10内作为光源且位于该抛物面的焦点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高压不会对非金属反光膜2放电,提高了启动时可靠性;同时玻锥1内表面可以全部镀上非金属反光膜2,增加反射面积;非金属反光膜2的反射率比铝反光膜的反射率高10%,从而提高光源的光效,增加光源的照明亮度。
-
公开(公告)号:CN202419414U
公开(公告)日:2012-09-05
申请号:CN201120527396.7
申请日:2011-12-16
Applicant: 安徽华东光电技术研究所
IPC: F21S8/10 , F21V19/00 , F21V17/16 , F21V15/00 , F21W101/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组合式双模飞机搜索灯,包括灯架,在灯架顶端中心设有HID灯泡,在灯架顶端位于HID灯泡周边均匀分布有大功率红外LD;在所述灯架底端设有用于驱动HID灯泡的HID电源;在所述灯架底端位于HID电源外围分布设有驱动大功率红外LD的LD恒流电源;沿所述灯架顶端边缘向外伸出一卡接端,在该卡接端上卡装有为HID灯泡及大功率红外LD提供保护的灯罩。所述组合式双模飞机搜索灯,既能提供可见光照明,又能满足夜视条件下为夜视镜提供稳定光源,满足飞机搜索灯的性能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202071989U
公开(公告)日:2011-12-14
申请号:CN201120060759.0
申请日:2011-03-10
Applicant: 安徽华东光电技术研究所
IPC: B64D47/02 , F21V19/00 , F21W101/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一种组合式氙气放电飞机照明灯,包括主体件,在该主体件内并排设有与电源相连接的氙气放电飞机着陆灯和氙气放电飞机滑行灯,并通过压板压紧。采用此技术方案,由于两个氙气灯管同时工作,产生的光斑能进行叠加,克服了单个氙气放电飞机着陆灯和单个氙气放电飞机滑行灯照明时的不足,氙气放电飞机着陆灯的中心亮度高,能够弥补氙气放电飞机滑行灯光亮的不足,同时氙气放电飞机滑行灯大散射角度能弥补氙气放电飞机着陆灯散射角度的不足,既能为飞机着陆时提供跑道照明,又能为飞机滑行时提供跑道照明。
-
公开(公告)号:CN201114860Y
公开(公告)日:2008-09-10
申请号:CN200720037514.X
申请日:2007-05-11
Applicant: 安徽华东光电技术研究所
IPC: H05B33/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模EL灯,包括前盖板、后盖板、与电源相连接的绿光EL灯带、红光EL灯带,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的绿光EL灯带前方设有透明玻璃,位于所述的红光EL灯带前方设有滤光片。双模EL灯,采用上述结构,具备“夜视镜友好”和“夜视镜隐藏”两种模式。使佩戴夜视镜飞行员和不佩戴夜视镜的飞行员和地面值勤人员都可以识别。由于发光体采用EL灯带,所以功耗只有几瓦,寿命达到几万小时,不会被烧坏,仅仅是等变得昏暗时才需要更换。同时具有亮度均匀;不会产生紫外线;无有害射线;在有烟和雾的场合能见度、穿透力高。防水、防潮、抗震压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201061081Y
公开(公告)日:2008-05-14
申请号:CN200720037515.4
申请日:2007-05-11
Applicant: 安徽华东光电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能点火气体放电管的封装结构,包括陶瓷管壳、上电极支杆和钨电极、下电极支杆和钨电极分别封接成上端电极组件、下端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陶瓷管壳的一端通过对中固定工装与上电极支杆内侧的边缘封接,另一端通过封接固定工装与工艺环的一端封接,所述的工艺环的另一端与下电极支杆内侧的边缘连接。采用上述结构,能更好的保证在整管封接后,两个钨电极之间的对中和平行,这样有利于提高放电管电性能参数的稳定性,稳定均匀的放电还有利于提高电极使用寿命;同时还能简化零件加工,提高整管的可靠性,降低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203209895U
公开(公告)日:2013-09-25
申请号:CN201320169435.X
申请日:2013-04-08
Applicant: 安徽华东光电技术研究所
IPC: B23K37/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用于焊接仿形和角度连接机构的点焊定位夹具,所述角度连接机构,由支架及安装片构成,在安装片上设有通孔;该点焊定位夹具,由用于定位仿形的支撑座及用于定位角度连接机构的定位环构成,所述支撑座,包括底座及设在底座上用于支撑仿形的仿形支撑;在所述底座上仿形支撑外围设有与所述通孔适配的定位凸台,在所述定位环上设有与所述定位凸台相适配的定位孔;在定位环一侧上定位孔外围设有与所述安装片相适配的安装片收容槽,在定位环另一侧上定位孔外围设有与点焊焊接头相适配的焊接头定位凹槽;该用于焊接仿形和角度连接机构的点焊定位夹具,不仅能够保证产品装配质量和产品性能;且能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02259156U
公开(公告)日:2012-05-30
申请号:CN201120369152.0
申请日:2011-09-30
Applicant: 安徽华东光电技术研究所
IPC: H01J40/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石英过渡玻壳紫外光电管,包括石英过渡玻壳、光电阴极和芯柱,所述的芯柱包括阴极支杆引出线、阳极支杆引出线、喇叭管和排气管,阴极支杆引出线和阳极支杆引出线贯穿固定在喇叭管上,阴极支杆引出线的顶部固定有光电阴极,而阳极支杆引出线的顶部则弯折形成阳极,所述的阳极具有向下凹陷的弧形结构,且与光电阴极相对设置,而所述的排气管设置在喇叭管的中心部位,此外,所述的石英过渡玻壳与芯柱的喇叭管底部封接固定。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光电阴极是只对185nm~260nm光谱范围的紫外线辐射产生光电效应,具有日盲性,可靠性高,而其采用的光窗材料为透紫率达90%以上的石英玻璃,因而本实用新型具有高灵敏度。
-
公开(公告)号:CN202166384U
公开(公告)日:2012-03-14
申请号:CN201120226500.9
申请日:2011-06-30
Applicant: 安徽华东光电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检测夹具,其用于检测放电管组件和管壳的尺寸是否满足设计要求。该多功能检测夹具包括第一端面、与该第一端面相对的第二端面、垂直连接该第一端面与该第二端面的侧面、以及从该侧面垂直延伸的帽沿。该第一端面开设有第一收容槽以及与该第一收容槽垂直连通的第二收容槽,该第一收容槽的直径小于该第二收容槽的直径,该第二端面开设有第三收容槽,该第三收容槽、该第一收容槽、该第二收容槽具有相同的中心轴。所述多功能检测夹具不仅能检测放电管组件的尺寸是否满足设计要求,还能检测管壳的尺寸是否满足设计要求,从而提高检测效率,节约时间,方便实用。
-
公开(公告)号:CN201663345U
公开(公告)日:2010-12-01
申请号:CN201020115581.0
申请日:2010-02-09
Applicant: 安徽华东光电技术研究所
IPC: H01T1/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结构高能点火气体放电管及其排气结构,包括过渡接头、排气管、堵头、堵头焊料、排气支杆、电极、管壳、盲支杆、端盖、堵头倒角、堵头焊料槽、堵头限位台阶、接线螺孔、排气支杆台阶机构、端盖凹陷结构。放电管完成排气工序后,采用高频感应加热的方式,在排气支杆内部封接上一个堵头来实现整管密封,然后用车床车削去堵头以外的部分;端盖设有一个凹陷结构,堵头和盲支杆均设有一个便于接线且不占用长度的接线螺孔。采用上述结构设计,放电管成品完全没有残余的排气管,因此有效的缩短了整管长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