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253381B
公开(公告)日:2015-04-15
申请号:CN201310184656.9
申请日:2013-05-17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B64G1/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舱段组合式航天器接地设计方法,采用开关与电阻并联方式,通过对不同舱段开关分时段控制,实现多舱段组合式航天器组合工作状态和独立工作状态单点接地,确保航天器零电平基准。该系统无需对现有航天器各舱段内部接地方式进行改变,通过一种简单的开关和电阻即可实现整器的接地设计,易于操作和实现。多舱段组合式航天器接地设计方法为当一个舱段或多个舱段与其它舱段分离后,这一个舱段或多个舱段的组合体中一个舱段接地开关闭合,其余舱段接地开关保持断开状态,一次电源回线通过闭合的接地开关所在的舱段实现单点接地。分离剩下的其它舱段同样只有一个舱段的接地开关处于接通状态,确保形成的组合体通过接地开关实现单点接地。
-
公开(公告)号:CN103094638B
公开(公告)日:2015-02-11
申请号:CN201310029577.0
申请日:2013-01-25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H01M10/44
Abstract: 一种镉镍蓄电池在轨深度放电方法,在控制镉镍蓄电池的充放电时,通过设置条件使得镉镍蓄电池在未充满的情况下停止充电(亏欠ΔQ),镉镍蓄电池在转入放电模式后,由于放电量不变,因此镉镍蓄电池的放电深度增加,在下一个充电过程中,再设置条件使镉镍蓄电池多充ΔQ,补回亏欠的电量,深度放电操作结束。本发明方法克服了现有V-T曲线控制方法难以实现对航天器镉镍蓄电池采用深度放电进行在轨活化的问题,且放电深度可调节,适用于采用电量计控制的各种航天器用镉镍蓄电池,有效提高镉镍蓄电池的在轨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211468826U
公开(公告)日:2020-09-11
申请号:CN201922363864.0
申请日:2019-12-25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IPC: B64G1/4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多载荷卫星的动态电源体制系统,该动态电源体制系统包括太阳电池阵、蓄电池组、MPPT功率调节模块、双向BCDR模块、重构开关,所述重构开关包括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系统拓扑的重新架构,实现多种负载特性的高效供电,解决多种负载特性的载荷供电体制匹配问题,可有效提高动态响应、供电效率以及功率密度技术,并满足多种负载特性的供电需求,全面提高电源系统效能。
-
公开(公告)号:CN206600473U
公开(公告)日:2017-10-31
申请号:CN201720072195.X
申请日:2017-01-20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基于磁流体密封的旋转热关节,将磁流体密封系统设计在靠近内外套轴有间隙的一侧,防止热工质和轴承之间相互产生影响;热工质只可能与最后一个极靴间隙中的磁流体接触,二者相互的影响有限,可以控制;所述的磁流体基液选择与热工质不相容的液体,避免热工质混入磁流体从而影响其密封性能;两个轴承通过内外隔套、弹性挡圈、盖板等零件进行定位,固定了内套轴和外套轴之间的相对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3923816B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410123036.9
申请日:2014-03-28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C12M1/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细胞生物学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微流控技术的细胞捕获阵列,该阵列由若干基本单元构成,每个基本单元包括细胞捕获流动腔和后阻力控制通道;每个基本单元以等夹角辐射状排列呈圆形,且每个基本单元的纵向长度相等,基本单元总数目N,N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基于流体力学原理,本发明在细胞捕获流动腔处能捕获到的单细胞,并能通过后阻力控制通道的压力调节对已捕获的单细胞进行释放,同时进行细胞微环境调控细胞生物学行为及其机制的单细胞生物学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03923816A
公开(公告)日:2014-07-16
申请号:CN201410123036.9
申请日:2014-03-28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C12M1/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细胞生物学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微流控技术的细胞捕获阵列,该阵列由若干基本单元构成,每个基本单元包括细胞捕获流动腔和后阻力控制通道;每个基本单元以等夹角辐射状排列呈圆形,且每个基本单元的纵向长度相等,基本单元总数目N,N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基于流体力学原理,本发明在细胞捕获流动腔处能捕获到的单细胞,并能通过后阻力控制通道的压力调节对已捕获的单细胞进行释放,同时进行细胞微环境调控细胞生物学行为及其机制的单细胞生物学研究。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