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0543363C
公开(公告)日:2009-09-23
申请号:CN200610159520.2
申请日:2006-09-22
Applicant: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IPC: F21V13/04 , G02F1/13357
Abstract: 光控制板(14)设置在包含光源部(13a)的面光源装置(10a)中。该光控制板(14)包括:具有向出射侧突出而配置的许多透镜单元(141)的出射侧透镜部(141a);以及设于入射侧的透光部(143)及反射部(144)。透光部(143)和反射部(144)交互配置,从垂直于入射侧的板面(14S)的方向看,透光部(143)占有光控制板(14)的40%~60%的面积。
-
公开(公告)号:CN100414436C
公开(公告)日:2008-08-27
申请号:CN99103058.3
申请日:1999-02-23
Applicant: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3B21/625
Abstract: 一种透射型屏幕(10),它包括菲涅耳透镜(11)和双凸透镜(12),该双凸透镜(12)的扩散特性在屏幕面的中心部与端部之间连续变化,其特征在于上述双凸透镜的扩散角从屏幕面的中心部朝向端部连续增加。按照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在没有下述现象的情况下,实现整个屏幕面的亮度的均匀性,该现象指屏幕面的外缘部的亮度降低、另外观察位置为正面位置以外的场合的屏幕面的亮度不均匀等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00385310C
公开(公告)日:2008-04-30
申请号:CN200510065791.7
申请日:2005-04-18
Applicant: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IPC: G02F1/1335 , G02B5/02 , G09F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3/04 , G02B3/0031 , G02B3/005 , G02B3/0056 , G02B3/0062 , G02B3/08 , G02B19/0028 , G02B19/0047 , G02F2001/1336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与观察画面的位置无关的、没有光斑的均匀照明的漫射板、面光源装置和透射型显示装置。透射型显示装置(10)具备LCD屏(11)和从背面对LCD屏(11)进行照明的面光源装置(16)。面光源装置(16)具有并排的多个阴极线管(13)。面光源装置(16)的阴极线管(13)和LCD屏(11)之间设有漫射板(14)和会聚板(12)。漫射板(14)中在光射出的射出侧形成有漫射透镜阵列(141)。漫射透镜阵列(141)具有形状为与截面呈椭圆的椭圆筒的一部分相当的形状的多个单位透镜。会聚板(12)具有在阴极线管(13)一侧沿着板面形成的、截面形状为近似梯形的多个单位透镜(121)。由此,使来自面光源装置(16)的阴极线管(13)的照明光漫射进行均匀的照明,并能够将照明光会聚提高作为背光的光的利用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860384A
公开(公告)日:2006-11-08
申请号:CN200480028315.1
申请日:2004-11-22
Applicant: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Inventor: 后藤正浩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5/021 , G02B5/0242 , G02B5/0278
Abstract: 设有平坦的入射面和平行于入射面的出射面的扩散片,其中包括:扩散片本体;以及埋入扩散片本体内的出射面侧,并朝出射面侧扩张的多个楔形部分。楔形部分的折射率低于扩散片本体。楔形部分侧面由折面形成,侧面的各折面与入射面的垂线所形成的角度越接近出射面侧就越大。楔形部分的入射面侧前端具有与入射面平行的平坦面。
-
公开(公告)号:CN1834755A
公开(公告)日:2006-09-20
申请号:CN200610067695.0
申请日:2006-03-16
Applicant: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Inventor: 后藤正浩
IPC: G02F1/13357 , F21V17/00 , G09F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3606 , G02B3/0006 , G02B3/005 , G02B3/0062 , G02B3/04 , G02B5/0215 , G02B5/0231 , G02B5/0242 , G02B5/0257 , G02B5/0278 , G02F1/133604
Abstract: 聚光板(14)具有由配置在出射侧、以凸状形成的多个单位透镜(141)构成的出射侧透镜部(141a)和沿各单位透镜(141)的表面形成的散射层(142)。散射层(142)包含光扩散粒子(142a)。散射层(142)的厚度t作成透镜间距p的1/10以上。此外,将光扩散粒子的体积比率设为d%、将光散射粒子的平均粒径设为φmm、将透镜间距设为p、将从单位透镜(141)的顶点到谷底部的高度设为h时,满足d×((t+h+p)/φ)>50%、d(t/φ)<50%。由此,可提高以较大的出射角度出射的光被散射的几率,并且以较小的出射角度出射的光几乎不被散射地出射,所以,可更有效地进行光的会聚。
-
公开(公告)号:CN1701275A
公开(公告)日:2005-11-23
申请号:CN200480000743.3
申请日:2004-06-03
Applicant: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IPC: G03B21/6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3B21/6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会聚从倾斜方向投射的光线的菲涅尔透镜片,其对外界光线的反射较少、图像的对比度较好、且较少产生波纹、并易于制造。菲涅尔透镜片(10)包括在平面状的基部(11)的入光侧形成的多个棱镜元件(12),在基部(11)的出光侧形成的多个V字形沟槽(13),以及各沟槽(13)内埋置的多个楔形的光吸收部(14)。各棱镜元件(12)包括折射面(12a)和全反射面(12b),从倾斜方向大角度入射的光线L1被折射及全反射后,沿基本与基部(11)垂直的方向前进。此外,各光吸收部(14)的折射率小于基部(11)的折射率,通过成为埋置于基部(11)的各沟槽(13)内的各光吸收部(14)与基部(11)的界面的斜面(15a),反射在基部(11)内前进的光线L1。
-
公开(公告)号:CN1701274A
公开(公告)日:2005-11-23
申请号:CN200480000727.4
申请日:2004-03-18
Applicant: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3B21/625 , G03B2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菲涅耳透镜板的安装构造以及备有该安装构造的背面透射型显示装置,所述菲涅耳透镜板的安装构造能够以较好的平面性将制造时易于从金属模分模的薄型菲涅耳透镜板保持于背面透射型显示装置。该菲涅耳透镜板的安装构造是在入射光侧配列有具有入射面和全反射面的三角形状的棱镜、且厚度为3mm以下的菲涅耳透镜板(1)的安装构造,在入射光侧配列有具有入射面和全反射面的三角形状的棱镜,且厚度为3mm以下,并备有:装配在前述菲涅耳透镜板(1)的上边(11)上的悬挂部件(12)、支承该悬挂部件(12)的支承部件(13),其中所述全反射面对从该入射面入射的光的一部分或者全部进行全反射并使其向希望的方向偏转。此时,优选地,在菲涅耳透镜板(1)上装配张力施加部件(21)。
-
-
公开(公告)号:CN1662850A
公开(公告)日:2005-08-31
申请号:CN03814827.7
申请日:2003-06-27
Applicant: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5/045 , G02B3/005 , G03B21/625
Abstract: 投影荧光屏111包括全反射棱镜透镜114和安装在全反射棱镜透镜114的观众一侧的双凸透镜115。全反射棱镜透镜114在其背面(最外的入射平面)具有多个成像光入射在其上的单元棱镜113。每一个单元棱镜113都有一个对应于入射平面113a与全反射平面113b之间夹角的顶角λ,并且单元棱镜113的顶角λ随荧光屏上每一个单元棱镜的位置不同而变化。更详细地说,单元棱镜113具有从30°至45°之间连续变化的顶角λ,使得远离同心圆中心O的一侧上的顶角λ比靠近所述中心O的一侧的顶角λ大。
-
公开(公告)号:CN1100271C
公开(公告)日:2003-01-29
申请号:CN97120513.2
申请日:1997-08-16
Applicant: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Inventor: 后藤正浩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3/0031 , G02B3/005 , G02B3/0056 , G02F1/133526 , G03B21/625
Abstract: 一种双凸透镜片,包括底层,具有“双凸透镜”结构的透镜部分,该“双凸透镜”结构在底层的光入射面一侧被成形为凸的,在靠近透镜部分的至少一个入射面形成消色层或色层。底层不着色,或者比色层着色较淡。采用这种结构,可限制外部光的反射,提高图象的对比度,而不致过于降低图象光的强度。另外可实现图象的良好节距。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