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830646A
公开(公告)日:2019-05-31
申请号:CN201910029175.8
申请日:2019-01-1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复合金属负极及包含该负极的电池,属于化学电源技术领域。所述的复合金属负极包括集流体以及覆盖在集流体上的复合金属层,所述的复合金属层由两种或多种具有相近电极电位的金属组成,充放电时负极包含的多种金属同时沉积/溶出。本发明的优点是:不同结晶取向的金属共沉积时,可以减缓单一金属沉积时由于在某一晶面择优生长导致的枝晶现象,同时金属互相提供晶核,降低结晶的成核过电势,促进金属的均匀沉积。本发明为高比能金属电池的实际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08404957A
公开(公告)日:2018-08-17
申请号:CN201810172065.2
申请日:2018-03-0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贵金属/半导体催化剂及其应用,该催化剂以半导体材料为载体,以具有局域等离子体效应的贵金属纳米颗粒为活性组分,在该催化剂表面采用一种新方法将丙三醇氧化为甘油醛、甘油酸、草酸、乙醇酸、1,3-二羟基丙酮等具有高附加值的产物,使得丙三醇转化成本低且中间产物可控,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5609720B
公开(公告)日:2018-02-23
申请号:CN201511004178.4
申请日:2015-12-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38 , H01M4/587 , H01M10/052 , B82Y3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NiPC@CNTs/S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方法步骤如下:一、将镍盐溶解于溶剂中,同时将2‑甲基咪唑溶解于溶剂中,待完全溶解后,将两溶液混合均匀,搁置0.5~100小时后过滤、清洗、烘干,得到含有金属镍离子的金属有机框架;二、将金属有机框架在保护气中高温热解,一步得到NiPC@CNTs;三、将NiPC@CNTs与单质硫混合,加热至120~158℃,保持2~48小时,冷却得到NiPC@CNTs/S复合材料,其可用于锂硫电池的正极材。使用该方法制备的锂硫电池正极活性物质具有较好的导电性和电化学稳定性,对多硫离子的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利于提高锂硫电池的库伦效率与循环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449195B
公开(公告)日:2018-01-30
申请号:CN201511009029.7
申请日:2015-12-2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1M4/52 , H01M4/36 , H01M10/0525 , B82Y30/00
Abstract: 一种具有纳米管/棒穿插结构和微米级一次颗粒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锂离子电池材料及其制造工艺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普通材料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差以及振实密度低的问题。本发明通过分散剂、表面活性剂、络合剂和沉淀剂的协同作用以及纳米管/棒状单晶金属氧化物M'aOb的诱导作用控制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合成过程中的结晶、生长和一次颗粒与纳米管/棒状单晶金属氧化物M'aOb间的共团聚过程,从而获得具有纳米管/棒穿插结构的微米级单晶颗粒球形团聚体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本发明的前驱体材料用于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上。
-
公开(公告)号:CN104868162B
公开(公告)日:2017-09-05
申请号:CN201510293474.4
申请日:2015-06-0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1M10/056
Abstract: 一种改善高压正极材料正极表面膜的电解液,属于锂离子电池领域。所述电解液由有机溶剂、锂盐和电解液添加剂组成,其中:有机溶剂由20~30 wt.%环状碳酸酯、40~60 wt.%线性碳酸酯和10~40 wt.%氟代碳酸乙烯酯(FEC)组成,锂盐的浓度为0.9~1.2 mol/L,电解液添加剂由正极成膜剂和正极表面膜稳定剂组成,在电解液中成膜剂的含量为0.05~0.2 wt.%,正极表面膜稳定剂的含量为0.1~4.0 wt.%。本发明可以显著改善富锂锰基固溶体正极材料的高温循环性能,有效抑制其容量的衰减。
-
公开(公告)号:CN107017412A
公开(公告)日:2017-08-04
申请号:CN201710294516.5
申请日:2017-04-2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1M4/9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9083
Abstract: 一种有单分散金属原子掺杂的sp2杂化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它涉及一种sp2杂化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金属掺杂碳材料制备成本高、金属引入位点不可控的问题。一种有单分散金属原子掺杂的sp2杂化碳材料,金属元素一部分通过配位键与N原子进行键合均匀掺杂在sp2杂化的碳骨架中,另一部分均匀分布在有单分散金属原子掺杂的sp2杂化碳材料上。制备方法:一、混合得氮源/碳源液体混合物;二、冻干得到氮源/碳源固体混合物;三、烧结,得到有单分散金属原子掺杂的sp2杂化碳材料。本发明主要用于制备有单分散金属原子掺杂的sp2杂化碳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6920947A
公开(公告)日:2017-07-04
申请号:CN201710261445.9
申请日:2017-04-2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6 , H01M4/485 , H01M4/525 , H01M4/5825 , H01M4/624 , H01M4/628 , H01M10/0525
Abstract: 一种氟磷酸盐类锂离子‑电子混合导体改性钴酸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领域。本发明要解决4.55V高电压下钴酸锂正极材料循环性能、倍率性能及其与电解液的相容性差的技术问题。复合材料为钴酸锂正极材料被包覆一层含锂的氟磷酸盐,其中被包覆的钴酸锂正极材料为层状材料,化学式为LiCo1‑xMxO2,其中0≤x≤0.2,包覆层材料的化学式为LiM′PO4‑yF1+y,0≤y≤1.2;方法:一、制备包覆层材料溶液;二、制备浆料;三、干燥、四、烧结。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并且成本低、易于实现产业化。本发明制备的氟磷酸盐类锂离子‑电子混合导体改性钴酸锂复合材料用于锂离子二次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06299299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10839291.2
申请日:2016-09-2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62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6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628 , H01M10/0525
Abstract: 一种具有表面疏水性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表面改性技术得到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传统正极材料循环性能、储存性能及其与电解液相容性差的问题。本发明的具有表面疏水性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表面有一层有机物疏水层,该疏水层的厚度为0.5nm~20nm,疏水层的质量含量为0.1%~10%;本发明的具有表面疏水性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为将具有疏水性能的有机物和有机溶剂混合均匀再与正极材料在30~80℃下搅拌并反应得到混合物,将混合物过滤得到固体滤饼,然后将固体滤饼进行两个温度梯度的处理得到本发明的正极材料。本发明制备的材料用于锂离子电池上。
-
公开(公告)号:CN106025238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585243.5
申请日:2016-07-2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48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2 , H01M4/48 , H01M4/483 , H01M10/0525
Abstract: 一种体相掺杂金属元素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发明涉及二次电池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体相掺杂金属元素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掺杂工艺复杂,掺杂元素种类少、以及掺杂效果差导致的电化学性能不理想的问题。本发明的体相掺杂金属元素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一、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前驱体;二、配制高浓度有机金属盐衍生物溶液;三、真空浸渍法制备有机金属盐衍生物掺杂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四、有机金属盐衍生物掺杂前驱体的混锂及烧结得到体相掺杂金属元素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本发明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用于电池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5449195A
公开(公告)日:2016-03-30
申请号:CN201511009029.7
申请日:2015-12-2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1M4/52 , H01M4/36 , H01M10/0525 , B82Y30/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2 , B82Y30/00 , H01M4/362 , H01M10/0525
Abstract: 一种具有纳米管/棒穿插结构和微米级一次颗粒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锂离子电池材料及其制造工艺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普通材料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差以及振实密度低的问题。本发明通过分散剂、表面活性剂、络合剂和沉淀剂的协同作用以及纳米管/棒状单晶金属氧化物M'aOb的诱导作用控制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合成过程中的结晶、生长和一次颗粒与纳米管/棒状单晶金属氧化物M'aOb间的共团聚过程,从而获得具有纳米管/棒穿插结构的微米级单晶颗粒球形团聚体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本发明的前驱体材料用于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上。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