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306303A
公开(公告)日:2018-07-20
申请号:CN201810045708.7
申请日:2018-01-17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负荷增长和新能源出力随机的电压稳定评估方法,属于电力系统稳定分析与控制的技术领域。本发明考虑负荷增长和新能源出力随机对电压稳定评估的影响,提出了一种电压稳定评估方法,将不确定问题转化为若干确定性问题求解。该方法基于历史负荷数据采用改进K均值聚类算法将负荷节点分类,根据负荷预测结果定义负荷随机增长的期望。根据负荷增长方向、风电和光伏出力的概率分布应用拉丁超立方采样获得负荷增长方向和电源出力样本,在此基础上运用连续潮流对各样本进行确定性的电压稳定负荷裕度计算,进而获得负荷裕度的统计特征,得到概率评估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04319820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410490776.6
申请日:2014-09-23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云南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IPC: H02J3/4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实用动态安全域的多小水电群送出能力协调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实用动态安全域中临界超平面方程中的变量,其中是电网中注入有功功率变量,是方程系数,是变量个数;2)求解临界超平面方程的系数;3)建立以临界超平面为约束条件的多小水电群送出的协调优化模型,并采用线性规划法求解。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实用动态安全域的多小水电群送出能力协调优化方法,能够协调多个小水电群的出力大小,得到总送出能力最大的优化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04037787B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410201825.X
申请日:2014-05-13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云南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IPC: H02J3/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多小水电群送出能力的电力系统稳定器协调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通过暂态稳定时域仿真,确定制约各小水电群送出能力的主导低频振荡模式;2)通过小干扰稳定的频域扫描,确定参与各主导低频振荡模式的发电机组;3)通过综合指标计算,确定参与PSS参数优化的机组;4)以提高各小水电群主导振荡模式阻尼为目标,进行机组PSS参数协调优化;5)通过暂态稳定时域仿真,评估各小水电群送出能力的提高效果。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提高多小水电群送出能力的电力系统稳定器协调优化方法,能够改善多个小水电群集中送出时的低频振荡阻尼特性,提高多小水电群的送出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3913632A
公开(公告)日:2014-07-09
申请号:CN201310730435.7
申请日:2013-12-26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云南电网公司
IPC: G01R23/163 , G01R31/08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基于振荡分量功率方向的低频同步振荡源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基波频率为的电力系统中监测到频率为的低频振荡;2)取局部电网与主电网的联络节点处的电压和流经有关联络线由局部电网注入主网的电流,分别采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得出其中频率分别为和的分量;3)通过计算,得到局部电网注入系统的频率为和的有功功率分量之和P。如果P>0,则可判断该局部电网内存在振荡源。本发明方法能有效识别低频同步振荡源,为进一步定位和消减电网低频振荡提供了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3807090A
公开(公告)日:2014-05-21
申请号:CN201310598476.5
申请日:2013-11-22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武汉大学
IPC: F03B1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2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力系统稳定分析的冲击式水轮机调节系统,包括有调节器模型、喷针随动系统模型、折向器随动系统模型、冲击式水轮机模型,其中调节器模型的信号输入端输入发电机频率及发电机电磁功率,喷针随动系统模型及折向器随动系统模型的信号输入端与调节器模型的信号输出端连接,冲击式水轮机模型的信号输入端与喷针随动系统模型及折向器随动系统模型的信号输出端连接,调节器模型根据输入的机组频率信号计算调节器模型的输出,喷针随动系统模型根据调节器模型输入计算喷针开度输出,折向器随动系统模型根据机组频率信号计算折向器模型开度输出,冲击式水轮机模型根据喷针开度输入和折向器开度输入计算冲击式水轮机模型的机械功率输出。本发明结构精细、清晰,模型参数意义明确、易获取,建模过程快捷、高效、精确,实用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19482717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537481.X
申请日:2024-10-31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J3/46 , H02J3/38 , H02J3/24 , G06Q10/067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发电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大规模新能源并网的多区域协调控制方法、系统、介质及处理器。本发明的方法包括搭建多区域互联电网模型,并初始化模型参数,以及将多区域互联电网模型并入电网,计算出各个区域的区域控制偏差,通过强化学习控制器输出对应区域的总控制功率,得到对应区域的火电机组、水电机组、生物发电机组的功率指令,火电机组、水电机组、生物发电机组执行对应的功率指令,并与电网进行交互。采用本发明有利于维持分布式多区域电网的频率稳定与CPS指标合格,相较于PI控制器结构简单、适应性强、协调性高,在含有大规模新能源的复杂工况下能够对负荷做出快速准确的响应,实现分布式电网的多区域协同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2685981B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011579871.5
申请日:2020-12-28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系统静态等值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电力系统静态等值方法包括:获取电力系统中的内部系统和外部系统;确定需要保留的为所述内部系统、所述外部系统中的边界节点集合和边界线路集合;将所述边界节点集合中的每个边界节点均标记为端口;根据标记的端口对所述外部系统进行多端口戴维南等值,得到等值线路和等值阻抗;根据所述等值线路和所述等值阻抗构建等值后的电力系统;对等值后的电力系统的潮流和短路容量分别进行调整。本发明能够减小电力系统静态等值规模较大时的等值工作量,提高静态等值规模较大时的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154822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1134393.0
申请日:2023-09-04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基于滞后补偿控制的虚拟同步双馈风机等效惯量提升方法,该方法可以根据与待调节的双馈风机对应的等效惯量伯德图选择待补偿的补偿频率,以及根据对双馈风机采集到的的定子电流、机端输出电流、端电压和输出频率确定双馈风机的有功功率,接着利用滞后补偿控制环节对补偿频率进行滞后补偿,得到虚拟惯量系数,并通过锁相环获取双馈风机的锁相频率,并根据锁相频率和输出频率计算得到阻尼功率,最后根据预设的功率参考值、虚拟惯量系数、有功功率和阻尼功率确定频率参考值,作为双馈风机的输入频率。本申请在双馈风机虚拟同步控制的过程中添加滞后补偿控制环节,以抬升等效惯量在高频段的幅值,增加双馈风机在响应初期时的等效惯量。
-
公开(公告)号:CN112084644B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010900460.5
申请日:2020-08-31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系统的动态等值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待动态等值的原始电网数据;将原始电网数据剔除发电机的控制模型参数后,进行数据格式转换;将格式转换后的电网数据进行动态等值,得到第一等值电网数据,并记录等值发电机的等值发电机数据,从原始电网数据中获取每一个发电机对应的控制模型参数和额定容量;根据等值发电机的总额定容量、每一个发电机对应的控制模型参数和额定容量,得到等值发电机对应的等值控制模型参数,再将第一等值电网数据的格式转换为原来的格式,就可以得到对应于原始电网数据的第三等值电网数据。本发明能为一些电力系统仿真软件在缺少动态等值程序时需要进行动态等值提供一种简便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5207943A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210998719.3
申请日:2022-08-12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抑制超低频振荡方案的选取方法及相关装置,方法包括:基于单机无穷大系统和单机带负荷系统构建单机带负荷无穷大系统;将单机带负荷无穷大系统在运行点处进行线性化表达,得到线性单机带负荷无穷大系统模型,线性单机带负荷无穷大系统模型包括对应的预置传递函数;根据线性单机带负荷无穷大系统模型和预置传递函数分别对PSS4B和GPSS超低频抑制过程进行分析,得到对应的PSS4B特征根轨迹和GPSS特征根轨迹;将PSS4B特征根轨迹和GPSS特征根轨迹进行对比选择,得到最优超低频抑制方案。本申请能够解决现有技术缺乏可靠的选取超低频振荡抑制方案的方法的技术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