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多巴胺修饰的二硫化钼复合银纳米颗粒抗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478597B

    公开(公告)日:2021-07-02

    申请号:CN201810199681.7

    申请日:2018-03-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多巴胺修饰的二硫化钼复合银纳米颗粒抗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配制二硫化钼@聚多巴胺纳米片溶液;配制硝酸银溶液并量取氨水,氨水和硝酸银摩尔比50‑100:1,硝酸银和二硫化钼摩尔比1‑50:1;配制葡萄糖溶液,葡萄糖和硝酸银摩尔比10:1;将前两步配制的溶液及氨水加入广口瓶磁力搅拌20min‑30min,再加入葡萄糖溶液,磁力搅拌1h‑1.5h或微波60℃反应10min还原;采用超纯水清洗上述产物,离心纯化,最终产物分散在超纯水中,储存于4℃冰箱。该制备方法简单高效,重现性好,便于批量生产,且符合环境友好的要求;由该方法制得的聚多巴胺修饰的二硫化钼复合银纳米颗粒抗菌剂,形貌规整,颗粒尺寸均一,分散均匀,成本降低,抗菌效果佳。

    基于局域阈值的纳米孔检测电流信号特征信息提取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030548A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2110253516.7

    申请日:2021-03-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局域阈值的纳米孔检测电流信号特征信息提取方法及装置,预先获取一段时间内纳米孔传感器离子电流信号数据,选定移动窗内局域数据,进行基线和双阈值设定,从而初步判定出一个脉冲信号的起始点和终止点;对初步选定的脉冲电信号数据利用傅里叶级数进行拟合,并通过二阶差分和上升时间方法进行校正,进一步筛选纳米孔内分子易位引起的脉冲信号;对判定的分子易位事件引起的脉冲信号进行特征信息提取;选定信号的分子特征事件提取的多维参量信息进行保存输出,并进行统计分析,高通量的处理纳米孔电信号数据。本发明精度高,数据批量化处理,实现了对纳米孔传感器大数据进行高通量自动分析,有助于纳米孔传感器的广泛应用。

    一种用于SNP位点检测的检测探针、检测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2941178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110153803.0

    申请日:2021-02-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SNP位点检测的检测探针、检测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所述的检测探针包括第一检测探针以及第二检测探针;所述第一检测探针包括金纳米球以及在金纳米球表面修饰的第一核酸探针,所述第一核酸探针包括与金纳米球连接的锚定链以及用于捕获SNP目标分子的第一识别链,所述第一识别链为发夹结构;所述第二检测探针包括金纳米球以及在金纳米球表面修饰的第二核酸探针,所述第二核酸探针包括与金纳米球连接的锚定链以及用于捕获SNP目标分子的第二识别链,所述第二识别链为发夹结构。本发明的检测方法克服了固态纳米孔在DNA单碱基突变检测中分辨率不足的缺点,实现了固态纳米孔对SNP位点的高灵敏检测,扩展了固态纳米孔在单分子检测领域的应用。

    检测探针、试剂盒及端粒酶活性的直接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795565A

    公开(公告)日:2021-05-14

    申请号:CN202110154325.5

    申请日:2021-02-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探针、试剂盒及端粒酶活性的直接检测方法。本发明所述的检测探针包括金纳米颗粒以及与金纳米颗粒连接的探针序列,所述探针序列包括连接段以及用于端粒酶识别的引物段;所述连接段的序列长度为5‑8nt;所述引物段的长度为15‑20nt。本发明利用端粒酶对金纳米颗粒表面标记的探针序列进行延伸,当端粒延伸后,表面覆盖不同长度DNA产物的金纳米球通过固态纳米孔进行识别,实现了固态纳米孔对端粒酶活性的实时高灵敏监测。本发明通过端粒DNA链固定在金纳米球表面,不仅有助于酶的捕获,提高端粒酶的活性反应,同时DNA‑金纳米球的复合结构在纳米孔检测中起到信号放大的功能,可以直接对端粒酶活性进行实时监测。

    啤酒酵母菌提取物对UVB损伤的人HSF和Hacat细胞的修复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2263514A

    公开(公告)日:2021-01-26

    申请号:CN202011439039.5

    申请日:2020-12-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啤酒酵母菌提取物对UVB损伤的人HSF和Hacat细胞的修复的应用,包括以下步骤:1)人的皮肤细胞HSF和Hacat紫外UVB损伤模型的建立:a)人正常皮肤细胞即HSF细胞和人永生化表皮角质细胞即Hacat细胞的培养;b)紫外线照射损伤HSF细胞和Hacat细胞:采用小剂量,即5mJ/cm2,多次照射,UVB总剂量40mJ/cm2时,得到损伤后的人的皮肤细胞;c)检测: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测定细胞相对存活率;2)用含有1%FBS的DMEM继续培养受损伤的HSF细胞和Hacat细胞,并加啤酒酵母菌提取物作用24h后,测相关皮肤活力指标SOD和MDA。啤酒酵母菌提取物对护肤和皮肤修复效果明显,且基本无毒,具备高稳定性和耐存储的特点,可以应用于防晒和修复晒伤护肤产品的开发。

    生物识别探针的构建方法及其逻辑运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152250B

    公开(公告)日:2020-02-18

    申请号:CN201711026889.0

    申请日:2017-10-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物识别探针的构建及对核酸内切酶检测的逻辑运算方法,构建步骤为:分别制备金银核壳纳米立方体溶胶和四面体结构DNA分子溶液,并将Au@AgNCs溶胶固定于氧化铟锡导电膜玻璃表面;将所述四面体结构的DNA分子溶液滴加到固定有Au@AgNCs溶胶的氧化铟锡导电膜玻璃表面,室温下进行孵育、洗涤、吹干,得到所述基于四面体结构DNA分子的识别探针。利用上述方法制备的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LSPR探针可用于对MicroRNA‑21和核酸内切酶(KpnI和StuI)检测的逻辑运算。与银纳米立方体相比,Au@Ag NCs具有相似的等离子体特性且结构更佳稳定;与一维结构的单链DNA分子以及二维结构的发夹型DNA分子相比,三维结构的四面体结构DNA具有更好的刚性以及结构稳定性等优点。

    一种检测量子点对小鼠肠道及肠道微生物影响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83872A

    公开(公告)日:2019-09-27

    申请号:CN201910426930.6

    申请日:2019-05-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检测量子点对小鼠肠道及肠道微生物影响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量子点通过静脉注射的方法注射老鼠体内,观察其在实验周期内的体重、行为变化;实验周期末期,在无菌环境下收集小鼠粪便,通过MiSeq测序后进行生物信息分析得到肠道微生物变化情况;处死后对小鼠肠道采样后经多聚甲醛固定后进行HE染色观察其组织病理变化;检测小鼠肠道样本组织匀浆液中的氧化应激及各类免疫因子指标。本发明量子点对小鼠肠道及肠道微生物影响的方法,通用性好、检测指标系统完备、能够较精准的反映量子点注射后对小鼠肠道及肠道微生物造成的影响,提高了量子点肠道毒性检测的效率、直观性和准确性。

    一种纳米孔传感器的微纳检测液池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6688083U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2123336885.7

    申请日:2021-12-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纳米孔传感器的微纳检测液池装置,其包括第一纳米孔液池基座、第二纳米孔液池基座、芯片和密封元件,所述第一纳米孔液池基座和所述第二纳米孔液池基座分别设置第一中间通孔和第二中间通孔,所述第一中间通孔和所述第二中间通孔相互对应承接,所述芯片和所述密封元件设置在第一中间通孔和第二中间通孔之间;所述第一纳米孔液池基座上设置第一连接处,所述第二纳米孔液池基座上设置第二连接处,所述第一纳米孔液池基座和所述第二纳米孔液池基座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处和所述第二连接处连接,其具有更好的密封性和组装稳定性,避免了生物分子检测中的杂质混入和漏液现象,提高了检测的准确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