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光光功率校准的布里渊光时域反射仪及其校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39698B

    公开(公告)日:2012-04-25

    申请号:CN201010160464.0

    申请日:2010-04-30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参考光光功率校准的布里渊光时域反射仪及其校准方法,在现有自外差相干检测的布里渊光时域反射仪基础上,从外差光接收机获取本地参考光的电信号,经模数转换后送入计算机,作为参考光的光功率校准反馈量,由计算机发出指令调整微波源的输出功率,改变本地参考光的光功率,使之与预定参考光功率的差异小于设定值,功率校准后进行布里渊光时域信号探测。本发明使BOTDR在工作过程中不会受到微波源的工作环境温度,连接微波源与电光调制器的微波传输线,以及电光调制器对于不同频率微波信号的功率响应不同的影响,实现不同频率点参考光功率与预定功率的误差小于设定值,确保应变与温度的精确测量。

    多频探测光时分复用相干光时域反射仪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412894A

    公开(公告)日:2012-04-11

    申请号:CN201110359921.3

    申请日:2011-11-14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多频探测光时分复用相干光时域反射仪的方法,注入到被测光纤中的探测光脉冲为利用时序电信号同步控制相位调制器和光脉冲调制器调制产生时分复用的多频探测光脉冲;本振光为单频激光,多频探测光脉冲的功率谱相对于本振光的频率两边对称;多频探测光脉冲的0阶频率与本振光频率相同;相位调制器的调制深度大于1;时分复用的多频光脉冲在的背向散射和/或反射信号与本振光在相干探测模块中混合,二者相干并由光电探测器输出时分复用的中频信号;中频信号处理模块放大相干探测得到的时分复用的中频信号,根据中频信号的特征,选择所需的带通滤波器,滤出中频信号,后续电路对多路中频信号进行实时处理,显示被测光纤信息。

    电光调制器偏置电压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59156A

    公开(公告)日:2010-10-13

    申请号:CN201010173594.8

    申请日:2010-05-14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电光调制器偏置电压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是针对电光调制器开发的偏置电压驱动器,通过对电光调制器的偏置电压的控制,达到使电光调制器稳定的工作在合适的工作点的目的。该装置的光电探测器(1)、跨阻放大电路(2)、模数转换电路(3)、控制器(4)、输出驱动电路(5)顺序连接;经电光调制器调制以后的脉冲光,经过光耦合器,分出一部分光信号接光电探测器(1)的输入端;输出驱动电路(5)的输出端接电光调制器的偏置电压输入端口,控制电光调制器的偏置电压。该装置实现了电光调制器偏压的自动控制,使电光调制器以稳定的消光比持续工作,提高了电光调制器的工作稳定性。

    仪器用恒温装置
    6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221450B

    公开(公告)日:2010-08-04

    申请号:CN200710191029.2

    申请日:2007-12-04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仪器用恒温装置集成了辅助开关电源、半桥开关电源、微控器、数字测温设备以及半导体制冷器,提升了整个仪器的工作效率。该装置包括辅助电源(1)、微控制器(2)、半桥式开关电源(3)、温度控制电路(4)、光耦反馈回路(5);其中,辅助电源(1)的输出端分别接微控制器(2)、半桥式开关电源(3)、光耦反馈回路(5),辅助电源(1)采用型号为“TOPSwitch-II”系列的三端隔离、反激式脉宽调制单片开关电源集成电路,微控制器(2)采用型号为“PIC16F877A”的微控制器电路,半桥式开关电源(3)采用型号为“SG3525”脉宽调制控制器和“IR2110”功率集成驱动芯片,温度控制电路(4)由四个场效应管组成。

    带传热速率检测的恒温控制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661300A

    公开(公告)日:2010-03-03

    申请号:CN200910034225.8

    申请日:2009-08-26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带传热速率检测的恒温控制装置及方法是一种高稳定度,高恒温精度的全新恒温控制装置及方法。该装置中的控制与信号处理单元(1)、传热速率检测单元(2)、传感器(3)、发热&制冷单元(4)、恒温室(5)、第一驱动电路(6)、第一放大电路(7)、第二放大电路(8)、第二驱动电路(9);该恒温控制系统在传统闭环温度控制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了恒温空间与外界环境热量交换速率检测的环节,使恒温系统能够对外界环境的变化迅速反应,减小了温度的波动,提高了恒温的速度和精度。

    基于光纤偏振光时域反射传感的振动监测结构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639379A

    公开(公告)日:2010-02-03

    申请号:CN200910034226.2

    申请日:2009-08-26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基于光纤偏振光时域反射传感的振动监测结构包括激光器(1),第一耦合器(2)、第二耦合器(7)、第三耦合器(8)、第四耦合器(11)、第五耦合器(13),声光调制器(3),起偏器(4),环形器(5),传感光纤(6),第一检偏器(9)和第二检偏器(10),第一探测器(12)和第二探测器(14),第一低通滤波器(15)和第二低通滤波器(16),第一模数转换器(17)和第二模数转换器(18),FPGA(19),微处理器MCU(20);通过多次测量得到光纤各个区段偏振态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再结合傅里叶变换技术得到频谱信息,通过对频谱信息的分析得到振动的信息。该方法相较于此前的POTDR系统采用的对偏振态进行迭代运算的方法,具有算法简单、数据运算量小的优点,大大减少了系统所需的检测时间和成本。

    脉冲幅度均匀化的有理谐波锁模光纤激光器

    公开(公告)号:CN101340050A

    公开(公告)日:2009-01-07

    申请号:CN200810022523.0

    申请日:2008-08-14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脉冲幅度均匀化的有理谐波锁模光纤激光器,由EDFA放大模块(1),偏振控制器(2),铌酸锂电光调制器(3),直流稳压源(4),函数信号发生器(5),环行器(6),Sagnac非线性反射环镜(7),95-80∶5-20耦合器(8)构成,其中Sagnac非线性反射环镜由50∶50耦合器,单模光纤(2-2),波分复用器,掺铒光纤以及980nm泵浦激光器组成。EDFA放大模块(1)输出分别连接偏振控制器(2)和铌酸锂电光调制器(3),被调制后的光信号连接环行器(6)的第一、二两个端口输入到Sagnac非线性反射环镜(7)中;反射环镜反射的光信号沿环行器(6)的第二端口返回并通过第三端口入射到耦合器(8)中。

    仪器用恒温装置
    6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221450A

    公开(公告)日:2008-07-16

    申请号:CN200710191029.2

    申请日:2007-12-04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仪器用恒温装置集成了辅助开关电源、半桥开关电源、微控器、数字测温设备以及半导体制冷器,提升了整个仪器的工作效率。该装置包括辅助电源(1)、微控制器(2)、半桥式开关电源(3)、温度控制电路(4)、光耦反馈回路(5);其中,辅助电源(1)的输出端分别接微控制器(2)、半桥式开关电源(3)、光耦反馈回路(5),辅助电源(1)采用型号为“TOPSwitch-II”系列的三端隔离、反激式脉宽调制单片开关电源集成电路,微控制器(2)采用型号为“PIC16F877A”的微控制器电路,半桥式开关电源(3)采用型号为“SG3525”脉宽调制控制器和“IR2110”功率集成驱动芯片,温度控制电路(4)由四个场效应管组成。

    高稳定性光波分复用器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203337C

    公开(公告)日:2005-05-25

    申请号:CN03113452.1

    申请日:2003-05-12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高稳定性光波分复用器的制备方法,将双光纤头与柱状透镜调整好,在柱状透镜与双光纤头接触点处均匀涂上胶;在玻璃舟上涂上少量UV胶;将玻璃舟盖在柱状透镜与双光纤头之间,压紧,并用UV枪迅速固化;将柱状透镜与双光纤头旋转180度,用同样的方式将另一个玻璃舟固定好;加温干燥将柱状透镜与双光纤头接触点胶固化。本发明在双光纤头与柱状透镜之间只有一层薄薄的353ND胶,不会因上下胶量不等而出现的热膨胀量不同引起的稳定性变差,同时,降低了上胶时对员工的要求。玻璃舟的外径有严格的限制和良好的统一性,能够与焊接的金属管匹配,不会出现金属管套不进去的现象。

    一种高性能的3×3耦合器并PGC融合改进解调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561538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614571.4

    申请日:2024-11-13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性能的3×3耦合器并PGC融合改进解调方法及装置,通过3×3耦合器将初始被测干涉信号划分为三路初始待测信号,对三路初始待测信号进行运算,再引入两路载波信号的倍频信号以及对应同频的正弦倍频信号,使得三路初始待测信号在通过低通滤波器后将无用的高次谐波分量全部滤除,再通过一定的数学推算消除了载波相位延迟、光强扰动和调制深度对解调结果的影响。本发明不但消除了光强扰动、载波相位延迟和调制深度的影响,还提高了对微小信号的检测灵敏度以及抗干扰能力。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