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同塔双回直流输电线路的暂态行波时域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646129B

    公开(公告)日:2019-05-14

    申请号:CN201611155148.8

    申请日:2016-12-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同塔双回直流输电线路的暂态行波时域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计算出线路在不同频率下的串联阻抗矩阵Z和并联导纳矩阵Y以及矩阵ZY和YZ的特征向量矩阵TU、TI和特征值矩阵Λ;根据矩阵Y、TI和Λ计算得到向量波阻抗矩阵Zc‑phase和时序波阻抗矩阵Zc‑phase‑r;分别对矩阵TU、TI、TU‑1和TI‑1进行矢量拟合得到TU‑r、TI‑r、TU‑r‑1和TI‑r‑1;分别对不同模量的前行波的传播系数exp(‑γmx)进行矢量拟合,得到对应的m模的时序传播系数矩阵Hm‑r;判断故障类型,根据故障点的电路结构列写边界方程;计算出线路故障暂态电气量。本发明方法考虑了线路参数频变的影响,解决了同塔双回直流线路不平衡所带来的线路解耦问题。

    小电阻接地系统馈线自适应零序电流保护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611943B

    公开(公告)日:2019-04-09

    申请号:CN201710800167.X

    申请日:2017-09-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电阻接地系统馈线自适应零序电流保护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定值整定和自适应零序电流保护两部分,当零序电流超过定值整定的值时,启动自适应零序电流保护动作;本发明能够在多回线同时发生同名相接地故障的情况下,利用故障馈线的正序、负序和零序电流,故障前后相电压,零序补偿系数以及零序系统阻抗等参数,将当前的零序电流修正为单回线空载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的零序电流,克服了在多回线同时发生同名相接地故障时因馈线零序电流减少造成的保护拒动问题,同时最大限度的减小了负荷电流对零序电流的影响,保证了馈线零序电流保护动作的灵敏性和可靠性。

    一种含逆变型分布式电源配电网的电压纵联保护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104421B

    公开(公告)日:2019-04-09

    申请号:CN201710239842.6

    申请日:2017-04-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逆变型分布式电源配电网的电压纵联保护方法,步骤包括:继电保护装置上电;初始化线路参数:初始化每个分布式电源的实际额定容量;计算电压整定值;获取保护起动前所采集的各个分布式电源的最新有功功率参考值;获取母线M的正序电压相量和电流相量以及母线N的正序电压相量和电流相量计算各个公共联接点PCC的正序电压计算值计算正序电压计算值与之间的正序电压差;取上述的n+2个节点中最大的正序电压差作为保护动作值;判断保护动作值是否大于电压整定值;若是,则判定为区内故障,保护动作。本发明适用于分布式电源灵活分散接入配电网,无需增加额外的纵联通道,具有适用性强、可靠性高、在工程实践中实用性强的优点。

    一种含MMC多端直流电网的快速故障判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226708A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711348613.4

    申请日:2017-12-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MMC多端直流电网的快速故障判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利用极间电压变化率作为启动判据;若正极线直流电压变化量取平均值高于某个定值且负极线直流电压变化量取平均值高于某个定值,则判别为本线路双极故障;若不满足双极故障判据,则计算极线电压比值,若比值超过某个定值,则判别本线路发生单极接地故障,其中电压变化量较大者为故障极线。本发明具有灵敏度高、运算量小、所需判断时间短,受过渡电阻影响小,能够对多端直流电网的故障线路快速确定且不易出现误判的情况等优点。

    一种断线与跨线同时故障的短路电流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020753A

    公开(公告)日:2018-05-11

    申请号:CN201711136389.2

    申请日:2017-11-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31/08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断线与跨线同时故障的短路电流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运用故障总线的方法来描述断线与跨线同时故障的复杂故障类型,并根据各故障点接入故障总线的通用故障拓扑,列写出断线与跨线同时故障的故障边界条件方程,再列写故障点的序网电压方程,最后对故障边界条件方程和各序网络电压方程进行联立求解,即可计算出各故障线路上的各故障点的端口注入电流及端口电压。本发明方法弥补了传统短路电流计算方法无法处理断线与跨线故障同时发生的缺陷。

    一种基于单回信息的同塔双回直流线路行波故障定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655988B

    公开(公告)日:2018-02-23

    申请号:CN201510091837.6

    申请日:2015-02-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H7/26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单回信息的同塔双回直流线路行波故障定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利用阻抗矩阵和导纳矩阵构造相模变换矩阵,得到电压解耦矩阵;2、根据得到的电压解耦矩阵,得到消除第三线模量的单回电压变换矩阵;3、采用信号处理方法得到单回变换矩阵解耦后的故障电压行波分量波头到达首末端的时间;4、构造基于单回信息的故障定位判据。本发明具有提高了故障定位精度、响应速度快、可靠性高、运算量少和易于实现等优点。

    一种基于单极信息的同塔双回直流输电线路故障选线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820165B

    公开(公告)日:2017-12-01

    申请号:CN201510187459.1

    申请日:2015-04-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单极信息的同塔双回直流输电线路故障选线方法,包含以下步骤:1、计算四根极线的电压变化量;2、如果上层极线满足条件则转入步骤3,如果下层极线满足条件则转入步骤4;3、若低频谐波幅值满足最小值要求,继续求低频与高频谐波幅值比,比值大于1则判断为本极线路故障,否则闭锁本极行波保护;4、将电压变化量延时进行采样,若在数据处理时间窗内只检测到一个突变波头,转入步骤3;若在数据处理时间窗内检测到至少两个突变波头,比较连续两个波头极性与幅值关系,若极性同为正极性且幅值关系满足一定倍数条件,则判断为本极线路非近端故障,否则,闭锁本极行波保护。具有灵敏性高、速动性强且不易发生误判等优点。

    HVDC系统换流变压器铁芯饱和型谐波不稳定判定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728506B

    公开(公告)日:2016-10-05

    申请号:CN201310539712.6

    申请日:2013-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HVDC系统换流变压器铁芯饱和型谐波不稳定判定的方法,其步骤:S1、根据已知的换流母线的工频电压、直流电流的直流分量以及触发指令角,建立电压电流开关函数,求出电压电流的开关函数的工频序分量幅值;S2、根据交直流等效电路求出交流系统二次等值谐波阻抗Zac2和直流系统一次等值谐波阻抗Zdc1;S3、计算谐波换流变压器饱和型谐波不稳定的饱和稳定因子λ;S4、当λ大于1时,扰动将随着时间而增大,系统出现不稳定;当λ小于1时,扰动将随着时间而衰减,系统最终趋于稳定。本发明方法理论依据思路清晰,计算表达式简单,参数易得,且可以定量评估换流变压器饱和型谐波不稳定发生的程度。

    一种同塔双回高压直流输电线路行波保护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979809A

    公开(公告)日:2015-10-14

    申请号:CN201510404452.0

    申请日:2015-07-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同塔双回高压直流输电线路行波保护方法,包含以下步骤:对上下层极线采用不同的判据并各自整定,对上层极线采取电压变化率和电流方向排除区外故障,对下层极线采用地模波变化率排除区外故障,对上层极线采用电压积分比值区分本极线故障和其他极线故障,对下层极线采用电压积分比值和模量积分比值实现区分本极故障和其他极线故障。本保护方案具有灵敏度高、运算量小、只需要本回信息、不同回之间无需通信、所需判断时间短,受过渡电阻影响小,能够对同塔双直流输电线路的故障极线快速确定且不易出现误判的情况等优点。

    一种基于单回信息的同塔双回直流线路行波故障定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655988A

    公开(公告)日:2015-05-27

    申请号:CN201510091837.6

    申请日:2015-02-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H7/26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单回信息的同塔双回直流线路行波故障定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利用阻抗矩阵和导纳矩阵构造相模变换矩阵,得到电压解耦矩阵;2、根据得到的电压解耦矩阵,得到消除第三线模量的单回电压变换矩阵;3、采用信号处理方法得到单回变换矩阵解耦后的故障电压行波分量波头到达首末端的时间;4、构造基于单回信息的故障定位判据。本发明具有提高了故障定位精度、响应速度快、可靠性高、运算量少和易于实现等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