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驱动的VM循环热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1865566A

    公开(公告)日:2010-10-20

    申请号:CN201010207773.9

    申请日:2010-06-24

    Abstract: 一种太阳能驱动的VM循环热泵系统,它包括VM循环热泵系统、太阳能热水系统、送热回路和送冷回路;在循环热泵系统中的热气缸与热回热器之间设置热源换热器,所述热源换热器与太阳能热水系统中的储水器构成一个热交换循环系统,完成两个系统之间的能量传递。本发明在需要空调制冷时,可利用太阳能作为驱动能源驱动VM循环热泵工作来达到制冷送热的目的。利用太阳能,清洁、安全、可靠,不用担心能源的短缺和造成的环境污染。本发明可广泛用于工业、商业及民用的集中制冷、供热系统中。

    一种用于制冷系统的可自动调节的热力膨胀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354199B

    公开(公告)日:2010-08-18

    申请号:CN200810079226.X

    申请日:2008-08-21

    Abstract: 一种用于制冷系统的可自动调节的热力膨胀装置,属制冷技术领域,用于解决涡流管用于制冷系统时不利于自动控制的问题。其技术方案为:它由热力膨胀部分和自动调节部分组成,热力膨胀部分为涡流管,涡流管的热端管内设有热阀,自动调节部分包括弹簧、调节头、膜片、毛细管和感温包,调节头为管状体,其一端与涡流管的热端管端壁连通、另一端依次与膜片、毛细管端口对接,毛细管连通感温包,所述调节头内设有顶杆,顶杆受弹簧力作用其两端分别连接膜片和热阀尾端。本发明的设计用于制冷系统上,可以及时准确地通过自动调节热阀来控制涡流管冷气流量和温度,从而调节制冷系统的过热度,使系统稳定运行,提高系统的自动控制水平。

    一种新型蓄冷液化空气储能发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6972326U

    公开(公告)日:2018-02-06

    申请号:CN201720597851.8

    申请日:2017-05-26

    Abstract: 一种新型蓄冷液化空气储能发电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液化空气系统,风电或夜间富余电能作为驱动能源,压缩过程采用双级压缩中间冷却的方式,被压缩完的空气进入冷箱,进一步降温并通过节流阀液化,节流后的空气到达气液分离器,液态空气到达储罐进行储存,气态空气被引入冷箱冷却后续空气;蓄热系统,将压缩过程中的废热回收后用来加热膨胀过程中间再热的空气;蓄冷系统,液态空气在气化过程中通过蓄冷装置与储冷介质换热,实现冷量储存;发电系统,液态空气被引出,经低温泵加压后,在气化换热器中气化后再经过换热器加热,然后采用三级膨胀中间再热的膨胀机组做功,带动发电机发电。本实用新型采用蓄冷技术,有良好的应用前景。(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动圈式热压缩机系统
    6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6845415U

    公开(公告)日:2018-01-05

    申请号:CN201720471994.4

    申请日:2017-05-02

    Abstract: 一种动圈式热压缩机系统,由热压缩机系统和活塞系统组成。本实用新型将传统热压缩机改造,将线圈与推移活塞固定连接,在热压缩机中部的轭铁上固定磁铁初始时入口阀出口阀均关闭,活塞位于左死点,热腔中的工质吸热膨胀推动活塞右移压缩冷腔中的工质;之后出口阀开启压缩后的工质流出,然后出口阀关闭,然后线圈通电使线圈与磁铁相互排斥,线圈带动活塞复位;最后入口阀开启,新的工质流入冷腔。该系统的取代了传统的曲柄连杆机构,避免了由于曲柄连杆机构造成的工质泄漏而又不破坏它本身的结构。本实用新型拓展性强,可适用于其他类型的压缩机。(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人行横道地面信号灯
    6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6353373U

    公开(公告)日:2017-07-25

    申请号:CN201620714131.0

    申请日:2016-07-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人行横道地面信号灯,它包括地面信号灯、压电发电模块、信号同步传感器、控制器、报警器、大容量蓄电池。压电发电模块铺设在人行横道所在的地面下,当受到外力作用时,可产出电能,储蓄在大容量蓄电池内,供地面信号灯及报警器利用,富余电量可供给其他设备使用。地面信号灯与常规信号灯之间以信号同步传感器相连接,保证信号灯显示同步。信号同步传感器同时与控制器相连接,控制器在得到启动信号后控制报警器报警。本实用新型可以更直观、更有效地使一些行人在低头经过人行横道时,或者是在遇到恶劣天气时,观察到信号灯的显示情况,提醒行人注意交通安全,防止发生意外。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加工方便,节能环保,适合推广使用。

    一种高温型二氧化碳热泵热水器

    公开(公告)号:CN201680581U

    公开(公告)日:2010-12-22

    申请号:CN201020208270.9

    申请日:2010-05-31

    Abstract: 一种高温型二氧化碳热泵热水器,它包括压缩机、涡流管、热交换器、蒸发器、膨胀阀和阀门,压缩机出口分别由第一支路连通热交换器入口、第二支路连通涡流管入口,第一、第二支路上分别设置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涡流管的热端支路连通热交换器入口,涡流管的冷端支路与热交换器中部连通,热交换器出口支路连通蒸发器的入口,热交换器出口支路上设置膨胀阀,蒸发器出口支路连通压缩机的入口。本实用新型以二氧化碳为工质、利用涡流管效应得到更高温度的二氧化碳气体,提高了二氧化碳气体与水的换热温差,可以根据需要得到热水和开水,操作灵活,使用方便。

    一种用于通信基站的自然冷能热交换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1639906U

    公开(公告)日:2010-11-17

    申请号:CN201020114597.X

    申请日:2010-02-11

    Abstract: 一种用于通信基站的自然冷能热交换装置,用于解决通信基站机房空调能耗过大问题。它包括空气换热器、室内风机、室外风机和箱体,箱体的两个侧壁上分别设有室内进风口、室内出风口和室外进风口、室外出风口,室内风机位于箱体内下部,其风机出口连通室内出风口;室外风机位于箱体内上部,其风机出口连通室外出风口;空气换热器位于箱体内中部,其内设有室内空气流道和室外空气流道,其中,室内空气流道入口和出口分别连通室内进风口和室内风机吸入口,室外空气流道入口和出口分别连通室外进风口和室外风机吸入口。本实用新型采用自然冷能降低基站机房内空气温度,大大降低基站耗电量,结构简单,换热效果好,整机占用空间小,安放方便。

    一种辅助热力电站凝汽式汽轮机排汽冷却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1531280U

    公开(公告)日:2010-07-21

    申请号:CN200920254015.5

    申请日:2009-10-14

    Abstract: 一种辅助热力电站凝汽式汽轮机排汽冷却装置,用于解决现有凝汽设备冷却系统存在的缺陷,其技术方案是:它包括位于凝汽器内的喷水机构、制冷循环设备、风冷散热器等,凝汽器热井排水口分别连通冷却水分路和锅炉供水回输分路,冷却水分路上设有循环泵,冷却水分路经风冷散换热器、蒸发器与喷水机构连通,构成闭式循环,锅炉供水回输分路设有凝结水泵,该回输分路经冷凝器通入电站锅炉给水管路,该回输分路还设有直接连通热力发电供水管路的支路。本实用新型能够灵活调整制冷系统制冷量从而使凝汽设备达到合适真空,提高热力系统经济性,增强系统出力稳定性,还可将部分凝结热及制冷压缩机功耗转化热回收,减少低温端热量损耗。

    一种涡流管式热力膨胀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1281487Y

    公开(公告)日:2009-07-29

    申请号:CN200820078370.7

    申请日:2008-08-21

    Abstract: 一种涡流管式热力膨胀装置,属制冷技术领域,用于解决涡流管用于制冷系统时不利于自动控制的问题。技术方案为:它由热力膨胀部分和自动调节部分组成,热力膨胀部分为涡流管,涡流管的热端管内设有热阀,自动调节部分包括弹簧、调节头、膜片、毛细管和感温包,调节头为管状体,其一端与涡流管的热端管端壁连通、另一端依次与膜片、毛细管端口对接,毛细管连通感温包,所述调节头内设有顶杆,顶杆受弹簧力作用其两端分别连接膜片和热阀尾端。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用于制冷系统上,可以及时准确地通过自动调节热阀来控制涡流管冷气流量和温度,从而调节制冷系统的过热度,使系统稳定运行,提高系统的自动控制水平。

    一种电场控制下的微气泡发生器

    公开(公告)号:CN212790533U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2021603871.X

    申请日:2020-08-0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场控制下的微气泡发生器,包括外部液体管以及内部气泡发生管,外部液体管和内部气泡发生管均为导电管,外部液体管和内部气泡发生管的外壁分别连接设置在直流电源的正负极上,外部液体管和内部气泡发生管的外壁之间还连接设置有负载;所述内部气泡发生管包括水平管以及竖直管,竖直管与外部液体管交接处绝缘连接,水平管与外部液体管之间形成电场;所述水平管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气泡发生出口,竖直管的底端连接设置有气体注射机构;所述外部液体管的一端水平连接设置有液体注射机构,外部液体管的另一端开设有出口。本实用新型利用电场对气泡的拉伸作用与液体的剪切作用,有效地控制流出液体中气泡的尺寸。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