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994053B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1911310286.2
申请日:2019-12-18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H01M10/42 , H01M10/613 , H01M10/615 , H01M10/625 , H01M10/63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动力电池主动管理方法与系统,通过主动式的电池性能管理与控制方式,摆脱了现有技术中对电池充、放电功率等的限制,充分发挥了电池的性能潜力,同时综合考虑了电池寿命、一致性等多方面的因素,具有现有技术所不具备的诸多有益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1048860B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1911360259.6
申请日:2019-12-25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H01M10/42 , H01M10/615 , H01M10/625 , H01M10/633 , H01M10/635 , B60L58/12 , B60L58/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力电池直流和交流叠加激励加热方法,该方法在保证电池健康状态的前提下,自动调节交流激励电压、电流幅值和频率,使动力电池始终处于峰值安全电流/电压范围,以确保电池安全和温升速率。解决了低温环境下,动力电池在高SOC段施加交流电时易超压且加热速率慢等问题。本发明还涉及电池管理系统、计算机可读介质和车辆。
-
公开(公告)号:CN110554325B
公开(公告)日:2020-11-10
申请号:CN201910851324.9
申请日:2019-09-10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G01R31/387 , G01R31/392 , G01R31/367 , G01K1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表面温度的车用锂离子电池容量估计方法,其充分利用了电池温度数据,获取并构建温升曲线,从中确定容量敏感区间,并采样健康因子序列,用于容量估计。该方法避免了从温度信号中提取特定特征带来的计算负担,可充分利用温度采集信号实现容量估计,可为现有的基于电压、电流的容量估计方法提供补充,提升电池管理系统中容量估计的可靠性及准确性,而无需增加新的硬件,从而具有了现有技术所不具备的诸多有益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0927591B
公开(公告)日:2020-10-02
申请号:CN201911267620.0
申请日:2019-12-11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G01R31/3842 , G01R31/392 , G01R31/374 , B60L58/12 , B60L58/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池容量估计方法,实时采集电池充电容量和电压,通过所述充电容量对所述电压求导以得到实时的充电容量变化率;确定充电过程中IC值最高的目标IC峰值点;计算目标IC峰值点对应的半峰面积,所述半峰面积为目标IC峰值点对应的电压至预定电压增量的区间内的容量增量;将所述半峰面积作为健康因子;根据健康因子与容量的基准映射关系,基于温度和倍率对健康因子进行修正,估计电池容量。本发明利用半峰面积作为健康因子,减少了存储和计算成本,尤其是利用递推更新法实现了健康因子的在线获取,减少了系统的存储和计算成本。此外本发明可应用于多体系动力电池,特别是OCV曲线随老化不明显的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08490365B
公开(公告)日:2020-07-03
申请号:CN201810349151.6
申请日:2018-04-18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G01R31/39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管理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对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的剩余寿命进行估计的方法。为解决现有技术预估动力电池的剩余寿命存在的精度低,成本高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估计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剩余寿命的方法,在线估计出动力电池的实时剩余容量值Cm;计算出动力电池的实时健康状态SOH,确定动力电池的线性衰减阶段起始点;建立动力电池的线性老化模型SOHk并辨识出线性老化模型的参数,估计动力电池的剩余充放电循环次数p,这种估计方法通过在线估计得出动力电池的剩余寿命,简单方便,估计精度高,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09901083B
公开(公告)日:2020-05-22
申请号:CN201910256395.4
申请日:2019-04-01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G01R31/39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OCV曲线在线重构方法,基于在线参数辨识和SOC估计结果,对OCV曲线进行在线重构。由于每个电池单体之间的OCV曲线存在不一致性,且随着温度的变化和电池的老化,OCV曲线也会发生变化,因此,每个电池单体的OCV曲线是未知的。传统的开路电压测试实验方法,只能得到特定单体在特定环境状态下的OCV曲线,而本发明可以根据在线参数辨识和SOC估计结果对OCV曲线进行在线重构,不仅能节省大量的实验时间,而且可以在线、及时地对OCV曲线进行局部修正。
-
公开(公告)号:CN111144029A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2010001936.1
申请日:2020-01-02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G06F30/20 , H01M10/0525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针对锂离子动力电池热电耦合特性的建模方法,该方法在锂离子动力电池的电模型与热模型之间建立了联系,考虑到了电池大电流放电及外部短路情况下影响温度变化的具体参数,能够较好的适用于动力电池极速自加热过程,显著提高了电池大电流放电及外部短路时电池温度预测的精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123133A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2010001643.3
申请日:2020-01-02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G01R31/389 , B60L53/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接触式动力电池阻抗测量和充电的装置,充电继电器与第一整流滤波器串联后分别与测阻抗继电器并联,并联后的测阻抗继电器的第一端连接接收线圈,另一第二端连接到多个电池模组选择开关;利用非接触式动力电池充电装置中的交流电测量电池阻抗以及对动力电池进行加热,实现利用无线充电设备测量电池阻抗,能够根据实时测量的电池阻抗实时更新电池充电的电流和电压,实现最优电流和电压充电;能够根据实时测量的电池阻抗实时更新动力电池参数的实时更新,实现动力电池状态参数的估计更加准确。能够根据实时测量的电池阻抗实时更新电池交流电加热的频率、电流和功率参数,实现变频加热温升速率更高,控制精确度高且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11044916A
公开(公告)日:2020-04-21
申请号:CN202010001794.9
申请日:2020-01-02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G01R31/3842 , G01R31/36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的参数与全区间SOC联合估计的方法,其采用自适应递推平方根算法进行动力电池参数辨识,参数更新速率可基于工况和系统状态自适应变化,同时避免了嵌入式系统舍入误差造成的数值不稳定问题,提高了参数辨识的收敛速率和结果的稳定性、可靠性。通过修正开启判断模块实现了对SOC的可控修正,在开路电压平台期、低SOC区间和低温等条件下,抑制SOC修正量,保证SOC估计的稳定性;在非平台期开启SOC修正功能,实现对SOC误差的快速修正,因此该方法对于全体系电池在全SOC区间内均有较强的适用性和较高的估计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016696A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2010003165.X
申请日:2020-01-02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B60L53/122 , B60L58/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接触式动力电池低温加热和充电的装置,充电继电器与第一整流滤波器串联后与加热继电器并联,并联后第一端连接接收线圈,并联后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每一个电池模组选择开关;加热继电器连接在接收装置和多个电池模组端控制开关之间,加热继电器通断及特定的电池模组选择开关的通断,决定是否为特定电池模组加热;主控制器获取电池电压、电流、温度信息,计算电池模组所需最优充电电流、最优充电电压、加热电流频率和/或功率,从而控制发射装置发出的高频交变磁场状态,实现以最优加热电流频率和加热电流幅值加热;利用非接触式动力电池充电装置中的交流电对动力电池进行加热,实现无需外接或者设置单独的激励源,不增加新的设备。
-
-
-
-
-
-
-
-
-